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湖南的犹太人
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邵东人是湖南的犹太人,意思是邵东人精于做生意,如犹太人一样,但很多人根本就不认同,最少我是不认同这说法的。
因为在邵东近些年出名之前,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八九十年代,湖南湘中涟源一个叫茅塘的地方,那里有不少人,因为七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出台的计划生育政策,被逼自发性的从家乡出走,在全国各地四去游荡,以塑料制品的批发零售为生。
49年立国后,因国家政策,很长一段时间,个体经商行为,是不被国家允许的,那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是投机倒把,是违法行为,如果在社会上出现,是会被政府部们严厉禁止和打击的。
特别是区域形成规模化的个体经商行为,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上是不允许出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搞改革开放后,湖南涟源茅塘人,最先开始手抓肩挑,在全国走街串巷售卖塑料制品,形成了一个在全国都具相当影响力的,贩卖小商品的群体。
再到后来,这些涟源茅塘人,搞路边金融,在全国各地从事收购、兑换美元、国库券、粮票等票证金融业务,影响非常深远。
全国各地大街小巷,当你走在路边,突然街边小巷口,有个陌生人神神密密靠近你。
用一嘴的塑料普通话对你说,你有国库券吗,你有粮票吗?你有美元吗?那可是一个时代很多人的记忆。
那时的,涟源茅塘人,北上东北满洲里,南下广东广州,西征新疆乌鲁木齐,东战江浙上海滩,盛极一时。
那个时侯,涟源茅塘人,哪个不是用麻袋随便往肩上一丢,就是几十上百万,至于在各空港坐飞机,炔车站赶火车,就仅仅只是为了赶个交易时间差,赚点兑换的汇率差……。
而做为湖南省会长沙南门口,涟源人汇集的人最多,特别是晏家塘,几乎是涟源茅塘人的天下,是茅塘人在长沙汇聚的大本营。
后来随着湖南长沙经济的飞速发展,长沙排名第一的高桥大市场,最开始搞活市场的也是这些涟源茅塘人,包括后来的红星大市场,聚集的最主要的,也是涟源茅塘人。
所以,如果从湖南人中,哪个群体最开始做个体贸易,并且能形成区域性效果,这点来说,涟源茅塘人,远远要早于邵东人。
邵东人搞个打火机,就冒充是义乌小商品,那是后来很久的事了,那些小商品,都是些义乌人玩剩下的。
湖南当时最大的高桥大市场,搞起时是邵东人?不,那是涟源茅塘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涟源茅塘人比邵东人,更合适被称为湖南的犹太人,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为什么我,要在这啰嗦说这么多?我不是想在深圳成立一家会展公司么?
社会资源上,我找的是大学毛教授。而经济资源上,我准备找的是,南门口铝塑批发市场,找的是晏家塘。
我想在这些地方进行资源挖掘,那里有我老家的左邻右舍,是的,大家应该明白了,我也是出身湘中涟源的一个茅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