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让你掌握规则,没让你去降服女帝 > 第95章 乱世菩萨不问世,老道背剑救苍生!

第95章 乱世菩萨不问世,老道背剑救苍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光明寺的地位。

    无人能够撼动。

    光凭大光明寺座下的那些宗庙寺院,就远胜中原诸多势力了。

    经常还有游走的僧人,四处游历于江湖,一句佛与你有缘,招收不少武学天赋的弟子。

    生员不断。

    在这辽东府,便有一座大光明寺附属的寺,专门替大光明寺,招收天才。

    值得一提。

    道门中人在江湖中,倒是并不常见。

    或许。

    对应的那句话。

    乱世菩萨不问世,老道背剑救苍生。

    ……

    若按总体实力的话,北阳自然胜于大光明寺。

    但。

    大光明寺位于大周境内,身为佛门执牛耳者,自然没有多么顾虑,招惹了古砚尘也无妨,难道古砚尘还能调动北阳铁骑,进大周地界,灭佛?

    即便大周愿。

    天下佛门不愿。

    江湖中人也不愿。

    唇亡齿寒的道理,本就是势弱的江湖中人比谁都要清楚。

    江湖。

    更多的是人情世故。

    ……

    现如今。

    大光明寺僧人被古砚尘所杀,古砚尘还是属于完全站不住脚,若这种情况下大光明寺没半点反应,是会让天下人耻笑的。

    辽东侯眼中一寒,下一刻却是笑了起来道:“去安排吧,让大光明寺僧人被灭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不要留下我们的把柄。”

    “众矢之的又如何,自然有人会沉不住气,先动手,而我们,虽然也参加了那一次春猎的事,却未参加造反,最多是教子无方,大周没有证据之前,我还是镇守一方的大周侯爷,只需要站稳脚,以静制动,古砚尘非但奈何不了我,我们还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将其灭杀之!”

    左居安听完这些话,整个人都愣住了,他所认识的侯爷,何曾有过如此多想法?

    不够。

    他倒是感到格外的欣慰。

    侯爷。

    终于开窍了。

    左居安当即退下,去传播消息了。

    消息传播的越广,大光明寺就越不能装死。

    ……

    不知不觉。

    三日的时间,悄然离去。

    消息传遍中原。

    不管是大周还是诸侯国,以及江湖中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彻底惊住了。

    他们脑海中。

    只有一个念头。

    北阳。

    这是要造反啊,这是将周祖定下来的规则,置之何地呀?

    大周。

    万象神宫。

    文武百官齐聚大殿,几乎每一个官员的脸上,都是布满了凝重之色。

    他们早已震惊过,甚至至今还无法缓过来,那凝重的表情便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女帝的到来。

    女帝看到如此规模,眼中都是闪过一丝诧异,除了检察院左都御史齐太平之外,不管是病重的,还是外出的,全部汇聚于这大殿之上。

    空气中的情绪。

    异常的凝重。

    女帝心中也是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古砚尘还真是一个活祖宗,那可是位列于七大诸侯国之一的大宋啊。

    说踏就踏了。

    还将宋王,以及大宋的文武官员,全部押送回了北阳。

    真是胆大妄为呀。

    当即。

    刑部尚书范无罪站出,眼中爆发着怒气,声音洪亮,道:“陛下,北阳目无法纪,尚未得到大周允许,便肆意展开国战,北阳铁骑更是屠虐大周官员,抓住大周诸侯王,实乃胆大妄为,这种不忠不义之徒,若不加以处置,实乃有违大周威严。”

    他的声音在这万象神宫中响彻。

    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户部尚书张天和一改常态,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轻咳一声道:“咳咳,范大人,你这就有点多虑了,古砚尘也是事出有因,可不能忘记他那一首显圣词,为人族剔除了一批蛀虫,有功于天下!”

    张天和怕了。

    为了减轻古砚尘对自己的仇视,开始有意替他开解,诉说事实。

    显圣诗。

    不少走儒道体系的官员,心中起了惜才之心,的确情有可原。

    兵部侍郎反驳道:“小圣人是小圣人,他有资格替儒道清除毒瘤,却没资格越过大周,掀起国战,视大周于何处,又视陛下于何处?”

    兵部侍郎回过头,漠然的目光一一扫在其他官员的脸上,冷然甩袖,道:“我希望诸位同僚,说话之前,摆清楚自己的位置,是大周之官,而不是儒道之人!”

