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渭水文王聘子牙 2

渭水文王聘子牙 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王听完渔人们的歌声,对散宜生说:“这歌的韵律清新独特,其中必定有大贤人隐居在此。mqiweishuwu”于是,文王命令辛甲:“带上我去邀请作这歌的贤人来见我。”辛甲领命,骑上马向前,大声说:“里面有贤人,请出来见我们的千岁爷!”那些渔人齐齐跪下,回答说:“我们都是普通渔人。”

    辛甲问:“你们为何称自己为贤人?”渔人回答:“我们早晨出门捕鱼,现在回来无事,所以我们都是闲人。”不久,文王骑马到达,辛甲上前汇报:“他们都是渔人,并非贤人。”文王说:“我听了这歌的韵律,感觉清新独特,里面定有大贤。”

    渔人们回答:“这首歌不是我们作的。离这里三十五里有一个磻溪,溪里有一个老人,他经常唱这首歌。我们经常听他唱,所以就跟着学会了,真的不是我们自己作的。”文王说:“好吧,你们可以回去了。”渔人们叩头后离开。

    文王对那句“洗耳不听亡国音”颇有感触,他评价道:“这是好诗句!”旁边的大夫散宜生好奇地问道:“‘洗耳不听亡国音’是什么意思?”文王回答说:“大夫不知道吗?”散宜生说:“臣愚昧,不明其深意。”

    文王解释道:“这句话源于尧王访问舜的故事。昔日,尧王虽有德行,但生了不肖之子。尧王担心失去民心,便私下访查民间,打算让位。一天,他行至一处僻静的山区,看到一个人倚溪临水,手里转着一个小瓢。尧王问道:‘你为何在水中转这个瓢呢?’那人笑着回答:‘我看破了世间的情感,抛弃了名利,放下了家财,离开了妻子,远离了爱欲、是非之争,摆脱了红尘的牵绊,隐居深林,以齑盐蔬菜为食,享受林泉之乐,以此度过我的余生,这就是我一生的愿望。’尧王听后非常高兴:‘此人超然物外,忘却了富贵之荣,远离是非之地,确实是不凡之辈。我这帝位应该让给他。’

    尧王向那个人说:“贤者,我不是普通人,我是帝尧。现在见你有大德,想要把天子的位置让给你,你愿意接受吗?”那个人听到这话,拿起小瓢,一脚将它踩得粉碎,然后用双手捂住耳朵,飞快地跑到溪边洗耳。就在他洗耳的时候,又见一个人牵着一头牛来喝水。那人对他说:“那位君子,牛来喝水了。”那人却只顾洗耳。那人又说:“你的耳朵有多脏,还要洗多久?”那人洗完耳朵后,才回答说:“刚才帝尧要把位置让给我,弄脏了我的双耳,所以我要好好清洗一下,误了你的牛喝水了。”

    听到这话,那人就把牛牵到上游去喝水。那人问:“为什么要走?”那人回答:“水被你洗脏了,我怎能让我的牛喝脏水?”当时那些高洁之士就是这样的。所以这句“洗耳不听亡国音”正是用来形容这种高洁的品格。

    文王讲述完这个故事,众官员们都在马上听着文王讲述先朝的兴衰和后国的遗迹,感慨万千。

    文王和官员们在马上传递着酒杯,共同享受春日的乐趣,与民同乐。他们看到桃花绽放,李花如雪,绿叶鸭黄,鹅黄嫩绿,听到莺鸟的清脆歌声和紫燕的轻柔呢喃。春风吹拂,让游人沉醉,唯有春天的景色,每年都是崭新的。君臣们正行走间,看到一个樵夫边走边唱着歌:

    凤凰并非不存在,麒麟也不是无有,只是悲叹这治世之时有污点。

    龙兴时云起,虎生时风动,世人徒然惋惜难寻贤路。

    你没见过那莘野之人,他的心中喜乐于尧舜和耕种之事。

    若不是成汤三次聘请,他怀抱着经纶学问像左丘明一样。

    还有那傅岩之子,穿着蓑衣笠帽,在寒冷中感到满足。

    如果当年不进入高宗的梦,他就会终生被埋藏在土地里,像霖雨一样。

    古来贤达者常被辱而后得荣,不只是我们终将隐匿在水边。

    还有那横吹牧笛的人,在清明的白昼歌唱,慢慢地驱牛耕作在白云之下。

    王侯的富贵在斜晖之下,他们抬头仰天一笑,等待明君的到来。

    这首歌表达了对古代贤者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那些未被发现或被世人误解的贤人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和对明君的期待。

