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寒门:别打扰我科考 > 第95 章 从根本解决问题

第95 章 从根本解决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就是咱们以后要生活的县衙呀?”桃花和少娘最先下马,围着眼前县衙看了又看始终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眼前县衙少说有三四年没进行修整,门口破败大门半掩着,县衙门匾也是缠满了蜘蛛网。

    “县衙门前都这么荒芜是不是很少有案子发生呀?”桃花天真问道。

    从福都府一路走来,富饶贫穷之地他们都见过,就是没见过如此贫穷的地方,就连县衙都破败破败没有人气儿。

    明晏心里倒是做好心理准备,也没想到会这般落魄,真是苦了恭王还能想到这么个地方。

    “这天平县一直没有人来接管,都是旁边林阳县县令管着,这般落魄也很正常。”

    “那你真是个冤大头。”山狸瞧着明晏,很是同情。

    少娘和桃花头回见这么落败县衙比简单景点都新鲜,山狸也不嫌弃脏随便坐在台阶上。

    不会儿旁边院子里走出个六十来岁老者 身上穿着衙役衣服上面补丁摞着补丁。瞧着明晏一行人双眼放光 ,“您就是将来继任的县令吧?”

    小老头挺有眼神上来一把抓住明晏双手,激动道,“昨天李县令差人送来官印和县中案薄说这两天会有新县令上任。我还想着今天好好打扫打扫县衙,没想到您今天就到了。”

    “您老是 县中衙役”明晏瞧着眼前跟他外祖父年龄差不多老者,都不敢相信他自己的眼睛。

    老头猛个劲儿点头,“是了,我叫张堂,还有比我年轻些叫吴胖再就是主簿惠钟老大哥。

    咱们县没人接管,所有事情都是李县令代办,我们是三个老头子看着县衙,这房子要是少了人气就容易坏。”

    听到老头自称大哥大的人估摸着得有七八十。 给明宴默默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走吧,咱们进去瞧瞧。”

    明晏最先抬腿朝台阶迈着,张堂落后一步快步追上明晏腿脚利索去推门。

    外面是破败,里面倒是收拾挺干净,门房半掩着,里面似乎有人正在吃饭,听到动静探出头来。

    “老张哥,你今天吃饭这么早?”

    明晏一进来 就嗅到股臭臭的味道,就多闻了几下。

    张堂误以为明晏不喜欢这味道,就赶忙道,“新大人来了,你赶忙把你的臭虾酱端到外面去,可别熏着大人。”

    吴胖年纪也不小瞧着也得五十出头,听到张堂说新大人来了,满脸惶恐随后朝明晏 赔笑道,“对不住,大人我就好这口,大人不喜欢小的这就清出去,以后再也不吃了。”

    明晏有个癖好喜欢吃臭虾酱,自从来到本朝就再也没吃过,没想到在这里闻到这么纯正的臭虾酱,连忙拦住,“可别扔,这味挺正炒个肉沫卤子拌饭好吃。”

    吴胖可不舍得扔臭虾酱坛子,那是他一年口粮,心中做好准备,要是大人不喜欢就把臭虾酱拿到张家,大不了换个地方吃饭罢了。

    没想到新来的大人也喜欢这口,嘿嘿一笑,朝明晏竖了个大拇指,“大人真是会吃。”

    张堂人老也是人精,听到明晏这么说,赶忙说,“大人还没吃饭吧,我家还有块腊肉这就拿来给大人炒虾酱尝尝。”

    “不用,你带着墨环去买就行,看看衙中缺点儿什么一块置办上。”

    明晏也没有什么架子,端着一碗陈米饭,拌着臭虾酱和吴胖吃得欢实,虽陈米有些味儿但虾酱味儿够足。

    少娘山狸他们嫌弃虾酱臭说什么也不肯吃,几人窝在厨房吃小灶。

    明晏望着身边三位老将,碗中的饭都不香了,“今年没有新米下来吗?怎么还吃陈米?”

    这天平县真是穷,县衙连点儿新下来的米都没有。

    惠钟放下手中碗筷,解释道,“咱们县城米产量不高也不怎么好,家家户户日子不好过,大多都是把新米卖了吃陈米。

    自从上任县令离开后,这县衙上面就没有再拨过银子,我们哥三年纪大了也没有奉银只能吃救济粮,这救济粮大多都是陈米。”

    水稻在本朝一直都是在主食之列,南方更是盛产水稻,这天平县怎么还穷的卖新米吃陈粮?

    明晏想到最根本的吃饭问题,有些吃不下饭,放下手中碗筷,“你们快吃,吃完饭咱们到外面田地转转。”

    “哎哎,行。”

    趁着三人吃饭的功夫,明晏在县衙里转了一圈儿,布局和正常县衙一样就是有些年头没有修整好,不过再住个十来年没什么大问题。

    李县令已经差人送来县案簿,明晏瞧了几眼没有什么急案子,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明晏暂缓放放。

    准备到外面转转,先从根本查看问题。

    他们一行人出行,很是吸引人注意。县城人人都认识张堂和吴胖三人,瞧着明晏都会上前问上两句。

    得知明晏是新上任的知县,大都笑笑。

    他们先到城北,这边不靠近沿海大多以农耕为主,也是整个县城出产粮食稍微高些的地区。

    现在正值隆冬,还不到翻地种粮食的时候,地里没有什么人,只有里正作陪。

    明晏望着眼前还未平整的土地上依稀有些白色东西,蹲下伸手抓了一把,询问道,“里正,你们这边地里主要种些什么?”

    土中微微有些夹杂着些白色粉质,捏了些送到嘴里尝了尝,略微有些发咸。结合这地貌,凸起的地方白蒙蒙的低处就稍强些,这片地有些盐咸地貌表现。

    这边距离海域远些都是这种情况,紧邻海域岂不更加严重。

    也不怪这边粮食收成都不够吃。

    他们小县城多少年没有县令接管,这突然又来个小知县瞧着年轻但又有些实干模样。

    里正解释道“这是盐咸地。靠什么吃什么,种上粮食到秋收时收成不够填饱肚子,也得忍着,谁让咱们摊上这样的地。”

    明晏将手中土重新扔到地里,打量着成片土地。

    盐碱地这个问题现代早已不是什么难题,改造起来也不难。

    “走吧,再转转。”

    明晏花了一天把城北转了个遍,对于地区有些了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