    即便有人想要去古砚尘辩解一二,却被这句话堵得开不了口。

    兵部侍郎躬身对女帝一拜,声音铿锵有力,道:“请陛下下旨问罪北阳,逮捕北阳世子古砚尘,以正大周之风。”

    部分官员也都是一一拱手拜下。

    所有压力。

    全部落在了女帝的身上。

    别看女帝脸上毫无表情,可心中也是百般无奈,他还真是小祖宗,真会惹麻烦啊。

    可。

    女帝心细如发,梅花内卫也好,衮衮诸公也罢,都没有提起那一份先斩后奏的圣旨,便明白古砚尘这次打算放长线钓大鱼。

    就在众人皆以为女帝,要问罪于古砚尘,问罪于北阳之际,女帝却说着不痛不痒的话。

    “古砚尘现在在何处?”

    上官婉儿侧身而拜,答复道:“并无踪迹。”

    人群中。

    响起一道微弱如蚊子的声音。

    “一看就知道,畏罪潜逃了!”

    声音很轻。

    还是有不少人听到了,没有站出来揪出他。

    人间仙的女帝,不可能听不到。

    她并没有发作,而是用着最平静的语气,说着极具强制性的命令。

    “既无踪迹,那么有踪迹再说,加强搜寻,找到时候第一时间通知他,让他归京。”

    衮衮诸公听闻。

    一个接着一个都是瞪大了双目,已然忘记了君臣之仪,抬头吃惊的看着女帝,想要从她的脸上看到其他讯息。

    可惜。

    没有一点。

    女帝不容置喙。

    女帝揉着太阳穴,皱着眉,道:“朕乏了,退朝!”

    女帝转身就走。

    上官婉儿赶忙跟上,只留下了满脸懵逼的文武百官,大眼瞪着小眼,都不敢相信发生的这一切。

    女帝在搞什么?

    乏了?

    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人间仙。

    武夫精力充沛,还真没有听到过哪个武夫会说自己乏了。

    不少人明白,女帝这是有意偏袒古砚尘,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他们两人之间另有安排,还是什么原因?

    众人虽不解。

    也只能退朝了。

    一来没准备充足。

    二来不知情况,再加上女帝的那一手,有没有陷阱,他们都不知道。

    不是谁都像齐太平一样,能够舍生取义的。

    提到这。

    他们倒是想齐太平了。

    百官之中眼中闪过一丝可惜。

    一旦女帝下旨。

    大周各部之间,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到时候古砚尘是生是死,也就不好说了。

    这一次,大周怕是不能轻易下死手了。

    大周。

    这个庞然大物,需要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没有得到命令之前,是无法轻而易举的调动的。

    这是规矩。

    打破规矩。

    无异于是造反。

    ……

    女帝寝宫中。

    女帝坐下之后,那绝世风华的容颜,闪过了一丝怀疑,道:“你确定圣旨已经传到了他的手上?”

    上官婉儿满脸认真的点点头。

    “确定!”

    女帝这才心安的坐在了龙椅之上。

    她喃喃道:“还真不安分了,北阳铁骑说调动就调动,显圣词脱口而来,这家伙,又在想着什么?”

    听着女帝身边的自言自语,身为女人的上官婉儿,忽然察觉到了一股不安的念头。

    完了。

    陛下要被拐走了。

    ……

    下朝。

    四相并列一排行走。

    左相惊叹道:“原来那一天圣钟的轰鸣,源于小圣人所做的显圣词,儒道当兴起。”

    武相看似反驳,实则赞赏北阳铁骑,道:“在这天下,重文抑武从来不是上上之选,如果宋国没有刻意打压武将的话,岂会被北阳铁骑攻破?”

    武相摇摇头。

    “不过!”

    “这一次,他下了一步臭棋,除非是事出有因,如此大才之下,功过相抵,大周只会当他是一块宝,你说是吧,文相?”

