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云舟点头:“对呀,若不是对你有个好的印象,我怎么可能壮着胆子在晚上靠近一个陌生男子?我可是公主啊。”
萧铮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此时波澜起伏的心绪。
大概是庆幸,太庆幸,庆幸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里,命运也曾在他不知道的时候暗中施予过他一丝柔情。
那个曾经光芒四射的少年,在到都魏不久后就死去了,但少年身上最后的一点碎光,在命运的眷顾下,恰巧落入了一个女孩的眼底,就是这一点点微弱的瓜葛,在后来的时光中,凝成了一段细而坚韧的丝线,替早已经黯淡的他,牵住了她八年。
萧铮低头,凑近云舟,与她额头相抵,他说道:“我也很喜欢那时的我。”
这句话乍一听起来像一句自夸。
但云舟听懂了,她的心里霎时泛起一股酸涩的苦意。
这种感觉,早在那个月夜的假山下,她看到一个阴郁,破碎,浑身戾气的少年时,就已经感受过一次。
那一刻她便知道,那个曾闪耀过她眼睛的人,已经没有了。
向往灿烂笑容的小女孩,和那个浑身披满阳光的少年还没有真正的相识过,就已经永远的错过了彼此。
她那时已经定亲,大着胆子为他包扎,其实是一场与心中的惊鸿雪印不为人知的道别仪式。
可是她的道别,恰恰成了他的初见,在他之后的无数绮梦里埋下了缱绻的种子。
她以为的结束成了他的开始,命运之线不曾剪断,固执地纠缠。
作者有话说:
萧铮:我是我白月光的白月光
缺一环都不算命中注定……
第55章 、心软
然而萧铮的庆幸之中, 还掺杂着一种深深的后怕。
如果当初云舟一念之差没有贪玩去马场,那么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她在危险的境况遇见他时只会害怕的躲开, 如果他没有成功的逃回北燕,而是死在魏都,那么天下大乱后又会是谁举旗冲入魏宫?
作为俘虏的暮氏公主又将面临怎样凄惨的命运……
只要稍作想象, 就会心胆俱寒。
但好在, 他们的缘分虽然细弱, 但始终没有断绝,直到今天,他还能听到她说一句。
“大不了和你死在一处。”
想到这里, 萧铮将云舟拥得更紧些。
“你别乱动, 看扯着伤口。”云舟提醒他。
萧铮不以为然:“都说了, 这点伤算什么?战场上受过的,比这重得多了。”
云舟哼道:“受过的伤多, 难道新伤就不疼了吗?嘴硬。”
受过旧伤,难道新伤就不疼了吗?
这话语中的关切让萧铮心中十分熨帖, 他嘴角攒起一点微笑, 有些不怀好意道:“何止嘴硬呢?”
云舟不接话, 因为她没听懂萧铮话里有些放肆的调笑, 她以为他是说自己是硬骨头, 男子的虚荣心罢了, 所以懒得言语。
但萧铮以为, 她早经人事, 明明听得懂, 是因害臊装不明白。
但她既然不愿意谈, 也便罢了。
萧铮转而问道:“为什么之前不告诉我, 你早就见过我呢?”
云舟眨了眨眼睛:“其实我之前告诉过一个人。”
萧铮随口道:“你阿娘?”
云舟摇摇头:“是萧锐。”
“萧锐?”
萧铮眉头骤然蹙的老紧,觉得背上的伤口都越发剧烈的疼痛起来,他勉力压平声音问道:“为何要说与他知道?”
云舟看萧铮那死拧着的眉心,简直皱成三江五岳,显然一听萧锐两个字心中就又翻起了酸醋做的大浪来。
她心里奇怪的有些发甜,忍不住无声笑了起来。
她故意拖了一会时间让他心急才说道:“你登基大典的那天,可还记得,我说遇见萧锐,与他说了几句话?”
萧铮冷冷哼了一声。
那日在无人的回廊下,云舟与萧锐走了那么一段路。
云舟想斩断萧锐对她的心思,本有许多种说法,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偏偏想起自己孩童时的事,然后说给了萧锐听。
萧锐听过之后,本来常有的玩世不恭的神色尽数敛了,云舟从未见过他那样有些哀凄的神情,萧锐当时叹了一口气,对她道:
“原来你竟见过那时的兄长,那真是不为怪了,那时的兄长,任谁见过,也不会忘的。”
云舟至今记得萧锐那一叹,她对萧铮道:“萧锐其实很心疼你。”
萧铮垂眸,忽然心里对萧锐生出些愧疚来。
云舟终是在这里与他共患难,他还有什么可嫉妒别人的?
而云舟此刻觉得自己那无比复杂的纠结也消散了。
她虽然不知道萧铮能喜欢她多久,是不是足够纯粹,但他一定与父皇不同。
她的父皇纵然如何宠爱,也是绝不可能为瑶贵妃挡箭的……
在燕山下的官道山口,萧铮的仪仗正迤逦在路上。
冕图王故意落后一些,与庆国公骑马并行。
“这三天是动手的好时候,也不知道等咱们回去,那女人是不是已经解决了?”冕图王低声道。
庆国公淡淡道:“这里可不比宫里,这山林中常有人让狼叼走的,那暮氏女倒霉,人间蒸发了,陛下也没办法。”
他看着冕图王得意神情,又恭维道:“此次若能将那暮氏女成功除去,青茵做了皇后,王爷你就是国丈人,有了这个儿媳妇,太后以后和你比和我这哥哥还要亲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