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天一万年
大家听到我俩说到“时间胶体”这四个字都疑惑的望向我俩,原来眼镜没有向他们说起过这件事,我便简单的将那次去日本基地半路上在一处沟壑里的所见讲予众人。
我说完后引起众人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那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当淡水达到奇低温度时,只要被轻微的触碰就会改变微观粒子的平衡,就会立即冻结,水下机器人就是被冻在里面了所以很费力的才拖出来;还有的说那是南极北极冰山下含有盐分的海水和冰山融合后的淡水没有混合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通讯专家程小敏更是脑洞大开,说那是四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映射,大家听他这么一说,都笑了,反而我认为他说的可能性最大。
眼镜说到,这里的时间胶体内部时间要快于外部时间,从机器人进入后到拖拽出来,我们外部用时一个多小时,而画面时间却过去了很久,甚至外包装都已经褪色,这与小雨之前看到的时间胶体相反,他看到的时间胶体里有一艘木捕鲸船几乎是停止的,说明那个手机胶体内部时间慢于外部,简单的说,小雨之前在那个沟壑里看到的像慢动作,很慢,短时间几乎看不到动作,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更像按下了快动作一样,当然这都是相对于我们正常的时间,如果我们身处胶体里,如果不看外部是感受不到时间流逝的不同的。
眼镜说完我又接着问他,“你在30年前也进入过一个时间胶体,你在那里停留了半天,外部正常时间却流逝了15年。是不是说你那时时间是慢于外部,”眼镜点头表示赞同我的看法。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他那段经历,所以并无人感到惊讶。
我接着说如果时间慢于外部就好说了,可以派人进入胶体,即使进入几个小时,我们正常时间也仅仅过去一秒,眼镜表示理论上是这样,不过对这个时间胶体的了解还太少,现在需要具体计算内外部时间流逝比例、内部成成分等,把这些弄清楚后再看情况安排人员进入,目前来看还是再安排机器人进入为妥。
此后多次释放机器人进入,每一次都因为机器人的电池容量不足,电源被消耗殆尽,无法确切的计算出时间流逝的比例。只能粗略的算出至少一万倍以上。有人又提出一个想法,只让摄像头进入那胶体,机身电池留在外面,可是实际行动中却因内外电流流速不同,外部电流速度太慢无法供应摄像头能量消耗,因而无法拍摄。
众人也无计可施时,通讯专家程小敏提出一个建议。使用长导线连接,待整体进行后由导线供电。队内的一个人说道,每次将机器人拖出那胶体都至少要一个小时,想要保证机器人出来时还有电,我们至少要在这一小时内准备比正常工作电量多出数万倍的的发电量,我们的设备具有这样的能力吗?程小敏默算了一下,也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最后我们还是到了一个办法,关闭所有功能,再将这些电量全部集中提供给机器人的时钟,这样就足可以让时钟运作二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我们能以最快的时间将机器人拖出来就可以估算一个大概的数值。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可行,将从机器人进入胶体到被拖出来用时三十分钟,而机器人内部时钟用时是458小时,我们成功计算出胶体内部的时间流逝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两万两千倍。
听到这个数字后我猛然想起困惑我许久的一个疑问好像有了答案,眼镜见我在发呆,便拍着我的肩膀问到“小雨你想啥呢?”我被他一拍吓了一跳,说道“我在大兴安岭火车乘客失踪事件中曾经数次穿过隧道中的浓雾,而每次从隧道里出来都会有季节的变化,现在想想那浓雾会不会也是一处时间胶体?我大概算了一下,我穿过浓雾大概十分多钟,包括步行和开动火车那次,每次穿越外面都会过去六个月,刚好也是二万二千倍,而那队后来消失的苏联人抓到后也曾问过我浓雾是什么,他们在里面呆了一天多来研究,出来已是八十多年后了。这些都与二万二千相吻合,包括你在水晶冰川的经历也是一样的。眼镜好像反倒是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看来这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见已得出结论,便提出让我进入那里观察,不料眼镜却以观察数据不足为由拒绝我的请求。他的想法是改写机器人程序代码,让机器人能自主在那胶体里探索并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很快在国内专家的协助下,队里的计算机专家将代码改写完成。终于可以让能自主运行的机器人入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