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世子彪悍:将纨绔进行到底 > 第272章 承诺

第272章 承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她不舍得让儿子离开她身边。

    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嫁出去了,另一个也是个苦命孩子。

    留儿子一个人在乡下,她怎么也不放心。

    “你去京城干嘛呀?”许氏担忧,“万一你姐姐回来,看到了怎么办?”

    “娘,我只是想看看京城的街市。”许清河道。

    许氏犹豫片刻。

    “你姐姐已经死了七八年了吧?”许清河又道。

    他说话的时候,神情平静无波,像一潭古井水。

    “你怎么说起你姐姐来了?”许氏皱眉,“她是你姐姐,不是你娘亲。”

    许清河沉默。

    他的目光落向远处,不再看母亲。

    “娘,我是您唯一的儿子了,您该信我。”许清河缓缓道。

    许氏不禁潸然泪下。

    她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脸。

    “清河,娘只有你。”许氏哽咽道,“娘只有你一个儿子了。我知道,你心疼你姐姐,你恨她抛弃了你。可是清河,你姐姐是为了保护咱们全家……她不想你走上她的路……”

    许清河微怔,眼底掠过抹痛楚。

    他的嘴角扯了扯,道:“我知道的娘。”

    “你不知道。你从小到大,就只记挂着你姐姐。你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你姐姐是娘的肋骨,而你是娘的腿脚……”许氏道,“我们都是一根筋,钻牛角尖,永远想不开。”

    说到这里,许氏的泪流淌得越发汹涌。

    她抱着许清河,呜呜哭了起来。

    许清河拍了拍她的背。

    “娘,您放心。”许清河道,“我不是冲动。这些年我一直没有忘记我姐姐,她是我的救赎。我不怪她,我只希望能帮她一把。”

    许氏抬眸,看着许清河,眼圈泛红。

    “好,娘给你钱。”许氏道,“不过,你要答应娘,千万不要伤害自己的性命。”

    “嗯,我知道了。”

    “还有,我不许你做傻事,知道吗?”许氏叮嘱他,“否则,娘也活不成了。”

    “我知道了。”

    翌日一早,许清河拿着母亲给的钱,雇车去镇上买了三炷香和纸钱,往坟墓前扔了,跪在地上烧纸钱,念叨着许氏生前对他的种种关爱。

    他烧完了,又磕了三个响头。

    “姐姐,我来祭拜你了。我想念你的手艺和琴棋书画,我想跟你学。”

    他念叨着,一遍遍重复着,直至天黑了才离开。

    他没有耽误时间,又去了趟县城,把钱存在了钱庄,预支了一百两银子,交给掌柜的打理。

    等他办完这些,天色彻底黑了。

    他回到家,已经亥时了。

    “老太爷又发什么疯?”老太太怒气冲冲跑过来,质问他。

    “祖父病了,我去请了郎中。”许清河道。

    老太太一把揪住了他衣襟,厉声道:“你是不是又偷藏了银子,你说!”

    “没有,娘。”

    “你是不是要造反,不把银子交给我?”老太太气愤道。

    她把老爷子弄到了西厢房,把所有下人都撵了出去。

    老太太守着昏迷不醒的老爷子,嚎啕大哭。

    她一辈子顺遂。

    她没有遇到过挫折。

    突然有一天,儿媳妇带着儿子走了,婆婆瘫痪了,丈夫又被气病了。

    这世界变化太快,她难以承受。

    她觉得天塌了。

    如果儿子再走,她真的没活路了。

    “你若是敢私藏银子,我立马撞死在这里,给你姐姐偿命!”老太太威胁道。

    许清河吓了一跳。

    他连忙安慰母亲:“娘,没那样严重。我不是要瞒着你,是怕你不同意我去。既然你答应了,我就放心了,以后不会再瞒您了。”

    老太太这才松了口气。

    她擦了擦眼泪。

    许清河替母亲按摩肩膀,哄着她睡下了。

    许清河在家里待了两日,他又去县城了。

    他先去了县令的府邸。

    他递给县令的名帖,表示自己乃是怀宁侯之弟,前来投奔亲戚。

    “原来你叫清河。”县令听闻许清河的身份,露出笑容,“我听过你的事迹。这是你姐姐的遗物,你收好。她走得急,没告诉你,实属遗憾。我会替她尽力照料你,让你风风光光长大。”

    “谢谢大人,小民感恩戴德。”许清河道。

    他从怀宁侯那里得知,县令姓张,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他对自己颇为欣赏。

    许清河便趁机求见。

    县令让他稍等片刻,去禀告了主簿大人,主薄派人去通传县令。

    县令换了身官服,匆匆赶到了县衙门口。

    许清河已经恭敬站着。

    “张大人。”许清河躬身行礼。

    他比县令矮了将近一个头。

    “你是怀宁侯的胞弟?”县令惊讶,“怀宁侯府不是败落了吗?怎么还会有这般富贵亲眷?”

    “我家祖籍在京城,姐姐和二叔去世后,姐夫不忍我和我娘孤苦无依,就送我来京城谋差事。他虽然落魄,却仍是仁善之人。”许清河道。

    县令点点头:“我记得了,你们是从京城逃荒过来的吧?”

    “大人英明。”

    “走吧,跟我进来坐坐。”县令道。

    他领着许清河,到了客厅坐定。

    丫鬟奉茶。

    县令就询问他此番来访所谓何事,并问他读过几年书。

    他答道:“学堂教授的东西,不过是蒙混过关。我识字不多,勉强算认识几个字,其他的,还需得勤学苦练。”

    “你倒是聪慧,可惜运气不佳。”县令道。

    许清河道:“我知道。当初家境贫困,爹娘舍不得我吃苦,把我丢给了族兄。族兄也嫌弃我是累赘,不肯养我,我是饿着肚子到了京城的。”

    县令笑起来。

    他很喜欢这孩子坦诚的脾气。

    这个孩子的确聪慧,他说话不绕弯子,非常直爽,很合县令的胃口。

    “你姐姐在京里的宅子,你还住不住了?”县令问他。

    许清河道:“暂且还住。只是,我要去找活计赚银子,总要租个房子。我想在京郊赁一套。”

    “京郊的房子不错,你去租吧。”县令道。

    他略微停顿,又继续道,“我和县丞商量过了,我准备在江南各县设立驿馆,每五日送一批货物入京。

    今年的漕粮,已经筹集齐全了,我准备挑选一批人送入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