第3章 近代和建国以来
我国从清朝的后期至建国以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百业俱废,气功当然也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而几乎停滞不前;而气功中的一支一武术界的气功却得到了大力发展。仅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从健身养生的角度出发,对气功进行了研究,他们是晚清的熊咏梅、清末的尊我斋主人、潘伟如、席锡藩;辛亥革命以后的杨昌济、蒋维乔、丁福保、杨中一等人。
其中,熊咏梅对静坐功很有研究,坚持练功数十年,并善于气功外气治疗,很有医疗效果。潘伟如对气功导引功法很有研究,所著《卫生要术》一本,有较详细的记载。尊我斋主人对少林武术气功的研究较深,所著《少林拳术秘诀》一书的《气功阐微》篇中,对“练气”和“养气”的论述,对医疗气功也有很大的价值。杨昌济和蒋维乔都注重静坐气功。蒋维乔撰写了《因是子静坐法》一书,对学习静坐气功起了促进作用;杨昌济则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中,讲授静坐气功的效能,倡导练习静坐气功。
建国以来
新中国的建立,使古老的气功同传统的祖国医学一起获得了新生,气功事业如雨后春笋,茁壮地成长起来,气功医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此,气功彻底摆脱了宗教迷信的束缚,真正地走上了科学的轨道,我们可以概括地把这段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9年-1960年。现代气功的兴起,首先应从气功家刘贵珍的实践活动谈起,他早年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和失眠症,1947年他跟同乡刘渡舟老师练习内养功,效果很好。1953年,在河北省卫生厅和唐山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他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气功中心一唐山气功疗养院,由于临床实验效果卓著,受到了卫生部嘉奖。1956年,他又组建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从此,气功方法在全国各地得到了空前的普及推广。在中央卫生部和河北省卫生厅的指导下,1959年10月16日至13日在秦皇岛市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北戴河气功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共64个单位,会议讨论了功法临床应用,气功治病保健原理,气功医疗制度等问题,并明确了气功今后的科研项目。这次大会开得圆满成功,为气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些气功师撰写了有史以来第一批能够摆脱宗教迷信而赋予科学内涵的气功专著,其中有上海市气功疗养院所编的《气功疗法讲义》、周潜川的《峨眉十二庄释密》、秦重山的《气功疗法和保健》,胡耀贞的《保健气功》,另外还有《形意站桩功》等等。
气功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气功科学实验的开展。在人们对气功的临床治愈率进行大量观察的同时,还对气功的生理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例如,四川省一些气功疗养院对于气功疗法的生理机制从七大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1)气功对呼吸生理的影响;(2)气功对心率的影响;(3)气功对血管运动的影响;(4)气功对血压的影响;(5)气功对血液成分的影响;(6)气功对消化机能的影响;(7)气功对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祖国的气功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真可以称作是气功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二)1960年一1970年。60年代初,气功进一步得到了卫生部门的重视,并列入现代医学治疗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肆意地干扰、压制和打击,已经初具规模的气功科学研究事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处于瘫痪状态。可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些气功师们还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表现了为坚持科学、坚持真理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例如,慢步行功(后称为新气功)的创编人郭林老师,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坚持在公园教功,她的许多学生的疾病正是在练习她的功法后得到了痊愈。郭林老师这种为发展祖国气功事业而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是很值我们钦佩和学习的。在她的带动下,不少气功师在小范围内继续教功,为弘扬祖国的气功事业做着自己的贡献。
(三)1970年一1980年。70年代初,正当中国气功事业陷入低谷的时候,国际上的“气功热”浪潮却在涌起。在英国·气功已被作为保健事业中的一个项目加以研究,伦敦皇家学会会长w克鲁克斯,经过长期实验观察宜布“心灵能”确实存在,“气”是有物质基础的。在美国,上百万人完成了类似气功入静的“超觉入静训练”;世界上第一份面向气功临床与研究的专门杂志一《生物回授与自我调节》亦在美国创刊。在西德,约有十几万人参加气功锻炼,其中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在亚洲一些国家还设有气功健身学院,等等。
1978年,祖国的气功事业逐渐得到了恢复。同年10月25日,卫生部中医局的吕炳奎同志向中央领导递交了一份气功报告,他根据上海市中医研究所和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即气功疗法中的“外气”之一是受低频涨落调治的红外辐射),认为通过这一发现,可以揭开人体乃到生物界的本质,并将引起生物学、医学科学的革命。同时,他建议上级领导对此予以重视和支持,尽快把这项重大的研究工作搞上去。1979年4月2日吕炳奎等52位同志又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医“气”本质研究情况的报告》,报告根据十七个科学单位四十多位研究人员所进行的一千多次实验,得出结论:(1)“气”是有物质基础的,是客观存在的。(2)气本质的研究将在推动生命科学的研究同时,促进物理、化学、数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报告进一步建议国家加强对气功科学的研究。
(四)1980年。80年代初,太阳巨爆,空间产生高能物质对宇宙变化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世界局势趋于缓和,中国形势全面好转。巧合的是,遥遥高空九百只仙鹤———世界上最大的仙鹤群,翔游而至,落居中国中国鹤翔庄气功就此于1980年11月19日应运而生了。
1981年9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气功科学研究会正式成立,同时还举办了首届气功学术交流会,论文总数超过一百篇。以后,全国各地区也纷纷成立了地方性的气功科学研究会。气功科学研究机构的确立,对于推动气功的普及和组织气功学术的研究、交流,均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整个80年代,我国气功科学园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还涌现出了许多功法,如杨梅君的“大雁功”、郭林的“新气功”、马礼堂的“六字诀”、梁士丰的“自发五禽戏”和王玉芳的“意拳站桩”等等。
1986年4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正式成立,钱学森同志任顾向,张震寰同志任理事长,李之楠同志任秘书长,该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气功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二十世纪末的世界将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科学将在许多尚未认识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作为现代科学研究前题的气功,道路是艰难的,但前景也是光辉的,还有许多东西等待我们去认识、去探索、去揭秘,“路漫浸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以科学为原则,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把气功推向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