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乾纲独断,谁敢忤逆朕的旨意?
【但盛世是皇帝的盛世,是王公大臣的盛世,不是黎民百姓的盛世】
【乾隆经常是以谦逊面目示人,但实际上却喜欢专权独断】
【当时,江苏多地阴雨连绵,下了几个月,导致很多地方积水,粮食收成大打折扣】
【紧接着,又遭遇冰雹天气,使得大部分农田颗粒无收】
【这么一来,大米的价格便水涨船高,一发不可收拾】
【百姓们向当地官府请求,希望可以降低米价】
【但官府对此十分冷淡,在他们看来,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灾年,不必大费周章】
……
一些忍受过饥荒的百姓们看到这种惨状,眼中都是有着可怜之色闪现:
“食不果腹,这便是那盛世吗?”
“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一个官府的态度往往映射出皇帝的态度,这乾隆…”
……
【一位名叫顾尧年的平民对官府的这种做法,非常的不满】
【他写下了“无钱买米,穷民难过”八个大字,贴在自己身上后招摇过市,来到了官府门前,号啕大哭】
【这一哭直接引起周围饥民的共鸣,他们也加入了顾尧年的队伍,一时间,官府外哭声一片】
【当地巡抚名叫安宁,他听说这件事,便直接让官府将带头的顾尧年抓进了大牢】
【可逮捕顾尧年之后,动乱并没有平息,百姓们纷纷冲进官府,要求释放顾尧年】
【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安宁便将这事上奏给乾隆,大肆渲染暴民如何可恶】
【收到奏报之后,乾隆也是很震动,便让巡抚安宁好好教训闹事的元凶,将其杖毙,以一儆百】
【百姓们见到这种情况,便想起来一向公正,有着美誉的两江总督的尹继善】
【他们便希望尹继善能够解救顾尧年】
【哪知道,这不知怎么传到了乾隆的耳中】
【乾隆知道尹继善的名声非常的好,不管是百姓还是豪绅,都对他称颂不已】
【可在乾隆眼中,这尹继善都有如此声望,那谁还记得皇恩浩荡】
【于是,乾隆便不顾一些臣子的反对,让尹继善去苏州亲自主持斩首暴民】
【在处死顾尧年等人的那天,尹继善和安宁共同临监】
【这一幕,不仅让得尹继善的名声受损,还使百姓们心寒】
【他们这才发现,乾隆爱民,爱的只是顺民罢了,他们的死活,又有谁管】
……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眉毛一皱:
“这便是专权独断吗?
天下如此之大,百姓如此之多,国家事务如何正确处理,需要是诸臣一起商量,然后才能执行,国家大事怎么能由皇帝一人独断?
……
明朝
朱元璋看着乾隆这种行为,虽说没有异议,但还是觉得不太妥当:
“朝政的确要一人处理才行,譬如说那宰相、丞相什么的,分权了,不可取,
但这乾隆做得也太绝了!”
……
【无独有偶,二十年后,山东又发生了饥荒】
【官府不但不赈灾,反而额外征收钱粮,让许多百姓,没办法活下去,民怨沸腾】
【这时,清水教的王伦认为时机已到】
【他将这些吃不饱饭的百姓们笼络在一起】
【看大势所趋,造反的时候也到了】
【于是,王伦便带着农民大军攻下了阳谷县】
【接着,又辗转攻下了临清城】
【乾隆收到了告急文书,当即怒骂道,这种奸民,太过猖狂】
【一旦抓获为首的乱臣贼子,便立即凌迟处死】
【至于同党,则以死罪论处,押送京城】
【但是,乾隆很快便变脸了】
【因为,临清城的农民军十分强悍,而攻城的官兵却懦弱异常,根本拿农民军没有办法】
【王伦更是乘势反攻,将运河的一截给占领,使得朝廷的漕运受到影响】
【此事传到朝廷,不仅皇帝震动,大臣们也为之议论纷纷】
【就在这关键时刻,李漱芳站了出来,对乾隆上书道:
“奸民之所以闹事,就是因为地方官隐瞒灾情引起,
况且奸民主要还是一些填不饱肚子的流民,
只要一边镇压,一边安抚,将那些犯错的官员罢职便能解决这次灾祸!”】
……
三国时期
曹操点了点头,很是赞同这李漱芳的建议:
“此等计策,足以使得离心离德的百姓渐渐归附,至于那王伦,必然独木难支!”
荀彧也笑道:
“的确如此啊,百姓嘛,给口饱饭吃,便不会反!”
……
【李漱芳的建议是一语中的,算得上上之策】
【但乾隆却是脸色一沉,在他看来,这李漱芳是沽名钓誉,在为刁民说话】
【而且,他认为山东并没有受灾,一切都是暴民造反的噱头罢了】
【他搁置了李淑芳的建议,让钦差大臣舒赫德前往处理】
【舒赫德还是有些手段的,到了临清之后,先是斩杀了几位临阵脱逃的将军】
【接着率领大军猛攻临清城,将王伦逼死在了城楼之上】
【在平定叛乱之后,乾隆觉得是时候处理李漱芳了】
【但是,他还需要舒赫德从山东带来证据,才好对其动手】
【可舒赫德却证实了山东等地确实有地方官为了政绩,隐瞒灾情,而且还对百姓变本加厉的盘剥】
【乾隆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将舒赫德再度前往山东彻查】
【舒赫德总算是明白了,乾隆不是想要知道实情】
【因此,在第二次上报时,他索性否认了山东地区没有出现灾祸】
【至于这次叛乱,完全就是因为王伦以及清水教图谋不轨,煽动百姓闹事】
【这些信息,使得乾隆可以名正言顺的处理李漱芳了】
【乾隆批评李漱芳沽名钓誉,包庇造反的乱民,见识平庸,心术不正,应当做降职处理】
【于是,当时担任给事中的李淑芳被贬到了礼部,做了个闲职】
……
秦朝
嬴政看着光幕之上这个场景,竟是一时之间不知如何评价乾隆了:
“论开疆拓土、建功立业,他倒是能得到寡人的认可,
只是,在这处理政务之上,偏颇如此之大,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