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苦难挣扎 > 第九十五章 雄起的男人

第九十五章 雄起的男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坍江后,一半以上的土地沉入了江中。

    小娟对种地完全失去了信心,已不打算恢复福安在世时的面积。家里有牛有车,闲着可惜,她决定专门替人耕地拉货。沙地这么大,有这方面需要的人不少。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苏家的生意好得出乎她的意料。大水过后,正是秋播时节,需要耕地的人络绎不绝。

    小娟除了侍候病重的婆婆,还要照看四个孩子,况且,一个女人整天在地里行走也吃不消。她只好把大部分的生意交给了长生。赶牛车、犁地,长生都是一把好手,虽然体力还嫩了些,但十八岁的他倒比福安来得还细心沉稳。

    沙民们说:小娟失去了丈夫,却多了个小叔子,他不但能干,还从不怕苦怕累。

    有的沙民说:当初苏家收留了长生,如今,他像长子一样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如果没有他,苏家的好日子怕是到头了。

    莫雅凤见了也是妒恨交加。这天晚上在饭桌上,她愤愤地对有金说:“你侄子放着好好的黄花闺女不要,该不会看上那个残花败柳的寡妇了吧?”

    “嘴巴痒了吧?痒了就去粪缸边擦擦,别在这里放你娘的臭屁!”有金拍着桌子吼道。长生毕竟是他的侄儿,而他对妻子已是忍无可忍。

    女人惊得张大嘴巴。“你,你敢骂我?!”

    “骂?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说着,有金起身扯住女人的头发,给了她响亮的两个巴掌。

    女人惊恐地看着丈夫,惊叫道:“恶鬼附身了,平白无故地打起人来了!”

    “平白无故吗?好吧,我来告诉你,到底该不该打?一、堂兄去世,我是长生唯一的亲人,收留他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着大家的面我也答应下来了。况且,长生有地有草舍,还勤快懂事,我们并不吃亏。可你以冬闲活少,不能凭空多一张嘴为由,硬是把他赶了出去;二、被苏家收留后,人家好吃好喝地待他,还教他读书识字。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可你却心生妒意,为了把他弄走,还让我帮着撒谎,说你表弟家怎么怎么好;三、按理,媒人做到这份上,他一定要回来也是他们之间的事,你却绞尽脑汁制造谣言、恶意中伤。如今,大家都在说,苏家是善有善报。照此说来,我们家就是恶报。好好想想吧,长根只比长生小三岁,一个少年朗,半年前竟死于肺痨病!为了给他看病,我们掏空了全部家底,到头来却落得人财两空!要是你积点德,或许他就不会死,即便死了,要是长生在,我就不会这么辛苦。我们这么大岁数了,而仅有的儿子才八岁!长水头癞脚瘸身体弱,能不能娶上老婆还不一定呢。我来问你,以后老了我们靠谁去?”见女人不吱声,有金瞪大眼睛大声吼道:“老了靠谁去?靠头癞脚瘸的长水吗?”

    女人见了吓得缩紧脖子,但嘴上仍不服输。“你是男人,当初怎么不说?如今家里变成这个样子,就来怪我、拿我出气!”

    “这可是你说的,我记住了!从今天起,我要让你闭嘴,倘若再无中生有、搬弄是非、尽出些天理难容的坏主意,我见一次,就打一次!我再也不能软弱下去了,阴盛阳衰,任由母鸡打鸣,这个家能好吗?!”

    女人不语,她抬头看了一眼变得陌生而凶悍的男人,迅速低下头去。

    从这天起,莫雅凤倒确实变老实了。

    已过了福安的百日祭祀,但戚彩莲依然没有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那种痛彻心扉的打击无时无刻地摧残着她,一闭上眼睛,福安弯曲的双手、肿胀的身体便浮现在她的脑海里,这让她泪湿枕头、彻夜难眠,但她又不能向儿媳诉说。她清楚,小娟的悲伤并不比自己少。

    戚彩莲彻底垮了,她的身体已经不可逆转。

    好在九岁的嘉依已经懂事,不但能洗衣做饭、和子俊一起照看两个弟弟,闲暇时还带着弟弟一起读书写字。在这间略显破旧的农家茅舍里,经常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门前的道地上,每天写满了他们稚拙的大字。

    晚上回来,小娟听到子杰正在奶声奶气地背诵古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是嘉依早上开始教的,她说,三弟,你已经四岁了,得读书认字了。如今,子杰已背诵得有板有眼。小娟兴奋得喜极而泣,在她眼里,再也没有比这稚嫩的声音更动听的了!满脸的忧伤瞬间变成了喜悦,全身的疲惫也一扫而光!从他们身上,她看到了希望!

    公公说,有子嗣就有希望,但她觉得,有子嗣只是第一步,她得把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材,让他们出人头地!只有这样,她的后代才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才能摆脱贫困的折磨,苏家才能走向兴旺!

    小娟抱起子雄,仰望天空,暗暗说道:爹爹、福安,孩子们都很优秀,我爱他们,我要把他们培育成对大众有用、受世人尊敬的人!你们在天有灵,保佑他们平安、健康地成长吧!

    晚上月色很好,长生带着孩子们出去玩了。小娟来到婆婆房间,道:“姆妈,按你的吩咐,今天,我又给大妹寄了一封信。福安去世后,这已经是第五封了,你呢,也不要生气,不然,待大妹回来,你就没有力气和她说话了。”

    “我不生气,连娘都不要的女儿,还值得我生气吗!”老人气愤地说,因为见不到巧珠,晚上她气得连饭也没吃。

    “大妹一定是换了地方。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她不可能连封信都不回。”

    “即便换了地方,也得来信说一声!小娟,你什么都好,就是心太大。我就不明白了,你怎么会和那个没良心的穿一条裤子,连唯一的亲哥去世都不回来,你却还为她说话。”说到这里,戚彩莲不停地喘着粗气。

    “兵荒马乱的,她的来信在路上丢失了也未可知。”

    “搬到江北后,她只在前年回来过一次,还是写信过去说我病情严重,给骗回来的。本来,我说啥也不会让她再走了,可你倒好,不但给了盘缠,还煮了鸡蛋、炒了花生让她带着路上吃!这下好了,叫不回来了吧?”

    “她决意要走,我怕她饿着嘛。但盘缠没有给她。”

    “给了整整三十块洋钿!鬼鬼祟祟、做贼似的!你们的话我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巧珍还说了经费紧缺之类的话……。每次回来,你都给钱了,你以为我不晓得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