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节2
深义之功德
就“德”的本义来说,并没有广狭深浅之分;因为道是普遍的,所以德也是普遍的。道不远人,然而个人是否有德,能否得道,却是因人而异了。这里之所以从广义和深义两方面来谈德,无非是从不同角度而言,请不要对道和德起分别心,更不要怀有一已之私而对道和德妄加曲解。
关于功德,佛、道、儒等各家都有许多论述,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所谈的功德,是从练功养性方面来说的,因而重点放在修心上。
关于“德”字,《德经》中曾辟有专章论述,即第三十八章。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我们从气功养性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章,认为老子是从有为和无为两个方面来讲德的,而他的态度则是崇尚无为,贬斥有为。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所谓“不德”就是“无为,而无以为”,即无心于万物,无心于身形,外忘其身,内忘其心,不自居其德,合于自然无为之道。至于“下德”,就是“不失德”,即“为之,而有以为”。所谓“不失德”,用世俗的语言来表示,就是“施恩望报”。下面提到的“仁”、“义”、“礼”,实际上是下德中的三个层次。其中,“仁”是“为之,而无以为”,即做时为有心,但不望报,稍次于上德的“无为,而无以为”。而“义”则有刚胜果断之举,因而必生是非,比起“仁”来就差远了。而“礼”已是下德中的最下层,是最能体现“下德”之含义的。先贤说:“礼者,路也,有意于道,必有心去求;一求,非上德也。”从练功的角度来说:心有意于物,“谷气应之,则真心不见,而真气莫为之应。”真气不应,杀伐之气必冲,乃显气质之性,故曰“攘臂而仍之。”所以,“礼”的含义,带有很强烈的追求心,而练气功最忌的也正是“追求”。因而老子说:大丈夫要处上德之无为,不居下德之有为。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中,即便是下德之种种行为,也是可贵的;就是施恩之望报,也是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的。然而,对于气功修炼者来说,下德则远非最高要求。必须强调无为,否则是很难炼出真一之气来的。
以上介绍的,为老子对“德”的基本看法。实际上,他这里所说的“上德”,也就是道,而“下德”是够不上道的。晚于老子的佛家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则更明确地将“德”的含义分为“功德”和“福德”,是发人深省的。
关于“功德”和“福德”之分,是由达摩之答梁武帝的问话所引起的。在六祖说法之时,韶州刺史韦璩问道:“弟子有一事不明,请师解说。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39;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39;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这个故事是说,达摩大师刚从印度来到中国,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就接见了他,并提出了以上有关功德问题。他满以为自己造寺斋僧是有很大功德的,未曾想受了达摩当头一棒,说“实无功德”。他当时未解其义,面露不悦之色;达摩见话不投机,也就北上少林寺了。
对于此事,慧能大师是很清楚的,他肯定地回答韦公说:“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接着,他指出:“梁武帝心邪,不知正法,他之造寺设斋,名为求福”。就是说,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望“福报”。慧能指出:“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那么,什么叫功德呢慧能大师解释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他又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他强调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见《六祖坛经》)。可见,功德必须是自性内见,而不是布施所求得的。
慧能大师所讲的,自然是上乘无为之大法,实用于上根上德之人。至于一般的修炼者,也还需要有一个从低到高的修养过程。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去帮助他人,树立良好的心态。这不但是可贵的,而且是必要的。但必须明白,只有修习无为之大法,才能真正达到“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