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2008,大咖崛起 > 第29章 你这番歪理,貌似有那么点道理

第29章 你这番歪理,貌似有那么点道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突然之间,李秋月发现身边这个熟悉的男孩,好像变得陌生了许多。

    她听着这炸裂一般的说辞,虽然感到离经叛道,却又无力反驳。

    看着身边这个男孩,他洋溢着青春笑容,打闹的时候嬉笑怒骂,认真的时候慷慨激昂。

    他的言语似乎带着沧桑,却又有着稚嫩的外表。

    这种极大地反差感,令她微张了小嘴,震动了她的内心。

    这其中存在着一股莫名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她。

    她怔了怔,犹豫了一下说道:“怎么感觉你有些不一样了?”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接着,她又撇了撇嘴,讽刺地说道。

    周博伟心下赞道:妹子,你的感觉一点没出错!

    他失笑道;“哪里哪里,只是有些感慨而已。我觉得吧,我们读的这些书,有时候总觉得有些不真实。”

    “不真实?哪里不真实?”李秋月一脸的懵,她纳闷问道。

    “最简单的,比如历史吧,这些据说考证过的历史,特别是上古、先秦时期的,都一定真实吗?”

    顿了顿,周博伟继续说道:“换句话说,我和你相处这么久,你觉得我对你的事情会完全了解?

    反之,那些记录历史的人,又怎么可能全知全能?是不是要从别人嘴里知道一些才行?这些别人嘴里的又是真是假?”

    众所周知的,一个事情经过多人传播之后,它还是原来的事情的真相吗?

    三人成虎,死的说成活的,该正面的未必正面,该负面的可以正面。

    比如说《道德经》经过数千年时光流转,许多地方已经面目全非。

    现行版本与汉墓出土的谬误竟达七百多处,许多意思竟然南辕北辙。

    先不说数千年前的竹简记录,本就难以保存,容易出错。

    但这种道家经典自然和儒家思想多少有些冲突,修改实际上是必然之举!

    现存版本《道德经》,你或许可以当成儒家经典来读。

    而汉墓出土《老子》,不妨当成道家经典来读。

    再从人性上说,一个人死了,以华夏人的脑回路,为了表示逝者应有的尊重,大家一般都说听好话。

    如果历史是公正的,这些好话是不是偏离了历史?

    不管怎么说,至少周博伟觉得不应该,对一个历史人物盖棺定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何需你来做什么定论?

    历史本就是不可辨别真伪的。

    它就好比小姑娘,爱怎么打扮怎么打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李秋月微张小嘴,顿时有些震惊了,“你这番歪理,貌似有那么点道理。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学的历史没啥用?”

    “那自然肯定不会没有用。至少历史的大致脉络,基本是真实的。”周博伟笑着反驳道。

    历史的具体的细节,争议的地方实在太多。

    争来争去,周博伟觉得也没有什么意义。

    假设本来就是30的假,你把它弄成299的假,基本可以说,弄不成100的真,你觉得有意义吗?

    周博伟思索了一下,接着说道:“以史为鉴,可以知道一个国家如何崛起,如何衰落,这可以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历史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人和人是有共性的,同样可以借鉴到生活中来。读历史的意义实际就在于此处。”

    现在许多人写文章,竟然拿着小说里的人物,去做举例论证,在周博伟看来,简直就是瞎咋胡嘛。

    小说里的人物本来就是杜撰的,虚假的。

    你拿假的东西,来验证你说的东西是真的?这不是开玩笑吗?

    引经据典毫无疑问,是可以的。

    但是引用的所谓的经典,本就是可行度很差,或者说纯粹就是虚假的,这不是很滑稽吗?

    “那按照你的意思是,我们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就这点点作用?”李秋月摇了摇头,立刻反驳道。

    周博伟点了点头,淡淡地一笑说道:“如果你要是这么认为,倒也没有错。”

    “比如说,你将来想当画家,那你了解美术的历史,肯定对你绘画有辅助作用。不过我们虽然学了很多年的历史,但依然只是极其渺小的一部分。”他指了指李秋月,打着比方说。

    李秋月嗔了他一眼,吐槽道:“什么东西到了你嘴里,就啥也不是。那你说说别的,比如说语文”

    “要说到语文啊,比如说那些阅读理解,我个人觉得实在是过度解读。就好像把一篇文章大卸八块,每一块肉都要尝上一口,试试这个啥味道,那个啥感觉。”

    看了看李秋月有些懵懂的表情,周博伟解释道:“就好比你自己写文章,一般来说,不过是一时冲动,想到啥就写啥。哪里有答案里面说的那么细致、那么高深。”

    华夏的语文阅读理解,与其说是猜作者的意思,还不如说是出题目的老师的意思。

    比如一篇阅读理解,出题老师摘出一句话、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感叹号。

    就要求你,写出当时作者的几个心理活动,侧面反映出了什么情感。

    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

    简直就是癫狂般地犯了癔症,无缘无故地来个掘地三尺。

    解读得实在是太过度了!

    许多考生不由感叹:华夏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也有不少现代文的作者,受到采访或者自己跑出来发言,说当时自己根本没想那么多。

    这个阅读理解的说法,李秋月自己倒是很认同。

    她点了点头道:“你说的这个,倒是有那么点回事,但也不至于说没有用吧。”

    “谁说没有用了?我说的只是有点不真实。语言这个东西是一项必备的技能,生活交流处处需要它。”

    周博伟立马反驳,接着有些怀念地说道:“当初分文理,我本是文科最为擅长。可是我妈却打电话,强制要求班主任把我分到理科班,我说啥也没用。”

    “还有这种事?”李秋月皱了皱眉,有些恍然大悟道:“难怪我说你文科这么好,怎么跑到理科班来了。原来还有这档子事。”

    “不过文科确实不好就业。毕竟文科难以形成较为强大的生产力嘛。哎呀,就是钱闹的,文科毕业后找工作难。”

    周博伟有些无奈,沉吟了一下说道:“咱们现在家庭条件都一般,父母自然有他们自己的看法。肯定希望他们的小孩,将来过得更好。这需要什么?这不就是钱吗?”

    对于天底下大多父母来说,一切阻挡自己小孩过得更好的,都是洪水猛兽。

    爱好、理想?这能当饭吃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