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因果循环
小英是一个长相普普通通,又没怎么耀眼过的人。
她是这样觉得的。
是属于很没有气质,哪怕丢在人堆里,也不会被认出来的类型。
因为她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应该说是不敢去看别人的眼光。
哪怕今年已经是她自生下来的第二十七个年头了,可是她也完全没有要谈恋爱,组建家庭的念想。
因为,她乐观,却也悲观。
她不认为自己能够为了家庭,为了家人吃很多很多的苦。
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改变得了别人的家庭,能够让人对自己很珍惜,很理解,很疼爱。
这太理想了。
哪怕是付出了,也不一定能够换来一个正常的能够回馈她的小孩。
因为她就是这样。
从小活在被控制的、畸形的、变态的、扭曲的爱里面。
甚至自己也是成为了一个家人需要自己就有用,不需要自己就没用的工具人身份。
小英真的不觉得,也不清楚,自己的话,自己的作用有什么意思了。
因为他们听不懂,也不会感恩。
只是给她一种,养了她那么多年,这些只是应该的感觉。
可是,若是关心、安慰、互相依靠的力量都无法传递了,家人的作用还有什么意思呢?
小英现在也只是靠一点给弟弟妹妹带孩子,给家里人一点钱的举动,维持那么一点点岌岌可危的亲情。
有人说,金钱是对亲情最大的考验。
但是,其实小英也还很庆幸,幸好这些东西还有那么一点作用。
不然,也恐怕,她就要变成《亲情法》里面,不给赡养义务,还不常回家看看的恶劣青年了。
回是可以回,但是不必要回那么勤了。
包括弟弟问她什么时候回家,或者是平时都不打电话给他们,不知道她的近况的时候,小英都已经学会了体面的回答。
那就是没有吃过苦,之前一直是被家里人保护,现在上班了也是同事很好相处,基本没什么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确实是要锻炼下自己了。
而弟弟听到了也是说,那也是,你没有了解过生活的苦,还没结过婚,没生过小孩子确实是不懂。
好吧,如果你确实是没有什么事讲,那也随便你吧。
只是不要那么封闭,谁都不去聊天。这样不行的。我们都很担心你。
或许吧。
小英回答知道了。
她会去做的。
可是转头就研究起了这段话。
不吃这样的苦,就要吃那样的苦。他们确实是吃苦很多,吃苦很早。
但是,小英想好不容易能避开了,现在她现在真的很不想回家。
或许是她的一意孤行,也或许是她的脑补太过。
小英终于发现了自己和家里人聊不来的原因,那就是听不懂。
即听不懂她说的话。
难怪小英总是有一种挫败感。最后她也不得不承认,听不进去她还要讲,确实是她愚蠢了。
而且,只有拿出相当的物质才能证明她过得好。
或者是要有很好的人脉或者人缘,才算是她混得好,她都可以理解。
只是,她现在真的还做不到物质和精神两手抓,都是很充足的。
所以,她觉得自己的能量不分给家人也是很合理的。
毕竟,这个家有她没她,意义不大。
她也已经出来工作三四年了。
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外地不安全或者是要嘱咐什么的。
所以小英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至少不用听他们唠叨。
倒不是小英刻意回避和家里人的亲密关系。
属实是,她获得太多的习得性无助了。
现阶段她只能选择保护自己,给不了别人太多的爱。
她只能选择先爱自己。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感受呢?
小时候,在她想要分享一个重要的事情的时候,在她想要得到奖励和鼓励的时候,养育者给予了漠视和贬低,导致她觉得自己的话是不会被听到的。
而且也没有和亲密的人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导致她觉得问题是不能被解决的,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于是,她变得越发地沉默,越发地低调,哪怕是被忽视被忽略,也觉得是自己这样做的必然结果。
有的时候就算很想发火,很想从他们身上获得关心和支持,都会反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太矫情了,是不是自己想要得太多,所以他们才给不起?
所以,哪怕是她很难过,在很难过很难过的情况下,都会在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是情绪稳定,是已经疯过了。
过了头,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被重视。
渐渐地,小英学会了用物来填充自己的内心。
她发现大自然可以给予她力量。她很喜欢听自然界万事万物呼吸的声音,因为那是它们自然生长的亲切的过程。
小英会觉得很放松。
其实,她也不是不喜欢常人喜欢的东西。
比如,她也希望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可以放自己所有喜欢的东西。
那些在原来那个家里拿不走的书拿不走也无所谓,她可以重新再买回来。重新看。
她只是希望有一个大房子,是希望这里能容纳自己所有的情绪。
她不希望在自己想哭的时候,都是要注意到这里是容易打扰到别人的出租房了。
因为很小,屏障也很薄,她不希望。
可能男孩子理解不了女生那么情绪化的原因吧。
甚至还会说一样长大的环境,他们就是能自己也活得很有价值,很矜贵,也没有贬低自己,也没有觉得自己不值。
所以,哪怕是长大了,人格依然是完整的,依然能够正常地娶妻生子,依然能够学会关心体贴他人。
只能说这样的人很阳光,小英也非常羡慕。
她也明白自己的弱点在哪儿,就是从不向人袒露自己的悲伤,哪怕是很不舒服也不讲出来。
长大就是直面恐惧的过程。
就是直面婴儿期、幼儿期和童年期的过程。
人要学会知道婴儿期自己的混乱,不会自己区分好坏。
人要知道幼儿时期的无能为力,不会自己照顾自己。
人要知道童年时期得到的无助,自己不像父母,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正确地看见这三个自己,并且理解自己、共情自己,才能实现自我疗愈,把自己重新养一遍,像是个孩子终于长成了大人了一样。
自我同一性混乱,都是无法统一自己的各个阶段所造成的。
所以,如果不从这中间治愈好自己,只会承担逃避和停止生长的苦果。
这世界的善果,都是自己结下的善缘得来的。
所以她得对自己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