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闺秀录 > 第155章 番:忠臣难当,谁人识贤君?

第155章 番:忠臣难当,谁人识贤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当然刘典和宋勉不知道这件事,宴会上“宋勉我们走吧。”我百无聊赖地拉过他,宋勉:“注意影响。”我赶紧拉开距离:“算了,去我府上还是去我府上”他:“你正经点。”我:“你嫌弃我了”他:“没。”

    在我死磨硬泡下,宋勉只好答应:“也罢,好久没见姨母了。”与他一同回了府,仿佛当年的两个少年,只是一夜之间便匆匆长大了。

    “娘。”我敲开了房门,她正在读着经文:“儿啊,这位看着有些脸熟。”他:“姨母好我是宋勉,小时候我见过您,您还记着吗”娘头上已花白了头,但穿着却很朴素:“我记得,你们都是好孩子。坐吧我为你们沏茶”“不必,姨母我不太渴,您坐着就好。”虽然只陪着娘说了几句话,她也很高兴“时候不早了,姨母我们就不打扰您了。”宋勉起身告退,我则送他。

    “宋勉。”我与他退了出来,“说来你的父母是否还安好”

    宋勉:“好是好,只是不再像以前那般了。你也是平时在朝上多认真勤勉,也不知道陪姨母她老人家说来怎么也没看到一个仆从?”我摇头:“我与阿娘之前就过得挺好的,亲力亲为就好了。何必难为几个不相干的人,不过你提醒我了,如今刘府毕竟是相府,总要留几个人看家护院的我得去找一个信得过的人。”

    宋勉点头:“时候不早了,你也早日休息,我先走了。”

    “我送你”

    “不用了,留步。”

    第二日早朝

    “众卿认为如何治国安民”

    朝廷各臣很快就此事议论,老臣站出:“老臣以为一要选拔资臣二要重用能臣至于安民则要时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一臣站出:“臣以为不然,依法治国才是上策!若无法法度如何治国”不断地又有大臣就事论事,当然也有各自主张,皇帝点头,看了宋勉很久:“依宋卿呢”宋勉沉思:“依臣看。臣没有什么主张但臣认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臣以为要以“鱼水一家亲”。”“好一个鱼水一家亲,水能覆舟,亦能翻舟。朕认为众卿所说皆有道理。改日再议吧!”

    退朝。众大臣鱼贯而出,仍想着方才朝上所讲的如何治国安邦。我与宋勉一块走,也各有着心思。“刘相!宋将军也在正好请二位一同面见陛下吧。”我们点头便去了偏殿

    没过一会儿,宋勉扯了扯我的衣袖,我不明所以。可抬头看见了皇帝,于是行了臣礼。皇帝:“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叫你们二人留下吗?”

    我上前,不卑不亢:“臣不知。”宋勉目光也有些复杂,他说:“陛下的意思是?”

    “你们认为谁说的更有道理?”

    “臣以为各有其道理,臣就事论事。假设朝中某地发生旱灾,颗粒无收此前应安百姓之心。首先如何能安百姓之心,定然是当地一心为百姓且有威望的官员与民一同面对,官员能舍小家为大家,则看出其心胸宽广,为善,分出孰重孰轻。也有不利之处一心为救其百姓,容易发生事端,守法的上报救民心切的直接的开仓放粮,容易招来杀身之祸。事后朝中派一能臣前来救民于水火,但奸臣好臣分不清层层私吞赈灾粮,因此放粮只是杯水车薪,一些商人则会趁机在当地高抬价格,穷人买不起吃不起便会变走上起义的道路。朝中不分青红皂白便将其拿下或有意杀之,以镇义军。其家人则被牵连或戴罪之身,不忍挨饿做出违德之事。百姓何其无幸,煽动之辈多是奸臣小人,而愿为民做主安抚百姓的又有几人身为一朝官员却压榨百姓,欺人太甚,百姓何其无辜,特此臣请求陛下微服私访,体验民情,为民作主,完善法律 ,从寒门挑出一批德孝廉人士监督

    限制各地权利范围,拓宽建议完善告官途径,法不可随意修改,不可挑衅,每五年考核一轮新旧官员,以花拙能干,有才能德人才为优。能力不符官职者,赐金还家”皇帝:“刘相有心了,两位爱卿可还有什么建议时候不早了,我已设了酒宴两位一同享用吧”

    于是,我们不好推辞便一同前往。

    宴会上,有司乐宫的宫人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倒是别有一番风味。皇帝吃饭都香了:“朕老了,以后江山还是由你们这些年轻人来继承啊。愿你们不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中央为首的跳舞女子相貌清丽,行为举止皆有大家风范,似蝴蝶般灵动地飞来飞去,顾盼生姿,又似一轮明月温柔似水,含蓄又深沉皇帝一脸高兴:“赏赏赏!刘相可满意宋将军呢”

    我:“自然是极好的。”宋勉笑而不语只点了点头

    一舞便罢。女子便跪下在君主面前:“陛下恕罪。小女有事相求”皇帝迟疑了一下:“起来吧,所求何事”女子起身:“臣女惶恐,事关两国大事,小女不敢多言”君主硬无奈让众人出去,留下一个太监候着,其余人等在殿外听候传唤,也是怕出了意外却不想意外还是发生了,我听见兵器的声音,宋勉赶忙冲进去与刺客交手,可宫人中至少三人围堵,一时半刻缠不开身。殿前侍卫立即一冲,进殿内护驾,我紧随其后,来不及多想,便看到皇帝手持天子剑抵在女子胸前:“你输了。”女子紧摸胸前的血也苦笑:“果然,帝王心深不可测,我为了复国报仇等这刻许久,父皇母后,女儿来陪你了。”女子闭上眼上前手拿剑尖便狠刺自己胸口,皇帝惊慌后退了几步,又很快镇定片刻,当看到女子嘴角的血还有她手上胸口的血液溢出,不由晕了过去。

    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后人不会看到前人的丰功伟绩,他们只关心可见的利益。世间万事安能如人所愿?最终人与功名随着世间万物的流逝,一去而不复返罢了,守着这片江山,见惯了人心奸险。总有一天,守着江山君主的人也会累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