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5 西安就是长安
第十八章
5、西安就是长安
李龙吃完饭回到学校门口,看见对面租书的几个店铺,还是没挪动脚步,从小爱看书的他对各种书都很痴迷,很多时候看到好看的书,他是饭也顾不上吃的,尤其现在里边有他最爱的金庸武侠系列,他更是心痒难耐。他心想哪怕早点不吃,书还是要看,他终于还是下定决心租了一本《鹿鼎记》就美滋滋的往回走。他一边走还忍不住借着学校里路上的灯光边走边看回宿舍,一进宿舍,就看到里边很热闹。
宿舍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回来了,有的在三三两两的聊天谝闲传;有的已经躺在床上,最里边的靠窗下铺的两个同学还在看小说,饭盒里泡着方便面边吃边看。他下铺的同学床上放着一个很大的录音机里正放着音乐,声音很大,录音机上的彩灯也一闪一闪的亮着。坐在床上听歌的是一个身体胖大的同学,长得很白净,但由于胖,脸上胖呼呼的肉几乎把两只眼睛都挤到一起。胖子正和旁边挨着他下铺的另一个同学正滔滔不绝兴奋的吹着牛,那个和胖子聊得很热闹的同学也是长得很白净,头发梳的很讲究,应该是打过摩丝还是啥很棱整,但整个身体看上去很瘦。
李龙一进宿舍冲俩人礼貌的点了点头,俩人也都没太在意他,只是用眼光扫了一眼他算是回应了。李龙也没太在意,他手上拿着书,又走到最里边挨个和他的新同学打招呼。“你好!我叫李龙,来自长安县的。”他很早从一位中共叫谢觉哉的老前辈给他侄女回信的文章里读到:“广交无基本群众不行,远大的志向没有真才实学不行……”他也就时常记着这两句话,认为出门无论是求学还是闯荡应该还是要广交朋友。
宿舍里的同学对他的真诚和热情也都做出了回应,也都告诉他姓名和家乡的一些情况。这些新同学也都对这个身材高大,脸上棱角分明,又不失英俊的同学有了好感。李龙完全继承了父亲老五和母亲淑珍很多优秀的基因,他现在已经是一个身高接近一米八的大小伙了,而且老五脸上的浓眉和淑珍脸上的清秀都完美的结合在他的脸上,他的皮肤看上去还是略微有些黑,不过这些看上去倒使他看上去更男人。
当他又走回到门口他的床铺跟前,对着“胖子”、“瘦子”两个同学打招呼说道:“你好!我叫李龙,来自长安县的。”
一只脚搭在床沿上的胖子抬头斜眼看着李龙好像没有听清楚。他把录音机嗯了暂停,便又问道:“你家哪儿的?!长安县?!”
李龙回道:“对!长安县的。”
胖子看了看紧挨下铺的瘦子,又看了看站着的李龙就眯缝着眼笑着只回应了两个字。“嘿嘿。”
瘦子也嘿嘿的笑着边对李龙说:“我俩都是西安市的,我家就在对面的大学,我爸是大学里的教授。”
又看了看对面的胖子说:“他家在南二环跟前的城中村住。”
又对李龙说:“以后和我俩说话,不用说普通话,就说西安话就行。”
李龙再没说什么,他从俩人脸上的轻蔑看出了对自己这个长安县的娃充满了轻蔑和看不起。
李龙看出了俩人的不友好,便没再多说啥。脱了鞋,便直接顺着架子床上的梯子爬到上铺。胖子在他上床的同时,闻到他袜子上明显的脚汗味道,赶快向后躲闪开。又听到上铺的李龙在上边发出踢里窟通的响声,便很不满的朝李龙大喊。“哎!伙计!你轻点!床板都让你震塌了!”最后嘴里又很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农民!”
