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河东
最怕当官的嵇康,一直竭力躲避入仕的嵇康,还是被官府选中了。
这天,只见一个衙役上门,手里拿着一张盖着官府红色大印的公文纸。嵇康接过来一看,内容是征召嵇康到官府里做文官。上面有大将军司马昭的大印,还有到官府规定的报到日期。
嵇康见到这一纸公文,立即感觉麻烦来了。看来山涛说的戏言还成真了……他当然不知道,这是那个钟会——很想认识自己,却被自己无视的人,点了自己的卯。
他想,如果自己不在公文里限定的日期之内去报到,肯定是有麻烦的。如果去做官,又是自己最头痛最不喜欢的事。怎么办呢?
他答复送公文的衙役说,自己马上开始准备,不日就会去报到,这才把衙役打发走了。
一脸愁容与困惑的嵇康,思来想去没什么好办法摆脱,只好与妻子商议。
公主一听,心中也很震惊。她对自己的夫君十分了解,若让他进入官场,那比杀了他还痛苦。况且眼下又是独断专行的司马昭的天下……但若不去,违抗政府征召,恐怕会惹来大麻烦……
如何是好?夫妻俩看着一双年幼的儿女,感觉没有万全之策。
嵇康想,如果自己没有家小,一个人马上可以进入深山修炼躲避,自然就不怕官家前来寻找。但是当下这一家四口,如何进山躲避?
夫妻俩商议了许久,也没有好法子,于是便去与家人商量。长乐亭主告知父母后,她父母的意见是,如果坚决不去做官,那么就找个地方暂时躲避一阵,让官家找不到。待这个征召结束后再回来。
嵇康的母亲此时已经去世。哥哥嵇喜听闻此事,又劝了兄弟几句,说既然官府征召,不如先去做官试试。如果感觉不好,再想办法辞官。
嵇喜说:“为兄我一直在做官,既然已经改朝换代,曹爽换了司马懿,我还不是照样干着,也没什么区别。只要不做出头鸟,老老实实为官,没什么大问题……“
“那是你的生存之道,可不是我的。“嵇康一听哥哥的劝告,立即不屑一顾地打断了哥哥。
“好好好,随你去吧。只是你们带着两个孩子,又去哪里躲避呢?”哥哥见无法说服弟弟,只得停止了劝说,并为他今后的去处犯了愁。
反复商议之后,还是长乐亭主的父母想了个合适的地方。先祖曹操早年征战时,在多地都有驻扎。公主的祖父曹林又袭了沛穆王,曹氏家族在河东郡(陕西运城一带)有不少族人,他们已经定居在那里。所以,尽可以去那里找个地方暂住一阵子。
嵇康一听这个建议,连说好好好。他兴奋地对妻子说:“如若不是岳父大人帮助,我夫妻二人真不知去往哪里。”
“这是天意。就像你我二人当初的婚姻一样,都是我们命中注定的。”公主个性豁达贤惠,从来不与嵇康拧着干。她只是笑盈盈地说:“不涉足官场也好。我知道你的脾气性格,注定不适合为官。好在我们家族因为承袭了王侯身份,还有些经济收入,再加上你这个嵇中散的微薄银两,度日不成问题。”
于是,夫妻二人立即收拾行李物品。经过几天打点后,双方家人又支援了一些银两,于是他们赶在官衙限定的日期到来之前,雇了一辆马车,带着一双儿女逃离家园,开始了长途跋涉。
好在去往河东郡的路途不算遥远,不过数日便到达了。
河东郡曹氏家族所在的这个镇子算得上富足,从外面所见各家住户的宅子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先去见了家族的族长,一个年近八十岁的白须长髯老人。
对方一听他们是从都城洛阳那边来的,又是魏武帝的后代,立即给与了热情接待。他们住进了家族祠堂里一套闲置的空房,虽然房子的装潢因为年久有些暗淡陈旧,但还算宽敞。老族长还派人帮他们收拾打扫了半天,夫妻俩万分感谢之后搬了进去。
晚间上床后,待一双儿女睡着了,夫妻二人说起心里话。
嵇康揽着妻子的肩头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不错的栖居之地。“
公主抬头看了看丈夫说:“只要你开心就好。我会把儿女们照顾好的。你放心做你的事吧,弹琴,写字,绘画,做什么都行。只是暂时不能打铁了“。她说完笑笑。
“但是一定可以登山。“嵇康兴奋地说:”据说这里不远处有座中条山,另外,东边还有大名鼎鼎的函谷关。函谷关可是老子,也就是伯阳先生的居所。那里有伯阳先生写作《道德经》的遗迹,真是太好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公主笑了:“你可算是找到喜欢的地方了。“
嵇康接着说:“我不但可以登山,还能采药呢。“他仿佛回到了当年上苏门山跟着孙登和王烈爬山修炼的日子,脸上写满了快乐。
令嵇康快乐的还不知这些。当地的族长以及官员们听说,名满都城的大才子嵇康来了,接连登门拜访。这些当地名人都为嵇康能够远道而来感到很兴奋,为能够一睹他的风采庆幸不已。
嵇康也不推脱,当场拿出琴来,即兴演奏了几首曲子。
嵇康坐定后,随着他两手优雅地拨动琴弦,《风入松》和《长清》、《短清》等优雅流畅的曲调响彻在河东大地上……听众都被他深深地迷住了。
他又随手写了几幅草书,立即引来了一片称赞声。有人当场就要了去,还要付银两给他。被他拒绝了。
于是,当地官员和当地文人墨客,纷纷前来要求嵇康为他们留下墨宝。嵇康不得已只得挥毫泼墨,又连着书写了好几幅作品。
应当地名流的邀请,嵇康还为他们做了几次演讲,题目是关于《养生论》的一系列理论。他结合老庄的思想,以及自己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的实践,做了详尽的表述。这个讲座颇受欢迎,当地立即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
函谷关,作为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自然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圣地。嵇康带着妻子儿女兴冲冲地奔了去。他认真拜谒了老子书写《道德经》的地方,仿佛看见他所崇拜的老子,正襟危坐,孜孜不倦地书写着那部流传后世的巨著。
为避“征辟之祸”来到河东,却让嵇康度过了一段快乐潇洒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