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北京篇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景点:故宫博物院
这里是故宫,明清两代皇帝居住办公地点,也叫故宫博物馆,《语文课本六上》【故宫博物院】有详细的介绍,我们看看是不是与课本中描述的一样,故宫博物院有两个,另一个在台北,这里与台湾故宫不同的地方是,当年蒋介石把故宫能搬的全搬到台北,搬不动的留在这里。里面的文物大部分是清末流落民间,没被带走的。其中就有镇馆之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语文课本三下》【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还有《语文课本八上》的【梦回繁华】,都是介绍这幅画,这幅画两岸故宫都有,不知道那幅是真迹。
你阿公做印刷的,我曾经接过个工作,就是拼接清明上河图,有位客人用高清像机,与台北故宫申请了清明上河图的拍摄,之后想用特殊印刷,复制清明上河图,但是那时候技术不行,只能一段一段拍,光学中你们学过,所有镜头都是放大镜,中间厚旁边薄,光穿透时,会有不同的折射率,这就会造成镜头畸变,简单的说就是中间大,四周小,所以我要用电脑去将他无缝拼接,我技术不行,没能完成,但是拼接的时候,我详细的放大看了整个台北故宫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不是他画工有多好,而是画的太仔细了,是中国画少数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来表现的,最简单的说就是近大远小,人物比例合理,帮我们详细的记录出北宋人民的一举一动,吃喝玩乐送外卖。不止如此,让我最佩服的地方在于整幅图没有错误修改的痕迹,五米多的长卷,画了一千六百多人,两百多头动物,建筑物一堆,每个人与动物形态各异,需要怎么样的专注力,才能做到这样,所以做事读书要专注。
讲讲绘画技巧,先講焦点透视法,你学过素描,我就不过多解释了,而散点透视法更加牛,过两天我们会去长城,在城墙上,一段拍一张照片,回来后把他拼接起来,这就跟那位客人给我几十张清明上河图拼接是一样的道理,那时候可没有相机,只能靠脑子,就如沉默的羔羊电影中的变态杀人魔一样有超强记忆力。
教过你怎么背书,就是把文字变成图片或动画片的图像记忆法,现在改成图像的图像记忆法,我们试试看在故宫逛完后简单的在回想整个画面。
待会我们也去找找《语文课本八下》,陶世龙写的【时间的脚印】,提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
这里又叫紫禁城,是明朝燕王朱棣的属地,朱棣是朱元璋的第4个儿子,因为他的大哥朱标病死了,所以朱元璋就决定把位置的传给孙子朱允文,当年朱棣是天下藩王中最强大的,常年与蒙古作战,战功彪炳,加上朱元璋末年,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而将所有的开国武将几乎砍杀一空,朱允炆一上台了就急急忙忙的削藩,很不幸的是身边没有可靠的战将,不能像周亚夫一样帮汉文帝平定八王之乱,于是朱棣就号称清君侧,挥兵南京,在黑衣宰相,姚广孝的计谋之下,朱棣就篡位了,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在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迁都北京,军事上5次亲征蒙古,积极经营边疆,外交上,还委派了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国文化的宣扬,文化上的修了永乐大典,史称永乐之治 。
这时我们聊聊朱棣期间的几位人物,第1个是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什么是黑衣呢,因为他是个和尚,老是穿着黑色的僧袍,因此称作黑衣宰相,虽然他是和尚,但是他踏入红尘,怂恿朱棣造反,纵使封为宰相他也不还俗,继续住在寺庙,也将朱棣给他的赏识,拿出来赈济灾民,这家伙到底图啥呢?不图钱不图色不图享乐,或许是沉迷于操控所有天下所有人的游戏里吧。
然后第2个呢,就是咱们都很了解的郑和马三宝,郑和7次下西洋,在整个的东南亚,都留下了很多的影响,据说航行到非洲了,可惜是那些资料都不见了,还在考证中。朱棣造反之后的朱允炆逃跑,不知所踪,所以很多人都说郑和是带兵的去寻找朱允炆。不管如何我们再度感谢张骞严选与郑和优品,让中国的餐桌丰富不少。
再来就要说解缙主编的永乐大典,最近的永乐大典出现在台北故宫,永乐大典的是当时最全面的百科全书政治,经济,法律,科学,哲学,无一不包,包括我们前几天谈过的梦溪笔谈,九章算术注,所以现在网络上,有个言论说西方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也是永乐大典的消失的时候。
整个明朝时期的君主,都受着朱棣的影响,他5次御驾亲征,所以后来也有了大明第一战神,朱祁镇,他早年是打了几场胜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他真的把自己当成战神,于是御驾亲征就去讨瓦剌。但是当场就被俘虏了。史称土木堡之变。
瓦剌几次拿着朱祁镇当为人质威胁明朝,此时于谦出现,不是说相声的那位,是《语文课本六下》【石灰吟】的那位,他说君为轻,社稷为重,另立朱祁钰为皇帝,坚决不肯妥协瓦剌条件,并且率兵打败瓦剌,之后把朱祁镇救回来。这个时候呢,就跟岳飞即将面对的情况一样,如果把宋徽宗宋钦宗一起接回来,朝堂上就同时有几个皇帝,到底谁当呢?
