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让你掌握规则,没让你去降服女帝 > 第81章 天生大帝,天书认主!

第81章 天生大帝,天书认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哄哄哄!”

    这道光芒,并不刺眼,洒落在身上,感到异常的柔和,暖洋洋的。

    可。

    突然间。

    外城某一个巷子中。

    铁匠铺中。

    有一铁匠,被这光芒照射过后,整个皮肤好像有虫子钻动着,他痛苦难耐的趴在了地上,拼命的翻滚着。

    周围人避而远之。

    铁匠面目狰狞的伸出了手臂,声音沙哑刺耳,道:“啊呀……”

    他彻底死去,没了气息。

    “噗!”

    人皮破裂开来,露出了妖身,那竟是一只妖,隐藏在人族中的妖族。

    周围之人。

    他们看到这一幕,无不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下子明白了过来,顿时感到一阵阵后怕。

    这样的场景。

    洛邑各处皆有发生。

    没人是傻子。

    他们都意识到了妖蛮的恐怖之处。

    居然。

    能够隐藏在人族之中那么久,都没有人发现。

    他们也对这光芒的来源,起了极大的好奇心。

    竟有如此功效。

    若。

    能拿到北境之上。

    可令多少妖族闻风丧胆,不敢再犯人族。

    削气运,斩大帝。

    可不是说说而已。

    昔日大商何等强大?

    还不是沦为旧朝。

    同时。

    他们也感到一阵阵困惑。

    到底是谁?

    弄出了这一切?

    ……

    一个台阶上。

    老狐狸抬头看着这光芒,自言自语道:“天生大帝,天书认主!”

    天书。

    虽摆放在国子监。

    却不代表是儒道。

    而是代表帝王。

    之所以摆放在此,是武帝为了告知天下人,朝廷对国子监的支持,让天下的读书人,知道该拜入那里。

    有传言。

    天书亦可封圣。

    这里的封。

    是封赐。

    ……

    书山之下。

    衮衮诸公见此一幕。

    他们心思各异。

    有人疑惑,有人惊,有人喜,更有人惧。

    不过。

    诸公的目光,全部下意识的落在了文相的车架上。

    文相。

    促进了这一切。

    现在。

    书山之上有异样。

    疑是古砚尘得到天书认主,他又有何感想呢?

    ……

    书山之上。

    女帝那本是悬着的心,在这一刻,也是缓缓放下了,拳头松开之后,可以看见手掌之上,残留的指印。

    “成了!”

    ……

    武安君府。

    光芒之下。

    古轩辕和叶无观相对而坐,二人神色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淡定从容的。

    古轩辕面对叶无观,没有将其当为小辈对待,而是同辈。

    古轩辕轻叹一声。

    “这臭小子,碰什么不好,偏偏去碰天书,还将其触发,让我这老头子不得安宁啊!”

    在京都。

    没有什么事情。

    能够逃过武安君的眼睛。

    叶无观看了古轩辕一眼,脸上没有任何的无奈,有点炫耀的意味在其中,平静道:“是啊,这师侄真不安分,成了香饽饽,又得劳累了。”

    古轩辕想了一下,便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没办法。

    叶无观也能炫耀。

    炫耀还得是找外人。

    古轩辕喝茶,随意问道:“那一步,你还要多久才能走到?”

    叶无观摇摇头。

    他那平静的脸上,罕见地出现了一丝愁容,道:“时机未到!”

    古轩辕轻笑道:“人有七情六欲,如此才能走上大道,多去这世间走一走,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叶无观没说话。

    他自顾自的喝着茶。

    古轩辕没在理他。

    他再度诚邀老友,大开宴席。

    许久不见。

    甚是想念。

    绝不是为了炫耀。

    ……

    石碑前。

    那些字变成了金色。

    古砚尘直面这些光芒,却并不觉得刺眼。

    甚至。

    古砚尘觉得这些字异常熟悉,还未来得及细看,字体开始流动,竟直接脱离开了石碑,依附在古砚尘的手掌上。

    古砚尘根本来不及反应。

    一瞬间。

    古砚尘右手握紧了挂在腰间的天命剑,眼睛微微一凝。

    这字体。

    好似察觉到了古砚尘的意图。

    祂没有在进行蔓延,而是停留在了手掌之上。

    古砚尘心中戒心不散,抬起手来,翻手观看手上的字体。

    熟悉感消失。

    又变成了原有的状态。

    古砚尘陷入沉默中。

    什么情况?

    这就是天书?

    这字体为何如此诡异?

