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淮右布衣朱元璋 > 第70章 登基为帝

第70章 登基为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十二月,朱元璋的北伐大军已经平定山东,南征大军已经平定浙东,正移兵福建,水陆大军进展顺利,势如破竹。

    在一片捷报声中,朱元璋手下的文武大臣陷入狂欢,终于等到出头之日了,终于不再担惊受怕了,终于可以谋划加官进爵了。

    文武大臣在估算自身的经济、军事和元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元军将领只顾内讧打自己人后,便一致认为荡平天下、一统华夏指日可待,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在推算完结果之后,他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准备着下一项事宜——劝说朱元璋登基为帝。是啊,他们背负着造反的包袱,苦战了十几年,天天担惊受怕,为朱元璋打工了十几年,为的是什么?

    无非是为做大官,拜大爵位,封妻荫子,享有数不尽的田地庄园、美妾奴仆,拥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舒舒服服地过着上等人的日子。

    如今,这个日子终于要来了。一旦吴王朱元璋升一级做皇帝,那么他们这些臣子也可以进一等做新王朝的王侯将相。君臣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岂不快哉!

    而朱元璋之前听从了朱升的话,猥琐发育“缓升王”,隐忍了好久。如今,朱元璋地盘大了,实力强了,一统在望,天底下再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了,便再也熬不住了,也不装了,立刻要过做皇帝的瘾。

    如此,在前方将士的砍杀声中,后方的君臣同心同德,在应天城中商量着化家为国、登基为帝的开国大典。

    既然是登基当皇帝,那自然要有一定的章法和流程,不能说随便找个日子披块黄布就当皇帝了。所以,需要依照着古时的礼法,依照以往正规王朝更替的登基仪式,不然名不正,言不顺,也不好收服民心。

    按照以往的规矩,开国皇帝需要臣子劝进三次,然后推让三次,才能登基为帝的,不然显得太草率了,也显得要当皇帝的人没有半分的谦让和胸怀。

    至于劝进的文章都是照本宣科的陈词滥调,无非是总结下新皇帝救济百姓于水火之中,是多么雄姿英发,是多么天命所归,是多么深得民心。

    文官首长中书省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奉表第一次劝进:“开基创业,既宏盛世之舆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苍生咸仰,红日方升,盖闻以道化民者谓之皇,以德教民者谓之帝。惟首出于庶物,用光建于鸿名。

    由是继百王而立国家,定四海而总纲纪,事闻在昔,运际当今。钦惟殿下勇智自天,聪明冠世,扫除六合之风尘,拯救兆民于水火,拥楼船而西上,孺子奉玺而出迎;命将军以东征,伪王束身而就缚。由是天下归赴,若江汉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汤之巩固。

    既膺在躬之历数,必当临御于宸居。上以答于天心,下以符于人望。冀俯从众,请早定尊称,臣善长等爰合群情,躬伸劝进,对明廷而虎拜,翊圣主之龙飞。发政施仁,参赞两间之化育,制礼作乐,开拓万世之太平。谨奉表劝进以闻。”

    朱元璋说:“始吾即王位,亦不得已,勉从众言。今卿等复劝即帝位,吾恐德薄不足以当之。”第一次推让。

    群臣皆顿首请曰:“天生圣哲,本以为民。殿下之即王位,天命已有归矣,今又三四年,若不正大位,何以慰天下臣民之望?昔汉高帝既诛项籍,群下劝进,亦不违其请;今殿下除暴乱,救生民,功塞宇宙,德协天心,天命所在,诚不可违,臣等敢以死请。”

    朱元璋嘴上依旧拒绝,内心想着:“快了快了,这都第二次了。”第二次推让。

    第二天,李善长等复请曰:“殿下谦让之德,著于四方,感于神明,愿为生民计,早徇群臣之请。”

    朱元璋则说:“中原未平,军旅未息,吾意天下大定,然后议此。而卿等屡请不已,此大事当斟酌礼仪而行,不可草草。” 朱元璋半推半就,说即位礼仪不能草草,第三次推让。

    既然即位的礼仪不能草草,那么君臣好好办一场不就可以了。所以,在朱元璋第三次推让之后,君臣们便正式开始准备登基的事宜。

    十天之后,朱元璋搬进新盖的宫殿,将群臣推戴自己做皇帝的好消息,祭告于上帝皇祇,其略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

    惟臣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定诸雄,息民于田野,今地周回二万里广,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亦不敢不告上帝皇祇。是用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祇,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祇来临,天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

    于是,即位的日子便定下来了,是第二年的正月初四。即位礼仪也决定了,这一天先告祀天地,然后在应天城南郊登基为帝,丞相率领文武百官和百姓耆老跪下拜贺,连呼三声万岁。

    礼成,朱元璋身穿黄袍,带着皇帝仪仗队,到太庙追尊自己往上四代祖父母、父母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

    之后,朱元璋身穿衮冕,在奉天殿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如此,天地、社稷、祖先、百官、百姓、耆老都承认了,朱元璋自然成为了合法的皇帝。

    皇帝办公的正殿命名为奉天殿,皇帝诏书的开头也规定为奉天承运,表示他的一切命令和行动都是遵循上天的旨意,都是奉天而行的,那么他的王朝自然是承接方兴之运的。如果谁敢违背他朱元璋的旨意,那么就是反抗天命,就是自取灭亡。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和文武百官按照之前商议的礼仪章程,逐一演完了登基的节目,定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京师。

    前一年底,由于下雪的原因,天气一直不好,阴沉沉的。直到新年伊始,初一雪终于停了,初二天气开始放晴,到了行礼的初四,竟然是阳光高照,仿佛上天也在庆祝一个新王朝的诞生。

    看到如此的好天气,朱元璋开心极了,因为这象征着上天也在认可他做皇帝。不像曾经的讨厌鬼陈友谅,做皇帝都不挑一个好日子,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即位,闹得拖泥带水,衣冠污损,不成体统,十分可笑,怪不得他没有好下场。

    接着,朱元璋想到今天这个好日子是刘基挑选的,真不错,开头就很好,将来会更好,子子孙孙都会好,越想越开心,不由得大笑起来。

    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拜后,朱元璋册封马氏为皇后,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任命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各文武百官也都加官进爵。

    一人登基,鸡犬升天,皇族中不管死的还是活的,全部封王。霎时间,奉天殿中热热闹闹,欢欢喜喜,新朝廷中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朝气,新京师中也增添了成百上千家的世家贵族,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一个新的朝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