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百岁状元郎,我儿朱重八? > 第十一章 李景隆:叫爷爷?好好好,这么玩是吧!爷爷好!!!

第十一章 李景隆:叫爷爷?好好好,这么玩是吧!爷爷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刚刚一直没有注意到。

    李文忠刚刚的注意力全部都分散到朱伍四和汪山的身上。

    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

    朱伍四竟然来参加科举了。

    看着李文忠如此惊讶的表情。

    朱伍四浅笑道。

    “哈哈哈,怎么了?老夫不能参加科举吗?”

    李文忠闻言,摇了摇头。

    有些惊讶的说道。

    “没有,恩师能来参加科举,学生自然是高兴。”

    “只不过您又何必参加科举呢。”

    “您的才学,学生清楚。”

    “以您的才华,学生可向皇上举荐。”

    “我这国子监的位子,也可让您来坐。”

    “而且,我不是记得您不喜做官吗?”

    李文忠虽然在凤阳一地。

    从未找到过朱伍四。

    不过中途,偶尔也会有书信来往。

    他曾几次用书信,请朱伍四出山。

    却屡屡被拒。

    因此。

    当得知朱伍四来参加科举。

    他很是惊讶。

    若是没记错的话。

    现在的朱伍四。

    已经快百岁的高龄了。

    朱伍四摆了摆手。

    “老夫只是一介教书的。”

    “哪有这个资格一来就顶替你的位置。”

    “再说了,老夫只是来参加科举,可没说做官。”

    虽然任务是让自己参加科举。

    但并没有明确,考取功名后要做官。

    朱伍四只想考完试后。

    便离开应天府,回家去继续教书。

    做大明的官,属于是事多钱少。

    况且,他已经九十二岁了。

    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当官处理政务。

    李文忠听着这话,也是点了点头。

    让朱伍四做官确实不太好。

    毕竟年纪摆在这里。

    就在此事,客栈外传来一阵呼喊声。

    “爹?!爹!!”

    李景隆越过人群,快速来到李文忠面前。

    “爹,你回来了,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

    “我好来接你啊!”

    此事,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李景隆身上。

    李景隆看着地上一滩血渍。

    一时也有些蒙。

    李景隆看着李文忠又看了一眼朱伍四。

    嗯?

    怎么自己爹站着,面这这老头却坐着?

    “爹,这老头谁啊?”

    此言一出,李文忠用自己的拳头。

    直接给李景隆体验了一下爱的拳头。

    巨大的力道,直接让李景隆脸部着地。

    “没大没小的,叫谁老头?”

    李景隆也被李文忠这一下给打蒙了。

    朱伍四打量着面前的李景隆。

    又看了一眼李文忠。

    心中思虑。

    李文忠的武力,统帅,谋略都不比徐达差到那里去。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李文忠到底怎么教育李景隆这个儿子的。

    五十万打北平几万人,没打下来。

    六十万打朱棣,还是没打过。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李文忠不怒自威,两眼直钩的盯着李景隆。

    “这位叫朱伍四,是你爹我的恩师,没大没小,小心老子揍你。”

    “叫爷爷。”

    李文忠直接对着李景隆威胁道。

    听见这话的李景隆顿时懵逼。

    啥时候多出来个恩师。

    不过,李文忠的威严之下。

    李景隆也不敢多造次。

    连忙对着朱伍四卑躬行礼。

    “伍四爷爷好。”

    朱伍四点了点头。

    “对了恩师,许久未见,可否到府上一叙?”

    对于朱伍四,他可谓是盼了许久。

    这今日可算是盼到了。

    自然是要多多与之说话。

    李文忠到现在都还记得,当初朱伍四的课堂。

    时不时就会讲述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

    只不过当时他愚钝,学不来这些。

    朱伍四却是摇了摇头。

    “文忠,老夫就不过多叨扰了。”

    “最近这应天府要乱,你可要多多注意些。”

    “行了,你们没事,便离开吧。”

    见朱伍四拒绝,李文忠点了点头。

    “那学生先行告退,下次恩师若来,还请到府中一叙。”

    说罢,拱了拱手,向朱伍四告退。

    吴伯宗望着李文忠离去的背影。

    等李文忠离开后。

    才对朱伍四开口笑道。

    “老先生,李文忠将军居然出自您的门下。”

    “可敬。”

    朱伍四一眼便看出吴伯宗的心思。

    “怎么?你也想拜入老夫的门下?”

    吴伯宗心中一惊。

    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

    开国之臣中。

    最为全才的便是李文忠和沐英两位了。

    魏国公徐达的军事能力出色。

    韩国公李善长擅长谋划谋略。

    只有李文忠是两者皆具有,且都很出色。

    吴伯宗自然是崇敬。

    “被老先生猜透了,伯宗自知学艺不精。”

    “故想要向老先生学习。”

    朱伍四捋了捋胡子。

    笑道:“你都已是会试第二。”

    “老夫可没有什么能教你的了。”

    “不过,我要劝谏你一句。”

    “胡惟庸不是你能惹得起的,万事都需要为自身考虑。”

    说罢,朱伍四便带着小花离开了。

    吴伯宗听着这话愣了愣神。

    没有想到,朱伍四已经猜到了。

    还是身为一介学子的吴伯宗。

    却敢上奏,弹劾现在权势滔天的胡惟庸。

    这也是朱伍四有些惊讶的。

    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

    倒也正常。

    不过胡惟庸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

    回府的路上。

    李景隆一脸不解。

    “爹,你为什么对那老……”

    还未说完,便看见李文忠两眼盯着自己。

    见状李景隆急忙改口。

    “那老先生这么尊敬啊。”

    “还有,我怎么没听说你还有一位老师啊。”

    李文忠对于李景隆的询问。

    并未言语。

    此时李文忠心中一直都在思考朱伍四刚刚的话。

    应天府要乱。

    朱伍四的能力。

    李文忠很是清楚。

    当初,便是朱伍四让他去毫州寻找朱元璋。

    并说出,朱元璋是龙凤之相。

    后来朱元璋也真的成为了皇帝。

    因此,李文忠对于朱伍四的话,十分信任。

    “应天府要乱……到底是指什么呢……”

    就在李文忠思绪之际。

    一名太监,来到李文忠面前。

    “李曹公,皇上召见。”

    李文忠见状,便收起了心思。

    ……

    皇宫内。

    “皇上,臣的儿子就这么死在李文忠手里了!”

    “您可千万要为我做主啊!”

    汪广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在朱元璋面前宣泄着。

    朱元璋眉头微皱的看着汪广洋。

    【姓名:汪广洋】

    【关系:臣子(可查看所有词条)】

    【相处时间:十七年】

    【词条:墙头草,丞相之庸……】

    【墙头草】【丞相之庸】着两个词条是十分显眼。

    其他的词条,无非就是一些才学。

    这些朱元璋都了解。

    但着两项显眼的,让朱元璋顿感不妙。

    【墙头草】

    【汪广洋不论在做什么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沉迷喝酒,不问世事。】

    【丞相之庸】

    【汪广洋身为丞相,却能力平庸,只知道喝酒,不论是对谁都是摸棱两可的态度。】

    【面对杨宪的刁难,汪广洋无所谓,面对胡惟庸毒死刘基,汪广洋只知道说不知道。】

    朱元璋脸色仅是沉默之色。

    他就想知道,汪广洋到底有什么用?

    左丞相却只知道喝酒。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

    就只知道说不知道。

    怎么自己身边全是这种人才?

    杨宪,胡惟庸谋逆。

    汪广洋墙头草,随风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