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关心
对于房遗爱鞭打倭国遣唐使一事,李治十分的关注,一直派人盯着那个倭国遣唐使。
探视完了长乐公主,李治刚刚走出公主府,就有内侍匆匆前来禀报。
“殿下,大事不好了!”
李治一听不由皱起了眉头,斥道:“胡说,什么大事不好了,有什么事慢慢说!”
内侍喘了口气,沉声道:“殿下,房二公子去了承天门又抽了那倭国遣唐使一鞭子。”
李治听了不由倒吸一口气,在承天门前当着那么多国子监学生、侍卫的面抽了倭国遣唐使一鞭子?
李治失声问道:“为什么?那倭国遣唐使又怎么招惹了房遗爱?”
内侍解释道:“没见到招惹啊,奴婢就见到房二公子骑着马径直冲了上去直接就一鞭子抽了下去!”
李治听了不由抚额,这下彻底闹大了!
之前房遗爱在路上抽了倭国遣唐使一鞭子还能说是误会,还有些遮掩含糊过去的可能。
现在当着那么多人面抽了倭国遣唐使一鞭子,想赖也赖不过去啊。
李治问道:“那后来呢?”
内侍连忙道:“后来,陛下就宣召房二公子和倭国遣唐使入朝觐见了。”
直接宣召入朝觐见,这更麻烦了。
李治连声道:“快走,速速入宫!”
房遗爱这家伙不会一语成谶,真的又要被打入大牢了吧?
这是把大牢当成自己家了吗?
虽然他也不知道怎么帮房遗爱开脱,却可以帮房遗爱求情。
李治也顾不得摆太子的谱了,带着侍卫拍马直奔承天门而去。
快到承天门的时候,刚好看到房遗爱骑在马上悠哉悠哉的行来。
李治连忙勒住了马,吃惊的问道:“二郎,你怎么在这儿?”
房遗爱笑道:“我刚从宫里出来啊,就走到这儿了呀。”
李治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的问道:“我听说你在承天门前又抽了倭国遣唐使一鞭子,被宣召入朝,所以我正赶着入宫呢。”
看着李治额头上的汗珠,房遗爱心里很是宽慰,笑道:“我确实又鞭打了倭国遣唐使一鞭子被宣召入朝,不过没事,陛下还夸我抽的好呢。”
李治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什么?
父皇不但没有惩处房遗爱,竟然还夸房遗爱抽的好?
这怎么可能?
再怎么说那也是一国使臣,房遗爱在承天门前无缘无故抽一国使臣鞭子,这是很严重的外交政治事件!
即便是父皇想偏袒房遗爱,可是面对朝中重臣也不能做的太过,所以极有可能是房遗爱自己化解了这场危机。
李治连忙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房遗爱连连摆手道:“此事极为恶心,不说也罢!总之,陛下已经将所有倭国人全都逐出了长安,而且勒令倭国人不得再踏入大唐一步。”
“以后长安城里就再也不会有倭国人存在了。”
李治听了不由倒吸一口气,今天在东宫的时候,房遗爱就想将所有倭国人都逐出长安,没想到竟然当天就说动了父皇。
而且,群臣还都没有反对!
房遗爱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放下心来的李治心里好奇的就跟猫爪子挠着一样,连忙问道:“不行,你快说说,到底是怎一回事?你是劝的父皇?”
房遗爱挠头道:“也没怎么说,倭国的君主叫天皇,我就是说了点天皇的一些丑闻。”
李治听了先是冷哼了一声:“弹丸之国竟敢自称天皇?真是夜郎自大!”
随即,他又十分八卦的问道:“到底是什么丑闻?”
房遗爱解释道:“倭国天皇自诩是天照大神的后裔,不能与凡人通婚,所以历代倭国天皇娶的都是至亲,什么亲姐妹堂姐妹亲侄女甚至还有亲女儿。”
李治听的目瞪口呆,良久才回过神来,一脸的不可思议:“你这是瞎掰的吧?”
房遗爱有些无奈道:“不是瞎掰的,是真的,那倭国遣唐使都在朝堂上承认了。”
李治随即也反应了过来,房遗爱说的应该是真的,不然父皇不会将所有的倭国人全都逐出长安,群臣也不会赞同。
李治连连摇头:“这哪里是蛮夷啊,这简直是野兽!怪不得你说见到倭国人就觉得恶心,直接就抽他们鞭子。”
“谁见了不想抽他们鞭子啊!”
房遗爱笑道:“陛下被恶心的不行,孔颖达、褚遂良等大儒更是直接气的跳出来大骂。”
“殿下放心,以后都见不到这些恶心的家伙了。”
李治点头道:“得敦促左右候卫,尽快将倭国人逐出长安,免得污了长安的土地!”
等消息传开,倭国人在长安城里肯定就如同过街老鼠一般,再也难以立足了。
房遗爱笑问道:“殿下还要入宫吗?”
李治面露忧色:“我去了长乐公主府,姐姐又犯了气疾,我得入宫禀告父皇。”
房遗爱听了微微一怔,在他隐约记得长乐公主刚刚二十出头就病逝了,算算时间的话倒也差不多就是这两年。
平心而论,长乐公主这个大姨姐还挺不错的。
人美心善,气质出众,颇有少妇韵味……
不对,不是这些。
长乐公主很疼爱的妹妹,而且不但没有阻止他和晋阳公主相见,反而提供了很多便利。
他能和晋阳公主相恋,是有长乐公主一份功劳的。
如果长乐公主病逝,那可令人遗憾了。
房遗爱关切的问道:“怎么就犯了气疾?”
李治解释道:“也是宿疾了。”
房遗爱认真道:“千万不要大意,要请太医好好看看才是,不要拖延。”
李治点头道:“有太医在公主府,姐姐觉得是宿疾,就没有禀报父皇,我这就入宫禀报父皇一声。”
李治匆匆入宫去了,房遗爱驱马慢悠悠的往回走,心里头也有些沉重。
长乐公主是皇帝的嫡长女,也是备受皇帝的宠爱,她生病了,太医怎么可能不重视?
但是,历史上的长乐公主还是二十出头就病逝了,由此可见,这根本就不是耽搁不耽搁,拖延不拖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