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冯盎
“校书郎,好雅兴。”
谢昭尴尬,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是弘文馆校书郎。
“夫君,病好了?”
李世民挠头,摸不清这婆娘发什么疯。
楚秋行礼,长孙氏也是个大气的人,发泄一通,看了一眼几人的座次,就知道冤枉了李世民,还有些不好意思。
谢昭引荐一番,长孙氏这才恍然大悟。
她不由看了楚秋好几眼,这姑娘,手段倒是不错,竟然能让谢昭为她赎身。
须知道,谢昭在长安厮混的时候,诸多花魁趋之若鹜。
楚秋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文采最好的,歌舞也就马马虎虎,偏偏得了谢昭青眼。
不得不说,这就是命!
长孙氏很自然的坐了下来,她的跟班充当了夹菜的角色,为两口子夹菜。
也就是在南山,长孙氏与李世民才能放心的吃东西。
辛辣的火锅让长孙氏眼前一亮,直接就放弃了清汤。
老李家与长孙家都有胡人血统,骨子里流淌的血液,让他们更偏向味道浓重的食物。
谢昭这顿饭吃的索然无味,李世民与长孙氏倒是吃的满嘴流油。
下楼分别,各自安好。
谢昭一路回到别院,遇到了郑观音。
“子慎。”
郑观音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笑道:“正好,这里有些文件,需要你签字。”
谢昭叹了口气,无奈道:“夫人,您才是南山集团董事长,什么事情您做主就行。”
“那不成。”郑观音笑道:“我的签字,其他股东不认可,再说了,一个月也就几个文件,又不多。”
谢昭拿起笔,刷刷刷签完字,道:“最近银行的发展如何?”
郑观音来了精神,道:“很好,长安、洛阳、扬州、金陵、杭州,这几个重要的地方,都已经有了分行,吸纳储金近两万万贯,放贷也有近五千万贯。
我还在发愁,这钱总不能一直放着,该投资些什么才是,股东们也是这个意思。
钱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光是看报表就看的心惊肉跳,萧公差点就被吓出毛病来了。”
谢昭翻了个白眼,哼唧道:“现在知道钱多的坏处了?萧瑀那老家伙,一向抠门,这一次他不打算抠门了?”
“钱嘛,如今就是个数字。”郑观音笑眯眯的道:“都按照你的计划,存进来的金银铜,除了备用金,其他的都统一融掉,铸成了金银铜砖,为以后的币制改革做准备。”
谢昭点头,道:“还是太少了,某刚从陛下那里讨了修路的活计,从长安到洛阳的直道,集团拥有二十年的所有权。”
郑观音眼前一亮,忍不住道:“陛下竟然答应了?他莫不是”
蠢!
谢昭笑道:“答应了!不是正愁钱没处花嘛,这条路,足够耗损一波了,还有,跟冯盎的沟通如何了?”
郑观音笑眯眯的如同一只美丽的狐狸。
“耿国公正发愁如何把那边的特产如何贩卖呢,对银行也是志在必得,所以,他打算派长子冯智戴来长安。”
“哼!”谢昭不满的道:“老东西还是怕死,也不想想,陛下要是真想要岭南,他那点本事,还有哪些猴子,能挡得住?”
不怪冯盎害怕,实在是李世民这几年杀得太狠。
天下群雄,死在李世民手上的几乎过半,还有一部分被他收服了。
所以他很小心,所以他善终了。
不信大家可以自己去数,薛举和林士弘是自己病死的,李轨、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萧铣,都是或直接或间接死于李渊之手,杜伏威投降了大唐,但最后死的不明不白……
只有冯盎,实力虽然远比不得李密、王世充等人,但最后却得以善终。而且,不光冯盎本人得以善终,冯家更是做到了与国同休的地步。
整个大唐,冯家一直都是岭南的无冕之王,后代绵延至今。
那么,作为一个并不是特别强大的隋末反王,为何只有冯盎能够得以善终?
因为冯家的家业,并不是冯盎奠定的,而是经过好几代冯家人的共同努力,才缔造出来的产物。
冯家的光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里面的那个北燕,就有人家一半的股份。
之所以说一半股份,是因为北燕的历史比较复杂。西晋灭亡之后,以鲜卑族慕容氏为首的游牧部落,建立了燕国。《天龙八部》里面那个慕容复,天天念叨着要复兴的大燕,就是这个燕国。后来这个燕国一度被灭又一度兴起,然后又再度分裂。其中后燕末期,出了一个叫冯跋的将军,拥立宗室慕容云建立了北燕。后来慕容云被麾下将领杀害,冯跋又给慕容云报仇,直接自己做了北燕的皇帝。
不过,北燕仅仅存在了不到三十年之后,就被北魏给灭了。北燕灭亡后,残存的冯家后裔,逃往高句丽,企图依靠高句丽复国,但最后高句丽也没帮他们,反倒杀了冯家的主事人。冯家眼见高句丽不帮忙,于是便分出一支族人,走海路南下,企图另创家业。当时那边的东晋已经灭亡,被南朝刘宋政权取代。冯家这一支族人归降刘宋政权之后,刘宋政权倒是对他们还算厚道,封这一支的冯家主事人冯业为罗州刺史。
从这时开始,冯家便在岭南扎下了根。
冯家到了岭南之后,故事也比较传奇。在南北朝那会儿,岭南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当地生活的基本上都是未开化的当地土著。
想要在这种地方扎下根,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冯家人却在这片土地上励精图治,尤其是到了冯业的曾孙、冯盎的爷爷冯宝这一代,更是和当地的俚人首领冼氏联姻。
得到了当地俚人的帮助后,冯家在当地也就开始混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的霸主。
顺便说一下,冯宝联姻的这位冼夫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更加传奇的人物。
直到今天,岭南很多地方,还供着冼夫人的庙。有关这位冼夫人的故事,如果要细说起来的话,比她孙子冯盎的故事还要长得多。
总之,因为和当地的俚人联姻,冯家在当地彻底扎下了根,而且越发开枝散叶,成了岭南地区有数的大家族,在岭南地区影响力极大。所以,尽管南北朝时期,南方每隔几十年就要换一个政权,但冯家却没受到多大影响。
任凭朝代更迭,冯家只会越来越兴旺。
到了隋朝的时候,冯家在岭南地区,不光影响力很大,族人数量也很多。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隋朝自然也只能是以招揽为主。
所以,冯盎刚刚成年,便当上了宋康县令,宋康就是今天的广东阳西。
后来,凭借镇压岭南各族的叛乱,冯盎逐渐升迁为高州刺史、汉阳太守。
隋朝末年,杨广征讨高句丽,冯盎亦随军出征,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到了这个时候,冯盎已经算是隋朝真正的高级将领。
再加上冯家在岭南地区的影响力,冯盎本人的地位,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辽东之战结束后,没过几年,杨广被麾下禁军勒死,隋朝彻底灭亡。
隋朝灭亡后,冯盎当时正身在北方。得知隋朝灭亡的消息后,冯盎第一时间返回了岭南,并没有在北方逗留。
对于冯盎来说,岭南才是他的老家,是冯家真正的根据地。
回到岭南之后,冯盎迅速召集冯家人,聚集民众,宣布割地自治。因为冯家在当地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所以冯家宣布独立,基本没有任何波折,就只是城头换个旗帜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