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让你掌握规则,没让你去降服女帝 > 第26章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第26章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镇国诗。

    尤其是手稿。

    如何判断真伪?

    简单。

    最外表的两点。

    书香百里,一纸千金。

    除此之外。

    因为镇国以上的诗词曲,都是拥有天地气运,还会带有观看的限制。

    首先。

    不能一目十行。

    其次。

    需要从头到尾慢慢观看。

    最后。

    镇国诗手稿除了是诗之外,更是一件蕴含气运的圣物。

    就好比一把神兵,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使用的,武功秘籍,自然也不可能跳过前面的,只练最后一式。

    当然。

    人间仙亦或者大气运者除外,对他们并没有这些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

    六大体系中。

    只有儒道,才能使用气运。

    儒道。

    就是如此的不讲理。

    ……

    这种品阶的手稿,不管是哪个体系,即便不能使用,也是会视若珍宝的圣物。

    从未有败家子,会舍得拿来拍卖过?

    可以说。

    如果天机楼给予的时间充足,整个大周的人都不会犹豫半息,直接派人前来购买。

    犹豫一分,就是镇国诗的不尊重,就算是下刀山火海,都无法洗刷罪恶。

    这就是镇国诗的分量。

    在场所有人他们还未见到镇国诗,就已经翘首以盼。

    甚至恨不得,亲自冲过去,帮忙抬镇国诗,闻一闻香气,都能吹嘘一辈子了。

    随着镇国诗的靠近,有人看到了上面的字体。

    有大儒倒吸了一口冷气,道:“嘶,好字!”

    “这字体我居然从未见过,是半圣自创的吗?”

    “这一个个字,就好像是一条条游龙一般,游走在这宣纸之上。”

    “铁书银钩,冠绝古今,今日得以一观,这辈子算是无憾了!”

    有人看向说话者,还以为是哪个狂徒,看清身份不由大惊失色,道:“天呐,这不是京都四儒的书儒吗,这书写镇国诗的半圣在书法方面居然能得到书儒如此高的评价!”

    “书法也通神啊!”

    有人惊呼。

    但有人却不敢相信。

    青蛇听到此言,也是为之动容。

    京都四儒。

    分别是琴棋书画四儒,他们四人分别精通四道,在这世道之上,露脸的能够比肩他们的,恐怕也不超过十指之数。

    而这镇国诗的主人。

    能得到书儒如此评价,可见不凡。

    当然。

    能写出此诗,自然也不可能平凡?

    很快。

    这篇镇国诗,也被侍卫抬到了看台中央,众人这才能够看清上方写的到底是什么。

    下一刻。

    “啪啪啪!”

    有人直接站起身来,称赞拍手。

    “好!”

    “好啊!”

    “不错!”

    “好一个正气诗,好一个北阳别父亲入京!”

    “原来这位半圣,一直生活在北阳啊……”

    “这世间的差距就是如此之大,同是来自北阳,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开口之人。

    正是国子监司业公涞。

    他直接站了起来,慢慢品鉴这首镇国诗,言语中,丝毫不遮掩对北阳世子古砚尘的贬低。

    这个时候。

    他大致也明白了。

    半圣。

    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手了?

    看这首诗。

    他大致知晓。

    半圣是待在北阳之中,对于古砚尘的纨绔行为自然了解,当国子监的消息传出之后。

    这位半圣当然无法接受,这般纨绔子弟,得圣赐之后,却不尊师重道,于是站出来写诗打压古砚尘。

    一切一切。

    在他联想之下,竟显得如此的合理。

    在场众人,都是没有将那位尊贵的半圣往古砚尘的身上想。

    那个纨绔子弟字有半圣好?

    那个纨绔子弟能写镇国诗?

    如果是他写的。

    恐怕就是北阳别父王入京了,毕竟那家伙,张口闭口家父北阳王。

    不可能。

    绝不可能。

    公涞继续道: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泰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父亲嬉笑牵人衣!”

    有人摇头晃脑,道:“这位半圣素爱饮酒啊,只不过这个时候酒兴勃然,为什么呢?”

    并不了解前因后果的他们,这首诗,就显得云里雾里。

    其实。

    李白四十二岁的时候,此时得到了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便有了这首诗的诞生。

    古砚尘也算是被女帝招入京,情况和李白差不多,前因后果倒是差不多。

    他们顺着诗句看下去。

    “高歌……”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沅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周。”

    看到此处。

    在场众人,皆是感到一阵阵愤怒,他们能够从这篇诗句之中,感受到了一股蔑视。

    然后导致心中怨气满腹。

    他们代入书中人,素有远大的抱负,并且立志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四海一统,天下立于太平。

    结果却有一群无知之徒,不知自己心中志气,以至于一身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憋屈。

    真是憋屈啊!

    好在。

    他终于离开了北阳那个地方,前来京都。

    又因为古砚尘的出现。

    他借此机会,踩着古砚尘的头,写下此诗,扬名立万。

    当即。

    公涞转头对众人,豪气万丈,道:“如此大才,竟被人如此看低,才华得不到施展,真是大周的损失!”

    “本官在此立誓!”

    “若他愿入国子监,本宫可力荐他的地位绝不在祭酒之下!”

    紧接着。

    公涞看向了海公子,道: “楼主,那位现在在何处,本官不忍明珠黯淡无光,我要向陛下举荐。”

    “此外。”

    “这首镇国诗,国子监将要付出一切代价购买。”

    这话一出。

    在场众人都是高看了公涞几分,好一个国子监啊,果然财大气粗。

    说出这话后。

    他就没有退路了呀,就算是价钱不合乎常理,他也得硬着头皮买下。

    但是。

    钱财乃身外之物。

    若是能借此机会交好半圣,一切都是值得的。

    公涞更是如此。

    他现在。

    就需要一个人来,打压古砚尘,现在这个人正好合适。

    海公子笑而不语。

    不知为何。

    天地间忽然寂静了下来,公涞感受到了一道诡异的目光,正落在自己的身上。

    他有所感悟。

    他快速转头,却见狂山正看着自己,只不过眼神之中充满着怜悯之色。

    他忽然懵了。

    什么情况?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