    三相目光看向文相。

    先前。

    文相下场,让古砚尘在“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对抗西境魔门。

    显圣词一出。

    古砚尘就已经不是寻常的小圣人了,而是可以百分百的确定,只要他不夭折,定能成为圣人。

    如此大才。

    大周怎么都不会让他去送死。

    文相好似计策没得逞,恼羞成怒的一甩衣袖,冷哼离去。

    当文相回到车内,原本面色阴沉的脸瞬间恢复平常。

    他斜躺在椅子上,手指头有规律的敲打着桌子。

    若。

    四相只有这点城府。

    那么。

    早就被女帝收拾了。

    文相的算计。

    仅仅只是开始。

    ……

    大秦。

    咸阳城。

    大秦这个小朝廷,和大宋有不同之处。

    三公九卿。

    太尉府。

    太尉负责大秦上下的全部军务,但手上并没有任何的兵权。

    要想调动兵马。

    需要秦王的符节才能调动。

    实则。

    一个闲职罢了。

    大门紧闭。

    这位老将军,虽已年迈,可身材还是异常的魁梧,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坚毅威武的霸气。

    这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听到关于北阳铁骑的消息,也是惊叹道:“好一个北阳铁骑,恐怕只有大王时期的秦军,才能比之锋芒!”

    秦灭六国。

    皆为无上精卫。

    这段时间来大秦内乱不断,没用在敌人的身上,反而在内乱之中消耗了不少。

    一旁的海公子满脸羞愧,道:“是我对不起父王,辜负了父王的信任!”

    公子扶苏刚毅勇武,为人宽仁,是秦王钦定的继承人。

    老将军摆头道:“公子还活着,就没有辜负大王的信任,公子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公子扶苏目光如炬,认真道:“传令下去,清君侧!”

    大将军一愣。

    在这位公子的身上,仿佛看到他上半辈子追随着秦王的身影,体内沉浸多年的热血沸腾了起来,声音哽咽道。

    “是!”

    ……

    大宋发生的事情。

    有惊讶。

    有赞赏。

    也有恐惧。

    魔域。

    昔日。

    魔门最大的第一大教属于天魔教,直到女帝的出现。

    创立天魔教的祖师乃是天魔帝。

    所供奉的邪神。

    乃是天魔。

    天魔能够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武者的体内,或控制或蛊惑人心。

    唯一能够克制。

    只有儒道。

    所以。

    对于北阳铁骑完全不在乎,反倒是儒道发生的大事情,天魔格外的关心。

    天魔教。

    天魔大殿。

    一句话有两种声音响起,低沉和尖锐。

    “教主大人,那老东西的外孙,成了小圣人,在大宋国都书写了一首显圣诗,借助圣人之力灭掉了国子学一脉,这小崽种留不得啊!”

    只见那人。

    两个脑袋共同占据一个身体,整张脸被完全漂白了,看不到半点血色,阴森至极。

    天魔大殿下。

    随着这个情报的传开,这些天魔面面相窥,变得紧张了起来。

    嘈杂声响起。

    “我可听说了,这小畜生已经神游帝境了,距离圣人,只差一步两步的事情了。”

    “镇国诗和显圣词,那小畜生完全就没有瓶颈吗?”

    “嘶!”

    “那些肮脏的诗句,想想就觉得恶心作呕。”

    “怎么办?”

    “难道天要亡我魔门吗?”

    老子打儿子,儿子那是连办法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啊。

    惶恐的情绪在大殿之中蔓延开来,这些平常的时候魔头们天不怕地不怕,现在脸上却露出了狰狞的神情来。

    天魔大殿最上方。

    那是通过数个骷髅头组合而成的椅子,天魔帝坐在上方。

    天魔帝脸上长着山羊胡,耳朵尖锐,鼻子直挺且尖,头上只有一撮毛随风飘着。

    难看的脸,加上他的相貌,更难看了。

    忽然。

    天魔帝好像感知到了什么,在原地留下了道道残影,瞬间消失不见。

    后山禁地中。

    有一人的样貌完全笼罩在斗蓬之下,身上没有任何气息外溢,他负手看着南方,感知到了天魔帝的抵达。

    “苍穹魔教,最近有何异动?”

    禁地被闯。

    天魔帝没有任何不满,反而那丑陋的面容上挤出了笑容,道:“没,那小娘们,最近安分守己的很,毕竟其他魔帝可不会放过这块肉啊,想着如何守住她的地盘呢。”

    地盘大。

    可不好守。

    斗篷男子点点头。

    “时机到了!”

    “事成之后,大周会协助你一统魔域!”

    天魔帝有些犹豫,试探性的问道:“那老东西,以及其他儒道中人,不会出手?”

    斗篷男子并未给出答复,道:“危险与机遇并存,做与不做,看你自己!”

    天魔帝一咬牙。

    “做了,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小杂种,本帝怕什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