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诗词酒会
令人感到惊疑的是,吴白用被杀一案只过去短短两天时间,刑部、御史大夫、大理寺,三司联合的会审就草草盖棺定论的结束了案情调查。
根据三司会审审判后的结论说法,吴白用死于江湖魔道中人的恶意虐杀。
翻译过来说就是,吴白用自己倒霉,刚好遇上了一个魔道中人想杀人取乐了,他运气不好的撞枪口上,所以被杀。
这个荒唐的结论竟然还被元武帝认可了。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这是皇帝想要的结果。
明眼人都知道,这种荒唐的结论连傻子都糊弄不了,也知道吴白用的死肯定与镇北王脱不了干系。
但皇帝此举到底是为何意呢?
所有人都糊涂了。
镇北王,一个拥兵自重,有着造反苗头风险的危险人物。
元武帝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耐于他。
以帝王心性,无论是哪朝哪代的帝王,都不可能容忍镇北王这种人物的存在。
明明有两次机会问责制裁镇北王,但元武帝为什么一次都没有出手。
想不通,所有人都想不通。
王知更所谓的诗词酒会是在外城举行的。
京都外城并没有禁宵的禁令,所以每每夜幕降临后,外城常常灯火通明。
诗词酒会是京都权贵世家子弟自发组织举行的一种联盟、交友的大型聚会。
这种聚会自先帝在位时就已经盛行了起来。
传言当今陛下,也就是元武帝在未登帝位之前,也时常参加这诗词酒会。
后来,这种自发组织的性质就变了,因为元武帝插手了。
在此之后,诗词酒会每半年才能举行一次,元武帝并不直接插手酒会进程,只是每次酒会的举行,都必须在元武帝的监督下进行了。
想当初,元武帝夺嫡希望并非最大的那一位。
非嫡长子,母系势力更不是最强的那一支。
但为什么是他最后成功夺嫡登上皇位的?
这里面最大的功劳就在这儿诗词酒会上。
这诗词酒会几乎聚集到了整个京都所有权贵世家的精英子弟,当年元武帝就是靠这结交这些权贵世家子弟,才获得了他们身后家族的支持,成为了夺嫡成功的最大一匹黑马。
有过经验了,元武帝怎么可能放任这种具有无限潜力,存在巨大风险的聚会组织野蛮生长呢。
所以,自元武帝插手这诗词酒会后,其性质就已经变味了。
后来郑风才知道,这王知更竟然是大周开国郡公,被先帝册封为“上柱国”王霸天的嫡长孙。
开国郡公和上柱国都是正二品官职。
不过前者属于实权爵位,后者则是功勋荣耀勋位。
但当这两个勋爵封号放在一起时,那就不一样了。
可以这么说,只要这家人不作死造反,那就必定能保家族一辈子荣华富贵了。
别看两个称号都只有正二品的官位,但人家这履历,正一品来了,人家都敢当你面唾你一脸唾沫星子。
上国柱啊,整个大周也就只有这么一位被赐予了这种荣耀称号。
就算是镇北王,在见到这位老爷子时,那也得恭恭敬敬叫声老爷子。
没办法,谁让人家辈分高,功勋大呢!
听说当年这王霸天曾数十次拼命在战场中救回过先皇,后来先皇当着所有将士官员笑称道。
“霸天啊,你救了朕十次,朕欠你十条命,以后,哪怕你造反,朕也给你十次机会。”
在那一次玩笑的打趣中,王霸天就有了一个“王十命”的绰号。
郑风知道这货家世后,看他的眼光就忍不住的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丫的,自己怎么就没穿越到他身上呢!
就这家族底蕴和皇室的恩眷,这整个京都还不得横着走啊!
哪像现在的自己,有个便宜爹有随时造反的苗头,还坑儿子似的把自己丢到皇帝眼皮子底下。
郑风就没见过这种操作,就非坑死儿子不可是吧!
………
诗词酒会开在了京都最豪华的一座顶尖园林中。
这座园林其本身就是皇室所开的一家私密酒楼,听说是先帝长公主驸马爷名下的产业。
当郑风随王知更达到这座园林时,这次参加诗词酒会的人基本都到齐了。
没有狗眼看人低,把郑风拦在门口不让进的狗血剧情。
先不说这低调王知更的恐怖家世,即便是现在的郑风,那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前些天早朝上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京都,也不会有不开眼的人为这点小事为难郑风了。
毕竟,如今郑风莫名其妙深的圣眷恩宠,一般人讨好结交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脑子犯抽的去主动招惹他。
走进园林,郑风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这让郑风想起了前世著名景点的苏州园林。
亭、台、楼、阁、泉、石、花、木无一不有,各种精美设计巧妙的组合在了一起,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园林画面。
郑风不得不感叹,看来无论在任何地方,都不缺大神一样的设计人才啊!
跟着王知更一路前行,良久后,在抵达一处宽广的湖泊后,郑风才真正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到了。
是的,也不知是那个人才,在一座园林中挖出了目测占地百亩的湖泊。
湖泊中,大大小小的凉亭如星光点缀在湖面之上。
各个凉亭交错互通,这种布局,郑风只能说,人才啊!
此时,近百座凉亭记基本上都坐满了人。
王知更满脸笑意的扭头对郑风说道。
“郑风兄,跟我来,我在这星罗湖中也有一座自己的亭子,先就委屈郑风兄与我同座一处了。”
跟随王知更,郑风两人来到了靠岸边的一座凉亭里。
此时的凉亭中,早已摆放好了各种酒水点心。
宛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的郑风东瞧西望,对这里的一切都似乎很感兴趣。
突然,郑风指着湖中央那一座区别于其他凉亭的巨大水上观台道。
“那是什么?等会儿所有人都要去哪里吗?”
还没等到王知更的回答,旁边就突然响起一声冷嘲热讽的讥笑道。
“文曲星台,那可不是什么样的阿猫阿狗都能上去的。
人啊,得有自知自明,不然就撒泡尿照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