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永生的条件
人类本能变异体在这时候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比如青玄就是其中之一,他属于精神类的本能变异体,可以依靠生物能收集到环境中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计算,换言之他就是一台行走的半导体终端,可想而知在石器时代拥有一台高速计算机是什么概念。
现在人类主要的开发方向就是材料学,巨大的星体和陨石碎片的搬运全都依靠人力,而兽类本能变异体就是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依仗自己得天独厚的伟力成为了一名受人敬仰的搬运工。
而火行本能的变异体则承担了冶炼的职责。
昆虫本能变异体依靠着超高速度和对危险的敏锐直觉成为了最好的探险家和哨兵。
总之,所有的本能变异体都义无反顾的投身在了推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
青玄对收集到的信息只粗略的进行了分析,未曾停留半步只一路走到底。
无限接近坐标体入口后,青玄也进入军事禁区,他舞动的长发归于平静。
这里都是军人,青玄绝对相信军人的意志,如果军人都生出不安、颓败的情绪,那人类将再无所依。
青玄觉得有些疲惫,回到自己的石屋中就地一躺,渐渐身上的光晕慢慢熄灭,只留下心脏部位和脑部各一团光点,直到两团光点也先后熄灭,青玄如同消失了一般,这也预示着他已沉沉睡去了。
青大海佝偻着身躯抚摸着眼前无法说出质感的物体,在他的想象中,这就像一面墙,一面不知多高多厚的墙。
青幼形容过这种东西叫做“世界壁膜”,是世界的最边缘,是隔绝世界与世界之间的隔层,以蓝星的科学术语来说,这应该叫“磁性气泡”。
青大海从进入这里之后就没离开过壁膜,他期待那个入口能重新打开,那人能进来。
青大海叹了口气,看向一边发呆的玄孙,强行挤出了一个笑容,只是面部模糊一团,任谁也看不出他在笑。
“青玄啊,我觉得青幼不进来是好事,你看啊这黑咕隆咚、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是石器时代过度青铜时代,又闷又无聊,她在外面有青云端陪着乐子是少不了的”。
青玄听到青大海提起青幼,似才回过神来,“青云端,它连自身硬件都被剥离了,失去了能源的供给它不过是一块没用的半导体。青幼要能开启工业才能利用上它,可是青幼对现代科技未曾涉猎”。
青大海习惯性的抬手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却惹得面部一阵涣散。
“其实知道也没用,物理规则一定不同了,青云端多半死定了,可惜了硅基生命体,要是它能跟着进来多好,这里广博无垠处处是宝贵的知识,也只有它能恣意的遨游其间”。
青玄并不在意青云端的死活,只是临别时的那一瞥,他看到了自月球方向疾驰而来的那一团滔天火焰让他感受到了危险,那一幕一直让他惴惴不安。
关于金属的定义,人类继续沿用蓝星的规则。
将破碎的星球和陨石碎片进行烧制、冶炼后,人类开始制造机械,随着探索对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则有了初步的认识。
让人惊喜的是,物理规则与蓝星近乎趋同,人类只要沿着蓝星现有的物理知识稍作调整便可以实际应用。
科技的发展只要不是从零到一就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磁力是存在的,那么电磁力和磁场的发现只是早晚的事。
一年后工业时代到来,在材料学的一次次突破后,半导体被制造出来。
温度的概念被重新定义,人体的温度被定义成了三十七摄氏度,以此为标准延展出了环境中存在着巨大温差,只是人体对温度没有了感知也就不受其影响。
至于人体的温度为何总是恒定而不受环境的影响、现在的人类为何没有新陈代谢等诸多奥秘,只有待生命学科的科学家们一一破解了。
迁徙时代3年,第一次科学论坛峰会在渡口会议大厅举行,暗黑色的石质地板和墙壁里透着微弱的光源,使整个会场显得庄严而肃穆。
一圈圈圆形的桌台环绕、拱卫着大厅中央,青玄作为人类议会的最高执政者端坐在中央高台上。
支撑人类文明进程的永远是能源,所以,此次会议由能源科学研究院率先汇报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是能源科学研究院的现任首席,之前的首席也是我的老师,他在迁徙过程中不幸逝去了,就由我来向大家汇报”。
散射的精神力带着信息开始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切身感受到夹杂在其间的哀伤情绪。
“关于能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依旧是传承自蓝星的能源收集和压缩技术,能够维持现阶段的能源供给,但在我们的研究中,这样的能源形式属于低效率态,科研应该进入渡口之外的区域进行实质探索,我们推断这个世界的能源形态与蓝星未曾找到的重力有关”。
青玄只点了点头并未作出明确的回应。
一个身影站了起来,“我是青晓一,现任生物、生命科学研究院首席,关于人类现在的生命形式定义为精神体,现在的人类不存在新陈代谢,所以,人类已不需要依靠进食摄取营养物质,根据我们的研究人类自进入渡口以后,应当不停的再向外界摄取着能量,只是这种能量尚未被发现,但有证据表明这种能量蕴含在矿物中,并呈现逸散态,比如人体身在这座经过提纯物建造而成的会议厅里,身体感觉疲倦的周期被大大延长”。
青玄仍旧点头算是回应。
青晓一并没有坐下而是将脊背挺得更加笔直,似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我刚才说的并不是重点,接下来我说的话请议会务必重视,虽然只是个人主观上的推测”。
青玄略显意外,主观推测并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中提出来。
青晓一脑海中一阵嘈杂,这是参会人员的议论声,对她将要作出的发言抱有不同程度的质疑,但她并未因此打消继续发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