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头铁的大唐帝王
看着学生面上一扫往日阴霾,越发阳光灿烂起来,谢昭也很开心。
他笑呵呵的道:“你这小日子过得不错啊,都胖了一圈了。”
一旁的老杨嘿嘿笑道:“小郎君身子金贵,可不敢饿着了,一日三餐,南山酒楼都送过来,伙食还是很好的。”
李承道赧然,无奈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学生又不是四肢不勤,老师的厨艺,学生也学了几分,可以自己做的。”
“你可以自己做,这一大家子不成。”
自从工作重心转移到南山,长安城里,也就剩了大猫小猫两三只,自保有余,但是这么大的宅子,显得清冷了不少。
“陛下如今已经登基,等解决了突厥,肯定要恢复科举,你且安心读书,到时候去参加科举,不用有什么负担,陛下不会黜落你的。”
李承道有些不自信,道:“老师,学生还小,是不是再学习两年。”
“不用。”谢昭自信的道:“于情于理,陛下都会给你优待。
既然他夺了你家的江山,补偿你一个进士,根本就不算什么,虽然你年纪小了些,但是对于陛下来说,年纪小正好,可以扭转你对他的观感。
一旦你这个太子建成之子都认可陛下,他才会彻底安心。
更何况,陛下也需要一个见证人,或者说一个督促者,让他不至于懈怠。”
李承道默然。
谢昭见状,笑了笑,道:“不要觉得有什么别扭的,陛下雄才大略,你对他来说,充其量就是个小浪花而已,在眼皮子下都把握不住,他也就不是陛下了。
不用担心陛下会对你下手,尽情施展你的才华,这样对你更好。”
李承道躬身施礼,道:“老师,学生并非还怕陛下,只是有些惶恐,学生才十二岁。”
“甘罗还十二岁拜相呢。”谢昭哂笑道:“十二岁怎么了?你现在站在风口上,别说十二岁,就算是七八岁,五六岁,该中举也得中举。”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唐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比起宋明来,简直就是漏洞百出,除了行卷这种公然作弊的行为,还有各种关系网。
反正是不糊名,看一眼名字就知道该不该取中。
至于这个人学问怎么样?呵呵!对不起,咱不看,就是这么任性。
这就是大唐的科举,寒门子弟难以出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算是完善了科举制度,糊名、誊卷一系列操作下来,人家也有的是法子,比如开篇第一字定个特殊字,再比如提前搞一下考题之类的。
这种事情不要太简单,毕竟关系网在那里搁着,世家子弟天生就有这种优势。
再说了,就算是纯粹比拼学问,世家子弟也是不输的,毕竟人家从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除了读书,基本上啥都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事还能去青楼逛逛,顺便扬扬名。
李承道挠了挠头,道:“老师,甘罗好像是个替罪羊。”
谢昭气急,怒道:“甘罗是甘罗,你是你,咱们陛下也不是始皇帝,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背黑锅。”
甘罗很有名,在青史之上占了一席之地,但是除了出去一趟回来之后,就寂寂无名了。
人呢?他要是活着,肯定不会这么沉寂,所以他死了。
至于是怎么死的,始皇帝与吕不韦肯定比谁都清楚。
好吧,李承道吭哧吭哧的不说话,其实心中还是有些膈应的,毕竟那是杀父仇人啊。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恶补,文化课不必说,李承道自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谢昭主要是负责教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知识。
毕竟他以前只是个研究员,文化课早就还给体育老师了。
师徒俩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且快活。
眨眼间的功夫,突厥就这么很自然的来了。
得一直对唐朝虎视眈眈的突厥以为李氏皇族内部发生火拼,必然元气大伤,举倾国之力进犯大唐,发兵十余万人,南下进攻泾州,而后更是一路挺进到武功。
都城长安受到威胁,长安城戒严。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军队攻击高陵。
李世民派出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
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之役中取小胜,但是仍然无法遏制突厥人的前进步伐,颉利可汗的的主力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这是李世民登基后面临的第一大危机,虽然早有准备,在渭水之北埋了无数炸药,又施展计谋,令各路大军可小胜,不得大败。
于是颉利可汗很顺利的就来了,气焰十分嚣张。
突厥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京城兵力空虚,长安为之戒严,人心惶惶。
颉利可汗也想测试下这位新皇帝到底有几斤几两,先派出心腹执失思力作为使者觐见,以观虚实。
面见李世民时,执失思力趾高气扬,叫嚣“颉利、突利二可汗领兵百万,已抵达长安城下”。
李世民相当恼火,斥责道:“我和你们可汗面结和亲,赠送金帛无数,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难道就不感到愧疚吗?你们虽是戎狄,但也有人心,为何忘却大恩,自夸强盛?我先斩了你再说!”
