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日常
冯颐又回到后宅,俞素秋已经浇完了水,不知道去哪了。
颜氏似乎是刚刚处理完县中的公务,手拿一本厚厚的册子进来就对着冯颐抱怨道:“相公,你也管管这县中的诸多大小事务了。
那群奸猾酷吏和城中大户狼狈为奸,已经做下许多恶事了。我这几日,仅仅是整理县中陈年旧案,就已经触目惊心了。”
又看见孙五粒送过来的两个古瓶,不由大为惊诧:“相公买花瓶做什么,是给香玉和绛雪两位姐姐买的吗?可这也太小了!”
冯颐开口解释:“这就是你口中那狼狈为奸的大户送给我的礼物,意思不言自明,就是要你相公我也和他们同流合污!
而且你不要小看这两个瓶子,他们虽然破旧,却也是汉代古物且有其自身神奇之处。”
说着又为颜氏介绍了一下这两个古瓶的特殊功能。
颜氏听完倒是兴致勃勃的拿起来看了又看,随后问道:“相公可是发愁不知道那这两个古瓶怎么办?”
“不错,怎么娘子你有办法?”
颜氏嫣然一笑:“相公果然不愧是读书人,看见这两个瓶子的功效,你就不想想他们能在什么地方发挥重大作用吗?”
冯颐也拿起瓶子翻来覆去的看:“除了预测天气日期也没什么特殊的呀!”
还是颜氏提醒了冯颐:“但相公你可知,对于完全靠老天爷吃饭农人来说,这预测天气的功能不就是最好的功能吗?”
冯颐也是猛的想起:“对啊,本官虽然对这两个古瓶不感兴趣,但拿去给农人预测天气,想来应该也是极为好用的。哈哈,还是娘子聪明!”
颜氏只是笑了笑,又拿着手中的册子对着冯颐抱怨:“相公还是看看吧,这县衙府库都已经空的能饿死老鼠了,相公再不想办法,恐怕下次考评,用不着别人使绊子,你的官恐怕当到头了!”
冯颐虽然对这个事情繁多的淄川县令一职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真的被罢职了也没什么。
毕竟,冯颐一开始考科举为的只是能分的一份王朝气运,也好为自己增加一份自保之力。只是,现在冯颐有了崂山正宗修炼法门,回过头来在看,感觉以前能拿捏自己的阴神,对自己来说已经有点构不成威胁了!
但颜氏也不知道是打开了某种属性,还是怎么滴,对这淄川县衙的事情比冯颐还积极。即便现在冯颐回来了,不再需要颜氏去处理公务了,颜氏却还是乐此不疲的继续帮冯颐处理,一点也没有要撒手的意思,当然冯颐也乐的如此。
对于颜氏说的这件事情,冯颐也是头疼不已。如果自己表姑父王太常在淄川当御史就好了,那样直接要王太常上奏弹劾即可,管他孙五粒背后是几品官,直接一封奏折上去,怎么也能唬一唬他。
可惜,王太常目前任河南巡察御史,对于山东淄川的情况较长。莫及冯颐本人只是个小小的县官,没有直接上奏的权利。
唉,如果这个世界的大梁能像前世辫子朝那样能让官员都有直接密折上奏的权利那样就好了!
收回思绪,冯颐还是决定给在河南府的王太常写封信,一方面是当做家书一类的叙叙话,另一方面也让久在官场的表姑父给冯颐推荐认识几个在山东任职的官员,也好过冯颐自己在这边孤身奋斗。
……………………………………
此后的好些日子,冯颐难得在淄川过了阵舒心日子。
那单道士代表的白莲教自从上次来了之后,一直就没有再见过,县城之内也被冯颐下令加强巡逻,严查白莲逆党。
孙五粒等县中大户,也没有在对冯颐做些什么其他的动作,似乎上次也确认了冯颐这个县令确实不是普通人,所以不敢再随便出手了。
而冯颐呢,这段日子一方面在后宅和妻妾打闹,另一方面则是暗中严查县中大户的眼线,借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威势以偷奸耍滑的名义刺狠狠地开除了几个人。一时间惹得县衙人人自危,连凌生都老实了许多,不敢随意触犯冯颐的霉头。
至于后宅,香玉和绛雪在适应了新的环境之后,每天晚上倒是经常出来。并且很快就和颜氏以及素秋处好了关系,几人倒是和和美美,同房也一般默契的轮着来,更多的倒是别想了。
香玉还是一副落落大方的样子,对什么事情都不避讳。绛雪还是一贯的清冷,还是想要和冯颐只谈友情,不谈其他。
倒是那两个古瓶,冯颐要香玉折跟花枝放进去试了试。果然见折下来枯萎的花枝在瓶内长势良好,很快就再次开花结果了!
据香玉所说,这花枝放入瓶内还能长势良好的原因,是因为她在古瓶内感受到了部分灵气催发。
如此说来,这古瓶以前应该也是个法宝一类的东西,只是而今一千多年的时光过去,则早已没了往日的功效,只能预测下天气和日期了。
既如此,冯颐也就不再管这两个古瓶,将它们放在县衙门口的一处架子上,让普通民众也能每日看看知道天气和日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