但是此时朱祁钰选择不把权力还给朱祁镇,并且把朱祁镇的软禁了7年,后来朱祁钰因病加上没有子嗣,大家人心惶惶重新拥立朱祁镇,朱祁镇重新掌权,宰了当初拥护朱祁钰的所有大臣包括于谦。才想起来还没废掉朱祁钰,这时明朝同时有两位皇帝,看这时的朝廷有多么混乱,从此大明就开始走向衰落之路。
另一位,号称中国最后一个圣人,王阳明,他原本按照朱熹的理论去格物致知,然后对了一根竹子,格了7天没搞明白,病倒了,我不知道王阳明到底格竹子的什么道理,或许是生长速度极快,或是十分笔直,这个我们现在都知道的科学道理。后来他在龙场悟道之后,提出了心学,主要是不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而是要通过自己内心去感知分辨善恶,从而去实践知行合一。
提到竹子,中国画竹第一人就是《语文课本六下》【竹石】的作者,郑燮,郑板桥。
心学跟理学,我是这样认为的,就如你之前在学校里努力读了许多的书由老师去讲解,让你思考了解其中的道理,这就是理学,而这次我们的旅程,就是把之前在学校里学习的所有的知识与实际的社会相结合,这就是心学。《语文课本八下》丁肇中写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军备松弛,文官斗争严重,那你问武官呢?不好意思,几乎没有武官,都被斗倒了。东林党权倾朝野。
此时呢,出现了一个张居正,张居正,看到朝廷的弊端,于是励志改革,在他历经千辛万苦把所有的文官都斗倒,之后成为大明首辅。在此十年间,将原本的国库亏空补满,还还多了十几年的行政费用。到底做了哪些事。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就是简化税制,军事上的任用了戚继光,李成梁,镇守北方,吏治上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员。我们之前的谈过几次变法,那你记得哪些呢?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拿资本财阀来开刀,因为资本财阀的贪心,会导致他们趴在国家身上不断的吸血,致使底层老百姓生活愈加艰难,就像现在各个国家的广义gdp呢不断的攀升,物价不断的飙涨,但是底层老百姓,却领着一样的薪资,所以现在很多国家的街头,出现了很多的无家可归者。这就是资本财阀的可怕。就如我20年前台湾的人年均gdp,1万美元,现在突破3万美元,但是普通老百姓薪资却没增加多少,增加的就是大财阀。
戚继光带着三千义乌兵,横扫倭寇。之前在义乌说过了。
明朝还有个很厉害的医师,本草纲目的作者《语文课本二下》【李时珍】,本草纲目把中医药各种草木的特性,长相,生存环境,都明明白白的记录在这本旷世巨作本草纲目中,说他是神农氏的化身也不为过。
最后聊的就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崇祯时期,政治实在太腐败,内忧外患,除了朝廷的内斗之外呢,金国也不断的在骚扰边疆,《语文课本九下》【别云间】作者夏完淳就是当年负责抗金。崇祯他急于求成,在位期间的更换的内阁50个,朝令夕改,官员老百姓无所适从,造成农民起义,其中以闯王李自成为最,他提出了均田免赋,带着老百姓的打土豪分田地,于是许多贫苦的老百姓就一直跟着他,越来越壮大,打击了许多资本财阀,最后攻入北京,逼崇祯吊死树上,这就是明朝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的故事。
有一种说法是,那时候吴三桂呢也投降了李自成,但是他最喜欢的美女陈圆圆,被李自成给抢走了,于是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就打开了山海关,让满清入关,但是按照基本的逻辑道理来讲,因为李自成身边都是贫困老百姓并没有好的人才,而且他打击的全都是资本财阀,当初的知识份子几乎都是财阀,而满清的初期的政策是拉拢这些财阀来对抗李自成,所以李自成就失败了,但是这些资本财阀后来也都被满清给干掉了。扬州三屠。就是清军造成不下于日本大屠杀的屠杀汉人事件,从此中国进入了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吴三桂,就跟儿皇帝石敬瑭一样,是我们中国的耻辱。
明朝时期的外国发生了几件大事,就是新航路的大开发,不管是哥伦布也好麦哲伦也罢,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比他们还要更早,而且宝船也比他们还要更大,航行的距离也要更远,可惜那时候明朝中后期的腐败,在倭寇骚扰的时候居然下令了片木不下海,把沿海老百姓内迁三十里。我猜这个政策与儒家的温良恭俭让有一定的关联,看看英国还颁发劫掠许可证呢,出去抢,尽量抢,被欺负的,国家海军帮你报仇。这才有了之后英法联军的事件发生。
同时期还有沙皇俄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