    又有何功效?

    种种疑惑。

    在古砚尘脑海中浮现。

    由此疑惑。

    他又想到了某个不靠谱的老爷子。

    下一刻。

    字体好似知晓古砚尘心中念头的时候,在掌中缓缓凝聚出了一段小字。

    这字。

    古砚尘认识。

    “天书无形,既不可道,亦不可名!”

    古砚尘有所警觉。

    好像。

    这字体能够察觉心中所想。

    答复了自己的疑问。

    紧接着。

    回答出第二个问题。

    “气运人力不可破,唯有气运方可破气运,天书便是承载之物!”

    功效。

    这是天书的功效?

    古砚尘又问。

    “天书如何使用?”

    字体扭变。

    最终凝聚成了二字。

    “气运!”

    古砚尘打开系统。

    “面板如下:

    【宿主】:古砚尘。

    【境界】:通天神境。

    【帝物】:天书。

    【规则】:【一剑仙人跪】(了解规则),【樵夫与河神】(了解规则),【亿点点特效】(了解规则),【万灵通】(认识规则),【望气术】(认识规则)。

    【物品】:天命剑,金天命剑,银天命剑。”

    古砚尘心中定了几分。

    帝物。

    这两个字。

    倒是引起了古砚尘的兴趣。

    众所周知。

    天底下的武器。

    只有两个品阶。

    通灵和不通灵。

    不通灵,一律为凡品。

    通灵,一般都是称为圣物,又或者是神物,可从未听过帝物。

    这天书。

    难道凌驾于所有武器,或武学之上?

    古砚尘有此想法。

    天书便是给出答复。

    掌中汇聚二字。

    “是的!”

    这下子。

    古砚尘对着天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他问道:“给我做出一首诗来?”

    “……”

    古砚尘又问道:“奇变偶不变……”

    “……”

    古砚尘经过实验。

    得到了答案。

    第一。

    这就是天书。

    天书无形,既不可道,亦不可名!

    什么意思?

    除了天书认主之外,古砚尘手上的天书,其他人是看不见的,他们没有资格。

    第二。

    祂没有灵。

    就是一个机器人。

    就好像早已经设定了答案,除了答案之外的问题,则无法给出回答。

    答案之内。

    无外乎功效能力。

    第三。

    气运。

    要想驱动天书。

    需要气运。

    最主要的功能。

    手撕气运神龙。

    此外。

    对妖魔鬼怪一些邪恶的东西,也拥有压制能力。

    第四。

    古砚尘可以随时将天书,转化成任何东西。

    你可以把天书,当成一把刀,一把枪,一本书……

    只要你能够想得到的,都能转化。

    ……

    古砚尘手掌一翻,手中多出了一把金天命剑,绽放着金色的光芒。

    古砚尘心中一动。

    手掌之上,字体脱手而出,凝聚成了一把剑。

    “当!”

    两剑相撞。

    紧接着。

    古砚尘瞳孔微微一变。

    手上没有感受到任何波动,金天命剑直接变成了两半,断剑飞落,插在了地上。

    要知道。

    经过樵夫与河神,这道规则演变而来的金天命剑,除了材质与原剑不同外,依然是一把神器。

    结果呢?

    直接断裂了?

    更是不费吹灰之力。

    这天书。

    有些强大。

    想到这。

    古砚尘扶手一挥。

    一切归于正常。

    接下来。

    古砚尘并没有立刻离去。

    书山。

    不是想上就上的。

    他先观看一眼石像,默默的将其记在心中,待事后出去调查关于这石像的来历。

    他又来到宫殿之外。

    大门紧锁着。

    上面布满着封条。

    里面。

    可能就是稷下学宫,遗漏的圣物所在。

    但。

    很快。

    古砚尘便是否认了。

    圣物不认主。

    谁都能使用。

    这样的宝贝,若先帝未死,又怎么可能还留着呢?

    ……

    古砚尘没再逗留。

    他离开了石碑。

    石碑之上。

    空无一物。

    不对。

    在世人的眼中,在历代帝王的眼中,石碑一直都是,没有任何的字体的。

    或许。

    历代帝王。

    也都怀疑其真实性。

    直到今天。

    才被一个外来者,证明了天书的真实性。

    ……

    不多时。

    女帝看见古砚尘归来。

    她没有问里面发生了什么,也没有讨要天书,而是无比从容道:“走吧!”

