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官路鸿途:重整旗鼓我为王 > 第15章 眼红政绩的王志山

第15章 眼红政绩的王志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来饭馆的路上,秦君宇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致向王志山汇报了一下。

    王志山听完秦君宇的汇报,暗自分析了一下这几个项目。

    发现这几个项目的可操作性竟然都很大,王志山心中暗赞不已。

    不过,王志山因为某些原因,本就对秦君宇就有一肚子意见。

    这一听秦君宇有这么好的项目,竟然没有先向自己汇报,心里就有点不痛快。

    不过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喜怒不形于色王志山还是能做到的。

    毕竟,这路要修,学校也要建,老百姓也是要吃饭的。

    如果操作的好,这政绩可都是自己的,大好的机会可不能就这么放弃。

    有了想法后,王志山心里的郁结也散开了,也不再吹胡子瞪眼了。

    一顿饭,几人吃的有说有笑的,最后也算是宾主尽欢。

    下午一上班,秦君宇立马带着汪承奕兄弟俩来到工商所注册公司。

    在秦君宇的陪同下,仅用一个小时左右便已经拿到营业执照。

    随后,三人就此分开,秦君宇回了乡政府,汪承奕兄弟俩回了汪家村。

    回到乡政府后,秦君宇拿着三份报告,敲响了王志山的办公室门。

    “您好!王书记,这是那三份报告,您请过目一下。”

    进门后,秦君宇问了声好,直接将报告放在王志山的办公桌上。

    “嗯!先放这吧!等我有时间再看。”

    王志山头也不抬的说道。

    秦君宇闻言,不由得一愣,不明白王志山态度转变为啥会这么快。

    当务之急,不是应该先解决修路问题吗?秦君宇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秦君宇也没有往深处想,只是以为王志山正在忙着。

    “那行!王书记,您先忙着!我就不打扰您了。”

    说完,秦君宇抬腿离开王志山的办公室。

    待秦君宇一离开,王志山迫不及待的打开那三份报告看了起来。

    王志山结合秦君宇中午说的话,越看越吃惊,越看越高兴。

    此时的王志山,内心中已经有了占据这三份报告的想法。

    然而王志山只顾着兴奋,只想着政绩,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就是因为这次的贪婪以及大意,未来让王志山丢尽了颜面。

    再说秦君宇,一直等到晚上下班,也没有等来党委会的召开。

    此时,秦君宇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感觉,不过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下班后,秦君宇回到宿舍骑上摩托车,一路磕磕绊绊的回到汪家村。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秦君宇将汪承奕跟汪承乾送到洪店乡汽车站。

    返回洪山乡后,秦君宇将摩托车放回宿舍,去乡政府报了个到。

    随后,秦君宇喊上田新阳,两人一人一辆自行车开始下乡调研。

    这一次的下乡,秦君宇首先要解决砍伐猕猴桃树这件事。

    然后再从各个方面了解一下洪山乡,看看有没有其他发展的路子。

    虽然汪文昌派人阻止了乡民砍伐猕猴桃,但也不过是拖延了几天而已。

    所以,秦君宇还要加快速度,争取三天内跑遍洪山乡十八个村。

    而通往这十八个村庄的路,几乎都是山路,这任务不可谓是不重。

    从两人进入第一个村庄起,秦君宇就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

    哪怕秦君宇保证一个月内必会开工修路,都没人相信他的话。

    主要是乡民们以前太过于相信乡政府,这才造成眼下尴尬的局面。

    如果再过一个月砍树,必会耽误春种的时间,这一耽误就是一季的收成。

    最主要的还是秦君宇太年轻,谁知道说话好使不好使。

    其实说了那么多,总结下来也不过是三条原因。

    一是乡政府的屡次失信,二是秦君宇太过于年轻,三是乡村们正饿着肚子。

    最后秦君宇没有办法,只能搬出他初中的同学来说事。

    在同学的担保下,村里这才答应将时间放宽到二十天后。

    一路上,秦君宇跟田新阳聊的最多的便是关于洪山乡粮食产量的问题。

    按照田新阳的话说,现在洪山乡对于粮食产量的提升都十分关切。

    但由于地势原因,以及种植技术落后,粮食的产量根本上不去。

    两人骑行在山间的小路上,秦君宇突然停了下来。

    看着树木丛中的灌木,秦君宇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秦副乡长,怎么了?您累了吗?”

    田新阳紧随其后,停下来问道。

    “小田,你说我们这的粮食只能做到一年一季是不是?”

    秦君宇略一思考,沉声问道。

    “对的!秦副乡长,我们这是山区,做什么都要人工来做,只能是一年一季。”

    “而那些平原地区,有拖拉机割麦,一天能割四五十亩。”

    “如果家里劳动力多,可以勉强做到一年两季。”

    田新阳之前做过关于提升粮食产量的功课,对于秦君宇的问题张口就来。

    “小田,你说我们在小麦收割前,在空隙处提前种下玉米能不能做到一年两季?”

    秦君宇双眼放光,兴奋莫名的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咦?秦副乡长,还真有这个可能。”

    “如果能提前十天种下玉米,秋收时就不会耽误小麦的种植,可行!”

    田新阳沉思了一会儿,旋即崇拜的看着秦君宇,兴奋的说道。

    “小麦收割前一个月内,你记得提醒我一下,我们找几块实验田试试。”

    秦君宇看着田新阳吩咐道。

    “秦副乡长,我有一个不太成熟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田新阳思考良久,内心忐忑的问道。

    毕竟这事如果成功,肯定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就算是暂时实验不成功,以后也必定会在不断地摸索中取得成果。

    这个天大的政绩,绝对会在秦君宇的官场生涯中留下浓浓的一笔。

    所以田新阳才会有顾虑,生怕一个不小心引起秦君宇的反感。

    “哦?有想法尽管提,好的坏的都能说,在我这没什么当讲不当讲的。”

    秦君宇语气温和的说道。

    从田新阳说话的语气以及神态中,秦君宇看得出他内心的犹豫不决。

    不过田新阳越是如此,秦君宇的好奇心就越大,更想知道田新阳的想法。

    更何况,他秦君宇自认自己也不是那种听不得别人建议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