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安晴传 > 第45章 如玉少年

第45章 如玉少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屋内碳火太旺,安晴稍坐片刻觉得太热了些,起身向窗边走去,她伸手推开两扇门窗,抬眼间视线竟撞上对面窗那双幽深如近的眼眸,那眼眸极深,带着几分显而易见的哀伤。

    安晴心想着,这如玉般的美貌少年,有天皇贵胄的身份加持,却也无法事事顺意,而像我这样,甚至是不如我的的普通人又是何等的悲哀,一时间只觉得万物齐悲,一股悲哀涌上心头。

    “姑娘。”司琴在身后轻轻的拽衣服。

    安晴发现自己一直痴痴的盯着三皇子,顿觉有些害羞,脸上浮现红晕,强撑着挤了个笑脸出来,俯下身请安。

    抬头后发觉人家视线一直在看向远方,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暗笑自作多情,但也觉得尴尬,便转过身,复走至八仙桌旁,坐下喝茶。

    立冬将至,虽已至辰时末,日头却是不够和煦,大大小小的店铺都已开张,小厮站在门外招唤来来往往的行人。

    安春顶着凛冽的寒风,向着过往的行人打听情况,听到大军已集结完毕消息,他一溜烟的往燕飞楼跑去。

    安春提着衣摆匆匆上楼,对着正在喝茶的安晴喊道:“姑娘,大军快要出发了。”

    “知道了,你先喝口茶缓口气。”她提起精神,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吩咐道:“司琴,把隔扇打开。”

    “谢姑娘。”安春恭恭敬敬的接过知书递过来的茶水。

    司琴应声打开了三楼走廊靠边的一扇隔扇。

    “姑娘,大氅。”知书将红色织锦镶毛斗篷拿来为安晴披上。

    司琴将添了梅花香饼的手炉,放于安晴怀内。

    她握着手炉立在回廊角落里,看着安定门已集结完毕的大军整装待发,将士们肃穆而庄重,眼神中透着坚定和决绝,仿佛是一支钢铁般的利剑,即将刺破敌人的心脏。

    一个小厮快步走到三皇子身旁的侍卫跟前,低声说了些什么,那侍卫点点头,向左边移动了几步,神色恭谨的说了几句话,便安静的立在一旁不再言语。

    随着一声号角吹响,战旗飘扬,万马奔腾跑出安定门。

    立在雁北楼三楼观景走廊上的秦霄负手而立,双眼静静的望着出征的大军。

    自小跟着秦霄长大的的双喜不忍的说道:“殿下,自辰时起您就在这站着,现在大军已经出发走远了,咱们回府吧。”

    秦霄抬眼瞥向对窗角落里的那缕倩影,暗道或许莫先生说的是个好办法。

    马车缓缓行至正宁街,虽已接近晌午,这条街街面仍然有些清寂,只因这条街位于金陵城显贵所住的城东,这条街虽说是显贵所住区,可三皇子府建在这里仍算屈就。

    毕竟这里算不上主街,建的府邸更多是侯府、伯府和一般的官员的府邸,皇亲国戚大都住在蓥华街,大皇子、二皇子刚满十六岁时崇文帝就在此赐了皇子府,大皇子府占地十五亩,二皇子府虽不及大皇子府这般大,可那是崇文帝封王时住过的府邸,本就意义非凡,再加上二皇子住进去之前就令工部改造,内部装饰奢华精致,使用了最好的材料和工艺。宅邸都是用由大理石、宝石和贵重木材等豪华材料建造而成,人一进去就能被奢华无比的装饰弄的眼花缭乱。

    而三皇子秦霄的府邸就实在不起眼,本就是前朝的某个侯府改建的,再加上没人上心,工部就草草了事,

    除了“三皇子府”的匾额高高悬挂外,无任何显眼之处。

    马车到了府门前,三皇子起身下了马车,不管侍立在一旁随从,快步走进府邸,对着前来迎接的老仆询问道:“诚伯,莫先生何在?”

    “莫先生在文轩斋。”诚伯恭敬答道。

    文轩斋是三皇子府景观最好的地方,是一座藏书楼,总共有两层,摆满了这些年三皇子从各处搜寻来的书籍,平日三皇子没事总要去此处,一待就是大半天。

    闻言便对身边的小厮吩咐道:“去请莫先生到书房,说本殿有要事相商。”

    “是。”

    莫有到时,秦霄随意的躺坐在椅子上,一只手微拳着扶着太阳穴处,一只手随意的放在扶手上,百无聊赖摆动着指尖。

    莫有定定神,上前见礼:“见过殿下。不知殿下急招属下前来,是为何事?”

    秦霄也不多话,敲了敲桌面道,“既然你来了,不如让人拿个棋盘出来,我们厮杀片刻如何?”

    一旁侍候的双喜忙站起身来,到一旁厢房拿出一副棋子棋盘,动作轻快的在主子前面的桌子上安放好。

    棋毕三局,秦霄完败。他也不恼,并不因为莫有是手下的人被他打败就觉得落了下乘,反而是大大方方认输道:“不下了,今日是本殿输了。”

    莫有不置可否道:“就棋道而言,两年前属下就不是殿下的对手,今日殿下落败只因心不在此处。”

    秦霄也不搭话,抬眸望向窗外那棵橡树,半晌后问道“先生可曾记得初见我之时。”

    问完也不等他回答,自顾自的说道:“当时我尚未建府,在宫内无人庇护,人人可欺,处境艰难,为了活命藏在恭桶内偷跑出宫,时值振国将军刘峰大败南陈名将慕容驿,心下极为崇敬,打算去晋州从军,为自己求谋一个前程。幸而碰到先生,见我可怜,教我读书识字,武功谋略,让我有了自保之力,更是为我指点迷津,使我放弃晋州,转而奔赴幽州郑承德将军诡下,郑将军带兵有方,军纪严明,且不易出身论英雄,才有我侥幸在三王之乱时立功得盛名,顺利的出宫建府,才有了今日的一席之地。”

    莫有摆摆手说道:“这属下可不敢当,在下是曾给过殿下几本兵书,几本武功秘籍,若不是殿下天赋异禀,恐怕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殿下有今日,不论是诚伯,亦或是郑将军都比属下付出的多。”

    “他们之恩我亦永远铭记,可我若想再进一步就只能靠先生了。”

    莫有微微一笑,“谋定棋局,本就是我身为谋士该做的,我既已认殿下为主,自当为殿下效力,殿下不必太过客气,只管吩咐就是。”

    秦霄深吸一口气后对着莫有的眼睛问道:“现在正是北秦危难之际,我想带兵出征,可父皇……先生觉得我如何做,父皇才会放下让芥蒂。”

    “三皇子,你说实话,”莫有镇定地回视着他的目光,表情就如同一个正在引人堕落的恶魔,“你明明有大才,可圣上对你总是不加辞色,你立了大功,从不奖赏,偶有小错,却是惩罚不断。大皇子、二皇子一无是处总是被捧上天,四皇子每天好好吃饭,在圣上眼里就是有功。你真的对此没有怨恨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