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楚公子
“那小姐你又为何非要教他修行呢,待个几年时间缘分到了,我们自行离去不就可以了吗?”
辛十四娘却是摇头。
“你法力低微,不懂这人劫的重要性。
我们自是臂托于此渡劫,自是也要助夫君度过一劫才算了解了因果。
只是之前我观其面相,发现其大劫不远矣已,我也做好了为其渡劫准备。只是这两日我再观其面相,却发现其劫难莫名消失了。
我本不知接下来要如何自处,今晚夫君却突发奇想要修行,我便直接顺水推舟助他一助,也好还了部分因果吧。”
“可日后,他若真的修炼有成……”
辛十四娘打断对话:“不要想那么多,走一步看一步吧!明早还要早起纺布,你还是快去歇息吧吧”
………………
冯颐忙活了一夜,仔细感应天地灵气,奈何自己可能天赋实在太差,到了第二天天亮,才堪堪感到一丝微不可察的清凉之气自外界涌入。
冯颐赶忙开始仔细感悟修行,很快便觉四肢百骸神清气爽。
冯颐知道,自己终于修行入门了。又赶忙实验了几个昨日娘子教导自己的小法术,都效果不错。
正暗自感叹修行不易,今后自己的修行之道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出门又看见辛十四娘在辛苦纺织,不由又感叹自己娶了个勤俭持家的好媳妇。
只是原身能心安理得的一直让辛十四娘赚钱供其读书,自己却不能同样这么做。
再加上自己还要修炼,往后开销更大,所以还是要想办法从哪弄点钱。
正在暗自思考未来怎么办的时候,突听大门外有人叫门。
来人自称是楚公子小厮,听闻自己新婚,邀请自己前往楚府宴饮。
冯颐暗自翻找前身记忆,没一会,便想到了这楚公子是谁了。
前身虽是个浪荡子,但家学渊源,冯家本家也算世家大族。不然也不会有薛尚书这个死后能在地府当五都巡环史的舅公了。
那楚公子楚承业也是广平府有名的官宦人家,因此与同为官宦人家的冯颐自幼交好。
只是冯颐父母早亡,而那楚承业父亲却是官运亨通,而今更是做到三品通政使,人称楚银台。
这楚承业自然也水涨船高,仗着家里权势做了不少恶事。
冯颐更知道的是,这楚承业表面与前身交好,实则气量狭小。
且前身爱酗酒惹事,喝醉了后,经常言行无忌,已经多次惹得楚承业不满了。
但冯家毕竟根基颇深,在朝中也有点势力。所以,楚承业也还是与前身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关系。
可熟读原篇的现在的冯颐却是知道,楚承业现在还能忍受,是因为自己尚未彻底损害到其切身利益,等到原著中的科考过后,由于冯生当众暗中讽刺其舞弊之事。
终于惹怒了这楚承业,最后给冯颐安了个杀人罪名,使其身陷囹圄。
但好在现在一切都未发生!
冯颐拿着请柬回到大堂,思索着怎样才能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二人自幼交好,冯颐知道许多楚承业的腌臜事,但这些显然动不了他。
其实冯颐完全可以不搭理这种小人,毕竟自己也有点背景,只要不惹事,楚承业完全不能拿自己怎样。
只是想起楚承业曾经做的丑事,冯颐就感觉无法接受。
原身虽是个浪荡子,但也无非是调戏调戏大姑娘小寡妇,但那楚承业却是直接强抢民女,更是曾逼得一对恩爱夫妻上吊自杀。
无论是为自己今后考虑,还是其他,冯颐都想除了这楚公子。
却见辛十四娘心事重重的走了过来。
“我刚刚听到小雅告诉我有人来找夫君宴饮,可是那楚公子给夫君送的请贴?”
“正是”
“上次婚宴我已见过此人,其人面相猿眼鹰鼻,想来心胸必然狭隘,夫君还是不去的好,恐日后惹出祸事。”
冯颐讶然,想不到自家娘子还有相面之术,于是赶忙答道:“我自知楚承业不是什么好人,只是其家势不凡,不好得罪。再说,我心中其实已有应对之策。”
辛十四娘看冯颐心中自有思量,不由得对其印象大为改观,感觉之前似乎错看了这浪荡子。
“夫君心里有数就好,妾身亦不在多言。”
说罢,盈盈行了一礼,继续去后宅织布去了。
…………
走在去楚府赴宴的路上,冯颐思考着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聊斋中的原剧情线索。
街道两边叫卖声不绝,但同样也有大量衣不蔽体的贫民乞丐,跪在路边看期待着好心人能赏口吃的。
插根草标,卖儿卖女者,更是几步便能看见一个。
说来,冯颐自穿越而来,一直忙着修炼,倒是没有好好见识过这个世界。
眼见此等情景也不由叹气。
这个名为大梁的封建王朝,按时间来算颇像前世的辫子朝。
只是这是一个汉人掌权的国家,虽没有洋人渡海打来,但承平近三百年的大梁,早已是内部沉珂严重,积重难返了。
由于广平府身在直隶,距京师不远,尚且太平。但很多地方,其实已如烈火烹油,到处都有乱匪叛民。
此世虽为聊斋世界,鬼怪精魅虽多,但自有天理法度。所以人间的归人间,阴间的归阴间,互不干涉。普通百姓,也早已习以为常。
冯颐这个广平府有名的才子娶狐为妻,早已传开,时人虽感惊异,但并不害怕。因为自是都知道,这些妖精鬼魅不敢明目张胆害人。且城内城隍等阴神也不是吃干饭的。
但在大梁的某些地区,官吏腐败无能,无人管制。城里阴神缺位,也不见填补。山精野魅也因此肆无忌惮,到处害人。
前身这个浪荡子,今朝有酒今朝醉,又不愁吃穿,何曾注意过这些事。冯颐穿越而来,注意到这一切繁华表象背后的事,内心却感觉有所不同,时不我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