执失思力瞬间面无人色,跪在地上请求饶命。
萧瑀、封德彝赶紧出来打圆场,建议礼送回去。李世民说:“我如果就这么放他回去了,突厥人还以为我怕他,就会更加放肆。”
于是将执失思力关押于门下省。
接着,李世民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骑马走出玄武门,径直来到渭水边,和突厥隔水相望,责备颉利可汗背弃盟约。
突厥人大惊,纷纷下马叩拜。
大唐各路军队旌旗蔽野,铠甲鲜明。
颉利可汗看到执失思力没有回来,而李世民又敢于轻骑而出,大唐军容鼎盛,心里也是恐慌不已。
李世民让军队后退结成阵型,自己独自留下和颉利可汗交谈。
萧瑀认为李世民过于轻敌,勒住他的缰绳再三劝阻。李世民对他说道:“朕已考虑再三,其中缘由,不足为外人道。突厥之所以敢于倾国而来,直抵长安城外,是看在大唐内部出现了祸乱,朕又是刚刚即位,认为我军不能抵御的缘故。
如果朕向他示弱,他必定长驱直入,不可阻挡。
我故意轻骑独出,又向他们大肆炫耀军威,是要让他们知道我军必然出战。
朕的行动出乎突厥意料之外,是要让他们失去主张。
突厥已经深入国土,必然怀有恐惧之心。
所以,我军与之交战,必能获胜,与他们谈和,将更加稳固。
制服突厥,就在此一举,你尽管看好了。”
其实李世民心中想的是,朕特么坑都挖好了,这时候不装逼还等啥?
一会火药爆炸,惊天动地,朕就算是想装逼,也得有人能看得到才行。
两位当世最强大的君王,隔着便桥遥遥相望。
便桥,其实就是一座简易桥梁而已,方便渭北与长安交通所用。
这座桥下,也早早埋藏了无数火药,只要李世民一声令下,就能炸毁这座便桥,颉利可汗就算是再牛,他也不是神仙,一时半会也不可能过来,到时候自然可以从容以对。
但是李世民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自然不可能炸毁便桥,万一颉利小儿跑了可咋整。
两位郡王隔空对话,自有传令兵往来传话。
上桥是不可能上桥的,李世民是怕被颉利这个莽汉挟持,颉利也怕李世民整幺蛾子。
于是乎两人就这么隔空喊了几句。
大意就是:吃了吗?
吃了,你呢?
嗯,朕也吃了,早上吃的羊肉汤,味道不错。
本汗吃的馒头,很合口味。
意思就是,李世民说草原朕早晚会收入囊中,天天吃羊肉。
颉利说,中原的馒头很好吃,本汗打算常吃,你挪挪屁股,本汗来坐这个江山。
一开口就是针锋相对,火花带闪电,两人互不相让。
问候完毕,李世民策马而回,颉利可汗很是不屑,于是当即在渭北安营扎寨,打算明日清晨就进攻一下子,拿下不拿下的无所谓,主要是震慑一下,只要大唐的人怕了,好处肯定是不少的。
李世民来到玄武门城楼上,扶着城垛,冷笑道:“晓谕军民,今夜朕将召唤天雷灭杀敌军,令君民等不得慌张。”
一干臣子一阵干咳,这牛逼吹的,有些过火了吧?
还召唤天雷!知道你是天子,但老天爷理不理你那是两回事,咱能不能好好说话。
房玄龄等人知道内情,当即吩咐下去,颁发了圣旨。
萧瑀等人无奈,只能一个劲的翻白眼,他们觉得还是求和好一点,颉利一个突厥莽夫,不过是想贪点便宜罢了,大唐现在十六卫兵马大半都在外征战,咱们拿什么拼?
靠头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