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白马倚斜桥 > 第15章 看书

第15章 看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长安城布局严整,整齐有序。

    反正无事可做,张锦年就在长安城晃荡了起来,银子什么的倒不需要担心,反正宫里头有人会出手。

    无论何等街道上,街上行人皆络绎不绝。

    虽然李青莲还在长安城里时,会时常带他出去游玩,但大多目的都是奔着喝酒去的,仔细算来,张锦年并没有真正的逛过长安城。

    对了,说起李青莲,这货……都出去找朋友喝酒差不多七八日了吧,真不愧是谪仙人,真是放荡不羁,着实令人羡慕。

    张锦年虽心有无奈,但也无法。

    回山上一事目前来说并无门道,虽然李隐殊看起来像是闲来有时听落花的人,但好歹说也是一位大国的国师,自然不可能将一身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更不论她山上仙人的那个身份了。

    一想到这,张锦年还是很佩服李隐殊的,毕竟如此匆忙还能在同龄修士中攀上藏神高峰,真是天纵之资!

    才逛了一会儿,张锦年就有些后悔了,毕竟现在的他真的是如山野小子进入大城市一样,就怕逛着逛着就忘记了回去的路。

    长安城禁止修士飞行与斗法,触碰此禁忌者,将受到来自天策台五柄神剑的锁定与皇室供奉的驱赶,情节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血流不止之势。

    张锦年从来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可信度如何,毕竟啊毕竟,就那位远威侯李朝夕给他的压力就很是足够了。

    一位精通兵家法门的修士拿着充满死气与杀气的拳头,说是请……

    此生唯一!

    若是张锦年此时在街上碰见那位远威侯,怕会有些心有余悸,不过近些日子大唐可谓说是有了大动静,此时大唐已经开始向南方边境汇聚兵力了,那位远威侯也在内,所以张锦年倒没有之前那么后怕。

    由南方三州中,各自调取十万兵力,总共三十万兵力联合军中精锐——陌刀军、守疆兵团——白鹿、神廉两大军团,合计总共六十五万兵力,由靖国公李道原掌帅印,远威侯李朝夕、冠军侯霍平阳、武安君白平钊等一系列名将为副将,又有当今大唐左仆射长孙忧为军师,暗中流动着炼气士,看着架势欲要一举歼灭整个南宋国!

    而西边的西秦动作也不小,先是北上征讨北齐,又南下收了南宋西南之地,秦唐两个之间好似互有协议在内一样,西秦有了一统尘世西边疆域,大唐则是要一统尘世东边疆域一般。

    尘世地界很大,大数亿万万里。

    除去这些大国之外,还有无数小国在大国夹缝之间艰难生存。

    但秦唐两国如此大动作,自然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不少小国已经向大国皇室奉国称臣,属实是无奈之举。

    人间有言: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更有军中诗词: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过这些并非是张锦年这种小喽啰,小人物能够掺和一脚的事了,谈论几句,还是可以的!

    张锦年在一处落魄无奈卖书的书生小摊买了几本书后,又去杂食铺子里买了几个吃食,再去酒铺子里打点酒后,就回还泽巷的住处了。

    他坐在院中石桌旁,正襟危坐,而石桌之上放着两三本书。

    今日不练剑,看书!

    张锦年记得前些日子,那位官威好大的侍讲学士的先生给了他一张羊皮字帖。

    上有行楷镌刻四个大字——得似浮云。

    再联合李花林之行,那位负雪山学生的平沉渊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一张字帖,这就让张锦年很是奇怪这羊皮字帖的奇妙之处了。

    但……

    这样子就有些说不通,要是那位侍讲学士是为了自己儿子平沉渊地机缘的话,根本就不用阻拦自己去天权山李花林吧。

    而到了天权山李花林后,那位平沉渊又跳出说要做一桩交换买卖,还说了些什么权灏湖两朵莲花的事。

    属实是莫名其妙,甚至有种自相矛盾的感觉。

    说不通,也搞不懂!

    此刻张锦年只觉得读书人做事太过于有些弯弯绕绕了。

    张锦年掏出那张一直带在身上的羊皮字帖,放在手中反复观摩着,看了半天,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只是那四个龙飞凤舞的行楷大字,似乎光芒暗淡了一些?

    应该是吧?!

    张锦年的记忆谈不上有多好,只是觉得这四个字的光芒真的比刚拿到的那天少了一些神韵在内。

    法宝?神通物?

    还是就是一张普普通通的字帖?

    张锦年摆弄许久,心中无数想法涌现只是皆被他一一否定。

    最后干脆放到一旁,翻看起刚从落魄书生摊子处买来的书籍。

    书籍并不是新的,甚至有褶皱在内,看受损程度,看得出原主应该时常翻看。

    书中内容也多有标注与见解,这样张锦年也能够看得懂一些。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注:人之自然禀赋曰“性”;顺之本性行事曰“道”;按道之原则修养曰“教”!如此开章,真乃雄文有也!」

    嗯……

    好难懂!

    才看了第一章的第一句,张锦年顿觉心有胀气不得出,脑浑目浊,浑浑噩噩。

    张锦年吐出口浊气,甩了甩头,又静下心来,继续看了下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注:学生于此并无他心,君子养心养迹,学生非君子也无高尚之心,此君子高尚之言,学生认同,但不会因此而行!」

    嚯!好家伙。

    这句我看得懂。

    看得出,原主虽为儒生,但好似有些叛逆啊!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意思不言而喻。

    我认同这句话的道理,但我知道自己不是高尚的人,但绝不会因此去规范自身和行一切之事。

    真的是……有个性!

    张锦年此时也被这名儒生的注明给逗笑了,这儒生真是有个性。

    先前脑中的混浊不知怎地,竟然少了几分,而先前味同嚼蜡的书中文字,也多了一些味道来。

    谈不上有多好,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张锦年继续看向下一句话。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此中和之道深知我心,先生大善,道理深刻,学生当好生深入研究,只是书籍条框限制,记载于记事书卷上罢了,希望学生不会就此忘却!」

    哎呦!此儒生个性分明,甚对胃口!

    张锦年此刻可以说是有了继续看下去的念头,精神不再困倦,甚至感觉此书当值入我肚。

    大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