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石弹轰城
烈阳高挂,西宁城里的梁越等人终于还是迎来了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一面巾旗招展张字大旗终于缓缓的走进了对面的齐军大营。三千人列着整齐的队伍有条不紊的进入朱贵的营地,城外的欢呼声响徹齐军大营,远在几里之外的西宁城也能听到。
周军的大小将领也是全都聚在城头上。看着原本空旷的齐军大营逐渐充盈起来。看着齐军大营人头涌动,城头上的所有人都不由得蒙上一层阴霾。虽说早就预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但真到来的时候人们还是会忍不住的恐慌起来,毕竟这些人的到来就预示着大战将起。无数人的生命都有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消亡。说不害怕是假的。
只有杨宁和梁越舒了一口气。张智的到来就意味着他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只要他们能顶住了齐军的攻势,消灭足够多的齐军,那么他们就能顺利的离去。
都回去操练吧!今天他们是不会攻城的了。留下人手监视对面的举动即可!
一名军官开口道:“将军!我们要不今晚出城偷袭一波,他们今天刚长途跋涉的赶来,肯定是疲惫不堪的,而朱贵部在经过两军汇合的喜悦后,说不定会放松警惕。也许我们就会有再一次袭营的成功的可能。”
不少人听说后也是有些跃跃欲试。只不过梁越直接就给否了。
杨宁笑着开口道:“你们想什么呢?齐军在这方面吃过多少次亏了,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刻再给我们机会。你们不要想了,要是今晚真的让你们出去,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了!派的人多了,根本就瞒不住人,去的人少了还不够别人塞牙缝的。人家骑兵一包抄。你们还能往哪里跑!”
那我们就这样看着吗?
不看着又能咋的。守城才是我们现阶段的目标,别的现阶段想都不要想!
……
张将军!你们可算来了。朱贵热情的上前和张智拥抱了一下,用力的拍拍了张智的后背。
张智哈哈一笑,两人寒暄过后,张智脸色严肃地道:“朱贵,怎么连你也搞成了这个模样,我看你营中的将士人数,比我想象中的要严重的多啊!”
唉!中了敌人的疑兵之计,路上想着他们想要全力攻击罗旁县城,我们便有点着急,便没有太过注意,在青岗坡便已经射过不少轮箭雨了。没有想到这些人这么能挺,一点声响都没有发出。搞得我以为并没有埋伏有敌人,便让大部队通行。要不是我当时有些不安,没有和我的中军一起行动。你现在已经看不到我了。
这样的敌人实在是可怕!这么多轮箭雨,这么多人中箭,却没有一人因中箭而发出声响来,说实话。我现在是很佩服这样的敌人的。这种意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
可这些人才刚成为一名军人不足一年。这样的人太可怕了。
所以我自问现在的我无力攻克西宁城,更无法战胜这样的人,来时经过的那座浮桥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你搭建他用了多长的时间。有了这一座浮桥,我们才能这么快的赶到。还能携带这些攻城器械,张智指了指外面的投石车,攻城梯等器械。
这座桥是我根据周军的线索搭建的。我前后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这还是我没有在附近找到材料的前提下。估计那时周军搭建甚至不用三个时辰便完成了。
这是周军先创造出来的!
所以他们才能在不惊动西宁县城的情况下轻易渡过了清水河,诈取了西宁城的城门,接着甚至西宁城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便沦陷了。
我前几天试探过他们。城内现在还算是安稳的,并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杀戮的事情。现在得到你们营的补充。我打算明天开始攻城。
嗯!那就由你来指挥吧!你熟悉这里的情况环境。我刚来,要是让我接手说不定会出什么意外。
嗯!其实他也明白,这只是张智想让自己有个赎罪的机会,毕竟现在仗打成这样,要是这城是张智打下来的,那他损兵折将的事情便没有转圈的余地了。
“谢谢!”
见他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张智笑着拍了拍朱贵的肩膀。“我们之间说这些干什么!现在我们大家的处境都不好过,这么多年在一个马勺里吃饭,我能看着你有难不帮吗?”
今晚辛苦你安排好防御。让我的弟兄们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就开始攻城吧!我先回去休息了。
去吧!要是他们敢来。我保证他们甚至都摸不到你们的边来。
次日一早,在“咚!咚……”的鼓声中,梁越他们来到了城头上,看着对面的齐军在不停的忙碌中,一架架的投石机在不停地组装起来。看着那一字排开的投石机,足有五十架之多。后面的石弹还在源源不断的运来。
杨宁也不禁咋舌。我的妈啊!太豪横了吧!
只见一架架投石机的长臂被拉了下来,不一会儿便看到了一枚石弹从投石机中抛出。“嗖”的一声便从杨宁他们的头顶飞过。砸在城内一间民房上,强大的冲击力瞬间便把这间民房给砸出一个大窟窿。
见到这个情形,杨宁庆幸他早就把这面城墙边的民众清空了,当时只是想着不要让这些平民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现在看来是救了他们的命才对。
见又有一块巨石砸来,梁越果断下达了全军下城的决定。他知道只要齐军的投石机调试完毕,就会有着数不清的石弹袭来。这时站在城头上和自己找死没有什么区别的。这并不是人力能够抵挡的。
梁越他们一口气跑到了远离城墙半里地远的地方,还没有缓气来,便看到密密麻麻的石弹划过天空,重重的砸在城墙上。城墙上肉眼可见的颤栗起来,不少的女儿墙甚至直接就被砸飞出去,也有不少的石弹落在了民居上,一间间的民房不停地倒塌,带起满天的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