坐在上铺的李龙明显听到了这两个字,他侧头冲下边看了看,胖子又打开了录音机再没有说什么。
他本来想质问下铺的胖子但他又忍住了,想着第一天刚来,还是不要惹事。他又拿起租来的书,靠着被子斜躺下。可他这会儿却是怎么也看不进去。刚才下边胖子说的“农民”两个字,深深的刺痛了他。
他倒不是因为父辈是农民而感到自卑,而是胖子嘴里“农民”那两个字明显是带着歧视,仿佛农民就是这个社会上的二等公民,是代表没文化、愚昧、无知、粗鲁、粗俗、贫穷……,他本想质问胖子,中国人三辈往上翻,谁不是农民?!谁不是农民的后代?!况且,你城中村的农民难道就比俺长安县的农民逑长的长一样?!你们才多少年不种地,靠租房过日子就忘了你们的先人,你骂农民不就是骂你的先人?!你这种连先人都骂的人真是猪狗都不如……
他越想越气,这时外边的电铃声响起,胖子起来随手关了门口宿舍灯的开关。宿舍里也就慢慢安静了下来,几个还不想睡的同学又开了自己的小台灯。
李龙在床上却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一是他刚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还没适应,最主要刚才胖子的话还在深深刺激着他。
他又想起以前在村子里门口老碗会上,很多村里的乡党都说进了西安城,城里人是如何瞧不起他们这些长安县的农村人。但很多乡党又边端着老碗边嘲笑西安城里人吃饭端的碗小的像是喂猫的碗,还不够自己吃两大口;西安城里的娃到了农村,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
李龙从那时候起,就很好奇长安县人咋就被西安城里人看不起?他还专门去村里以前的小学语文老师家里去借书想了解一下长安县的历史,老师知道了他借书的目的,对他这种敏而好学的行为还大为赞扬,还专门给他讲解了很多长安县的历史知识。他那时才了解到真正的长安县原来有那么大,西安城里的人原来也都是长安县的人,他当时心想,要是那些西安城里的人都知道了,也不会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今天他受了胖子和瘦子的嘲讽真想告诉俩无知的家伙。不知道俩人听了之后还会不会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还很清楚的记得那天语文老师对他讲的长安县的历史。
博学多闻的语文老师对他说:“长安县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高祖五年,即公元202年,从那时候就开始设置长安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便由此而得名。长安县距今已有2200年左右的历史。大唐立国之初,唐高祖李渊把隋朝的首都大兴城改名为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城区域的大片地带。历史上长安就是西安,西安就是长安。唐高祖武德元年,唐高祖李渊又把大兴县改名万年县,并由万年、长安这两个县分治长安城。当时从朱雀门到明德门再南到秦岭的中轴道路称之为天门街,街道以西为长安县,街道以东为万年县(咸宁县)。唐长安城之外的郊区,遍布乡、里为百姓居住,也分属长安和咸宁两县。两县共治一城之体制历朝沿用直至民国初年。除了王莽新朝、南北朝、五代曾更名为“常安”、“大安”外,历朝历代都置长安县。
到了清朝的末期,长安县的县政府一度还曾经短暂在西安市的南院门里办公。到了民国初年,裁撤咸宁县并入长安县,此时长安县面积达到最大。从渭河以南,秦岭以北,蓝田县以西,户县以东,都属于咱们长安县。西安城其实就像长安县境内的一个国家首都。 长安县当时的面积已经涵盖了今天西安城六区和长安县的所有范围。随着解放后,西安城墙内区域及四关设立西安市,也从那时候从长安县分离出去。咱们长安,原本就不是西安城外的一个小县,而是把西安包围在它的中心内的一个巨大区域。之后随着不断发展,经过历次行政区划调整,陆续将原属于长安县的今未央区、灞桥区、雁塔区等地方划归西安市市区直辖。”
语文老师还告诉他:“咱们长安县1949年5月20日长安解放,6月3日成立了县政府,县政府办公驻地在大慈恩寺,就是大雁塔。几天后驻所就迁往咱韦曲。虽然6月13日县政府又驻在现在雁塔区兴善寺西街的大兴善寺,但是7月16日再次迁回咱韦曲。从此,韦曲一直是咱长安县政府驻地,一直到现在。如今,长安县才形成偏居西安城南郊的局面……”
李龙在想着这些的时候,也不知从何时不觉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