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广平城隍
此时杨道士的鬼魂还在苦苦哀求!
“两位差爷,何至于此啊!小道只是略施小法,开个玩笑而已,不知得罪了哪位大仙,还请两位官爷放我回去,小道以后定有厚报!”
拘了杨道士的鬼差却是毫不客气,还用力拉了一下杨道士脖子上的铁链,让那杨道士步履不稳闪了一个趔趄。
“连阴司官员你都敢下咒,你小子胆子不小啊!还想让我们放你回去,哼,想得美!快走,到了城隍庙有你好果子吃!”
杨道士闻听此言顿时如丧考妣,知道自己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已经不再有活命机会了。
转头狠狠的看向了此时还傻站在原地什么都不知道的楚承业楚公子,对着鬼差打起了小报告:“两位差爷,都是姓楚的那小子指示我做的,你们应该把他也抓起来啊!”
拘了杨道士的鬼差却是笑了:“你以为那小子逃的掉,城隍爷已经上奏阴司消了他楚家的福德,过不了几天这小子就能来陪你了!”
另一个差役已经有点不满了:“你和这臭道士废什么话!快点走吧,误了时辰城隍爷饶不了你我。”
那差役也只得加快脚步,强拉着不愿意走的杨道士,几个眨眼间已经消失不见了。
当然,这些事情楚公子都看不见,此时还在震惊这杨道士为何突然暴毙,并思索着后续的安排处理。
…………………
当日晚间,正在享受丫鬟侍香温香暖玉的冯颐又被人上门邀请了。
冯颐只好整整自己的衣服,不搭理身后媚眼如丝衣衫半解的侍香,走出门去了。
门外正站着一位中年文士,一身儒袍打扮,清新素雅。
看到冯颐出来,连忙见礼。
“下官奉我家大人之命,特来恭贺冯大人委任要职,同时也邀请冯大人过府一叙。”
冯颐见他身形凝而不散,周身有着细微白光外漏,知他可能是个阴神。
于是开口问道:“你家大人是哪位同僚?”
中年文士也连忙回话:“我家大人乃本地父母官王大人,昨夜听闻大人您履任要职,因此特来让下官上门拜见。”
本地父母官?那就应该是本地城隍了!
说起来,冯颐本身乃是广平府人士,穿越而来后也和这么多妖鬼打过交道,可本地城隍却是还没来得及见过面。
但广平的城隍之名,冯颐却已经是多次听说了。之前的永年李司鉴之事(第8章有谈到,不仅聊斋记录此事广平地方志也有过记载李司鉴被神罚之事),就是流传最广的关于广平府城隍的灵验之说。
听闻是本地城隍有请,冯颐也不敢怠慢,当即就动身跟着去了。去的当然还是元神,毕竟城隍也属阴司。
二人在路上闲谈,冯颐也知道了,这中年文士姓宋,乃是城隍麾下的文判官,生前是个举人而且略有才名,因此死后城隍就让他当了判官。
而城隍本人则是大有来头!其乃是一百多年前官至兵部尚书的广平王公——王世杨。
传闻他在任上清廉正直,受人爱戴。告老回乡后更是造福乡邻,颇有美名。因此,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广平城隍。
其实城隍的册封大多都是由人间朝廷追封那些死去的本地名人而来,只要祭告有司就能获得认可从而封神。
冯颐的洛阳城隍之职位,乃是当地上一任城隍去职之后,人间朝廷迟迟不进行册封,才让阴司自己决定的。
二人很快来到目的地,广平城隍庙!
只是这城隍庙与平日冯颐所见不同的是,这里已经不再是如白天那样的一个孤零零的庙宇,而是一座威严的官府衙邸。
进到里间,内有阴差不知几何,还有日夜游神、牛马将军、枷锁将军等等各司其职。
此时那广平城隍正高座府衙大堂之上,两侧文武官员并列,下方则是一个个鬼魂排队待审。
姓宋的文判官上前交代了一声,就自觉走回了自己的位置。
城隍则是朝着冯颐点了点头,算是与其打过招呼。冯颐也知道他在忙,也就站在一边不好打扰。
很快,一个个鬼魂按照阳世功过被审理判罚,旁边书记官则照实记录。
终于在等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城隍终于审判完毕,这才走下堂来,朝着冯颐拱手问好。
“让贤弟久等,实在是不好意思!”
“无妨,我也再此观摩学习了阴司流程,说来还是要谢城隍大人你呢!只是不知城隍大人叫我过来所为何事。”
“哎!怎敢劳烦贤弟喊我一声大人,按理来说你比我的职司都高哦,要喊也是我喊你大人啊,你我兄弟平辈论交即可。”
“好,那我就厚颜也喊你一声王兄了”
这王世扬只是个府城隍,按理来说确实是冯颐这个都城隍官职更大些,只是二人互不隶属,且冯颐也只是暂代,所以才并没有严格按照官职大小来称呼。
“哈哈哈,贤弟同意就好,说来还是我占了你便宜啊!”
二人又是一番客套,王世扬这才说出让人叫冯颐来的原因。
“说来也巧,几个月前阴司有公文发来,说是河北地界出了个害人性命的旁门左道,要求各地城隍严查。
但此人平日里多在京畿一带活动,为兄本以为此事与我广平无关也就束之高阁了。
但谁承想,昨日我巡视广平,竟发现此人来到了广平地界,并且还在施以邪术想要害人,且那害得人也不是别人,正是贤弟你。我知道后,当即就派人将他捉了来。
今天让贤弟你过来,就是让你认一认是否识得此人,此人又是何事欲要害你。”
说着,就让人拉了一个浑身皮开肉绽的道士上来。而那道士也不是别人,正是今早死去的杨道士。
只是看他身上所受的刑罚就知,他显然已经遭了不小的罪。
冯颐上前细细查看,发现并不认识此人。
那杨道士被带上来后,也犹在喊冤叫屈。
看见堂上那身穿官袍的城隍,更是激动的大喊大叫:“都是那楚承业让我做的,我冤枉啊。”
听闻楚承业的名字,冯颐却是心中了然了。
之前听说楚公子去了京城,原来就是要找人害自己!
只是他可能不知道的是,自己而今已成了城隍,有天道规则护体。又怎么会怕这些旁门左道!
于是就将自己与楚承业的恩怨说给了王世扬听,王世扬听闻之后也是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难怪这邪道一直喊冤,原来是以为自己是因为贤弟之事才被抓来,却不晓得多行不义必自毙,其所作所为早已在阴司的生死簿上记下了。”
说完,就让人将这大喊大叫的杨道士带了下去。
随后又拿过生死簿翻阅起来,并开口说道:“那楚家之事我也早有耳闻,只是他们前世福德深厚,今世才能享此荣华富贵。
不成想这父子二人不思上天恩德,今生竟然作恶多端!少不得又要让我在这生死簿上记上一笔了。”
接着又是对冯颐劝慰道:“贤弟也莫要担心那楚家父子,上个月我就已经上报阴司要革除那楚家的福德了,想必这几日就要有消息了,那楚家的好日子到头了。”
冯颐急忙拱手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