    文王和众文武官员听到那樵夫的歌声,都觉得非常奇特,确定这里一定隐藏着不凡的贤人。文王便命辛甲去邀请这位贤者来见。辛甲前去询问,但所有樵夫都说自己不是贤者。当文王亲自到来,一位樵夫告诉他,这首歌不是他们作的,而是磻溪中一位老叟每日垂钓时所唱,他们只是听得熟悉而已。

    听闻此事后,文王和众人继续前行,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中,但文王心中依然惦记着那位垂钓老叟。他们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一边交杯换盏,但文王的心思并未完全在此。就在这时,他们看到另一位樵夫边挑柴边唱歌走来: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磻溪。

    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首歌表达了对那些隐藏在世间未被发现的贤者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普通人未能识别这些贤者的惋惜。文王听到这首歌,更加坚信磻溪中的那位老叟确有不凡之处,心中对能见到这位老叟充满了期待。

    文王听到这首歌,感叹道:“真是奇怪,这里一定隐藏着大贤。”散宜生在马上观察那挑柴的人,觉得他看起来像是犯人武吉。他对文王说:“主公,刚才唱歌的那个人看起来很像是打死王相的武吉。”文王回应道:“大夫,你误会了。武吉已经死在万丈深潭之中,我之前已经通过占卜得知,怎么可能武吉还在世上?”但散宜生确信不疑,便命辛免去确认。

    辛免骑马前去,武吉看到文王的车驾临近,无法回避,便放下担子,跪在地上。辛免一看,确认那人确实是武吉。于是他返回向文王报告:“果然是武吉。”

    文王听到这个回答,脸色变得非常严肃,对武吉大声喝斥道:“匹夫,你怎敢如此欺骗本王!”然后他转向散宜生说:“大夫,这种狡猾逆民必须严加审问。他杀人后逃脱,这罪行与直接杀人无异。如果不是说武吉逃脱了,那么先天数就存在错误,那我们传承的占卜之法岂不是要被质疑了?”

    武吉在地上泣拜,回答道:“臣是一个守法奉公的平民,不敢有悖逆之心。只是因为不小心伤了人命,后来向磻溪的老叟姜子牙求救。他叫我回家挖一个坑,在里面睡觉,用草覆盖身体,头前和脚后各点一盏灯,然后在草上撒一把米,睡到天明,以后只管打柴,再也不会有事。千岁爷,就连蝼蚁都贪图生命,怎么可能有人不珍惜自己的性命呢?”

    文王听了武吉的解释,心中充满了疑惑,对这位姜子牙和他的非凡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散宜生听到武吉的话后,立即向文王表示祝贺:“恭喜大王!武吉提到的这位道号飞熊的人,正好符合灵台的预兆。昔日商高宗梦见飞熊,得到了傅说的辅佐,今日大王梦见飞熊,应当是预示着得到姜子牙的帮助。大王今天出来寻找贤人,正是时候。建议大王赦免武吉的罪行,命令他前往林中,请那位贤人前来相见。”

    武吉跪拜之后,立即飞奔向森林去寻找姜子牙。至于文王和他的随从,他们到达林边时,为了不惊扰贤人,文王在离林子数箭之地下马,和散宜生一起步行进入森林。

    武吉带着一颗焦急的心走进了森林,却没有找到他的师父姜子牙,心中不禁感到慌张。这时,文王和散宜生也进入了林中。散宜生问道:“贤士在吗?”武吉回答说:“刚才还在这里,现在不见了。”文王问道:“贤士有没有别的住处?”武吉说:“前面有一个草舍。”

    武吉带领文王来到草舍门前。文王轻轻抚摸着门,小心翼翼,仿佛怕打扰到什么。这时,里面走出来一个小童开门。文王微笑着问:“老师在吗?”小童回答:“老师不在了,跟一位道友去闲逛了。”文王又问:“什么时候回来?”小童回答说:“不确定,可能很快回来,也可能一两天或三五天。老师行踪不定,随遇而安,遇到山水就停留,遇到道友就交谈探讨玄学,所以没有固定的时间。”