    古砚尘颔首。

    二人没在说话。

    古砚尘不是白痴。

    除了亲人外,会有人莫名其妙的对自己好,会莫名其妙的对自己敞开心扉。

    尤其是女帝这一地位的。

    嗯。

    贪图自己相貌除外。

    就这样。

    下了山。

    当古砚尘二人出现在诸公面前,还没来得及围上来,古砚尘已经钻进了龙车。

    洪安民策马扬鞭。

    龙马疾驰离去。

    留下了一个神秘背影。

    武相拱手道:“陛下,刚刚的光芒,是不是天书认主成功了?”

    女帝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她站定,眼眸一抬,淡然道:“两件事!”

    诸公躬身听令。

    女帝道:“镇西镇北二军即刻重建,从各府兵之中,挑选精锐填充。”

    诸公并未觉得意外。

    八大国公。

    这是定数。

    是不可缺少的。

    以西境如今的趋势,是完全没有时间在百姓之中招兵买马的,最快的办法就是从府兵之中挑选精锐重组而成。

    女帝接着道:“第二!”

    女帝环顾诸公一眼,方才说道:“封古砚尘为国子监祭酒,总领国子监大小事务,任何人不可插手祭酒命令。”

    此言一出。

    足以说明一切。

    古砚尘。

    真的认主天书了。

    成为了国子监,最年轻的一位祭酒。

    这。

    他们难以接受啊。

    女帝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事情,那就是武帝想要将儒道握在手中,所以才有了国子监的出现,为的就是分化儒道。

    结果呢。

    将国子监交在古砚尘手中,不就是相当于还回稷下学宫吗?

    诸公接连站出。

    “陛下,请三思啊,国子监祭酒之位,何等重要,岂能容一个尚未及冠的小孩执掌?”

    “是啊,陛下,如果传出去的话,天下人会如何笑话我们?”

    “我大周无人可用了吗?”

    “文相,左相,六部,人才济济啊!”

    为什么之前不阻止,现在倒是出来阻止了?

    那是因为他们相信。

    古砚尘即便是小圣人,根本不可能认主天书。

    所以他们不阻止。

    这样才会显得大度。

    现在。

    真的要当祭酒了。

    就跟踩在他们尾巴上没多大的差别。

    一个个都跳起来了。

    这些年来。

    他们打压的很爽。

    仗着大周。

    如果真让古砚尘当祭酒,百年之后,那他们可就惨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被他们这些年来的作死,断绝了后路。

    武相冷哼道:“呵,要是你们能做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或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祭酒给你们又如何?”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首诗。

    早已引起军人的共鸣。

    再加上身为武安君之孙,本是武将的武相,对古砚尘好感十足。

    他看不惯眼前这些人虚伪的样子。

    诸公一时答不上来。

    原因无他。

    地位不同。

    文相开口了。

    “祭酒,不是依靠才学,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而且,谁又能证明,他认主天书了呢?”

    其余人纷纷附和。

    “是啊!”

    “走的那么着急,一看就没有认出天书。”

    “陛下,你可不要被蒙骗了!”

    谁能想象?

    文相不久前。

    还举荐古砚尘当祭酒?

    现在却又如此作派?

    这就是诸公的恶心之处。

    只要没有签字画押,谁又能证明他之前说的话?

    你能咬他不成?

    女帝坐在那个位置那么多年,对于这些诸公的手段,岂容不知?

    若是平常。

    她或许也就答应了。

    可现在……

    女帝淡淡道:“朕意已决,无需再议,谁若再议,镇北军成立之后,想来以诸位的功能,镇北公之位,无人能撼动。”

    “祭酒一位,便可再议。”

    诸公都是默默闭上了嘴。

    不至于。

    对于他们而言。

    古砚尘担任祭酒,就破坏了儒道的分化,对他有好处。

    祭酒是赏赐。

    镇西公是惩罚。

    稍有不慎,古砚尘就会葬送在魔头手下。

    他们还有时间。

    有的机会等。

    若是再议,破坏了自己儿子的好处,镇北公还落在身上,北阳王有的是办法对付自己。

    此事已定。

    在诸公心中,他们什么都没亏。

    古砚尘即将远赴魔域,面对强大的魔域女帝,离死不远了。

    女帝冷哼一声。

    出现对他们不利的事情。

    他们就不说话了。

    一群老狐狸。

    ……

    同一时间。

    古砚尘认主天书的消息,也如同瘟疫一般,迅速的席卷整个大周乃至于七大诸侯国。

    顺带。

    天书之光,可诛妖。

    天下惊了。

    诸国再也无法淡定。

    大宋。

    汴梁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