    散宜生在旁边说:“臣认为,求贤聘贤之事,礼必须虔诚。我们今天来的方式可能不够诚恳,所以贤人选择远避。古代神农拜访常桑,轩辕拜访老彭,黄帝拜访风后,汤拜访伊尹,都必须先进行沐浴斋戒,择吉日迎聘,这才是敬贤的礼仪。建议主公暂时回宫,准备好再来。”

    文王表示赞同散宜生的建议,便命令武吉跟随他一起返回宫中。

    文王站在溪边,看着这片幽静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作了一首诗:

    宰割山河布远猷,大贤抱负可同谋。

    此来不见垂竿叟,天下人愁几日休。

    完成这首诗后,文王又看到了绿柳之下的一块坐石,水面上飘着鱼竿,但姜子牙不见了,他的心中不禁感到失落。于是他又作了一首诗:

    求贤远出到溪头,不见贤人止见钩。

    一竹青丝垂绿柳,满江红日水空流。

    这两首诗表达了文王对于未能见到姜子牙的遗憾,以及对于寻找贤人的渴望和对时局的忧虑。他在美丽而宁静的溪边,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孤独和对未来的思考。

    散宜生听了南宫适的话,急忙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件事情不能这么简单处理。他说道:“将军,此事不能这么轻率处理!如今天下动荡,四方不宁,许多贤人君子都隐居在深山幽谷之中,不为世人所知。我们所求的贤者,若真是姜子牙这样的隐士,怎能用寻常的方式请他出山?”

    散宜生的话让文王思虑再三。他知道这个时期需要像姜子牙这样的贤才来安定天下,于是他决定采纳散宜生的建议。文王说:“大夫所言甚是,吾等确应以至诚之心,恭敬之态去迎请大贤,不可轻率行事。”

    于是文王下令百官斋戒三日,准备以最崇高的礼节去迎请姜子牙。南宫适虽有所保留,但也不敢违抗文王的命令,只得服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文王和他的大臣们知道,能否请到姜子牙出山,对于天下的安定和民族的兴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他们以最诚挚的心,准备迎接可能改变国运的这一天。

    散宜生的话充满了对求贤的敬重,强调了贤人的重要性和用心聘请贤人的必要性。他的话让文王更加坚定了用最恭敬的方式迎请姜子牙的决心。

    文王听后非常高兴,对散宜生的见解表示认同,并说:“大夫所说正合我意。”于是,按照计划,文王和百官在殿廷中斋戒宿宿三日,准备用最隆重的礼节去聘请姜子牙。

    这个决定在西岐城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对文王即将聘请的大贤姜子牙充满了期待。后来有人为此事作了诗:

    西岐城中鼓乐喧,文王聘请太公贤。

    周家从此皇基固,四九为尊八百年。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于文王聘请姜子牙的赞扬,以及对周家未来的美好展望。从此,西岐得到了太公的辅佐,周家的基业得到了巩固,享有了长久的繁荣。

    文王听从散宜生的建议,斋戒了三日,在第四日沐浴更衣,以最诚挚的态度准备迎接姜子牙。他庄严地坐在銮舆上,携带着厚礼,率领着整齐的军队和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前往磻溪迎接姜子牙,同时封武吉为武德将军,以表彰他的贡献。

    整个西岐城沸腾了,人们无论老少,都纷纷涌向街道,希望一睹聘请大贤的盛况。只见旗帜分五色飘扬,戈戟之声铿锵有力。笙簧之音遍布道路,仿佛鹤唳鸾鸣,画鼓声声,宛如雷声滚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欢欣。

    文官们身着宽袍大袖,武官们身披坚甲,城内到处弥漫着香气,城外彩带飘飘,整个场面充满了庆祝的气氛。周公旦、召公奭、毕公荣等贤臣皆出现在队伍中,为这盛大的时刻增添了更多的荣耀。

    圣主文王降临西土,周家的未来看似已有美好的预兆,五凤鸣岐山,预示着周家的兴盛。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和平安宁的氛围中,宇宙间充满了雍熙之气。文王的真诚和敬意,为寻求姜子牙这位大贤而来,必将为周室带来兴旺和繁荣。

    喜欢白话封神演义新请大家收藏:白话封神演义新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