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土地公有制,大奸商(二合一章)
身后的周仓一怔,顿时冷汗连连。
唐小志认不得这块腰牌,他周仓可是认得真切。
而那小子居然想改了上面的名字,据为己有?
真是哪条死路,你选哪条。
此举虽是唐小志的个人授意,但周仓并不认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他是一县主官,辖区内出现了逆乱纲常,有违律法之事,他本就责无旁贷,更何况他还事事参与其中?
燕羽墨逛完这条北街,已令周仓身负数条死罪。
原本,周仓试图上缴这几年的分红所得和全数家产,并很不讲情义的扬言,要配合燕羽墨对唐小志进行抄家,以此换取免去死刑的责罚。
而燕羽墨似乎也有接受、同意的意思,态度有所缓和。
谁知在这个节骨眼上,竟又出了这么个档子事儿
周仓欲哭无泪,心中暗叹一句:真乃成也小志,败也小志矣。
不过这厮狡猾多端,求生欲极强,小有临危应变的能力,想让他就此接受“死亡”的命运,倒也不尽然。
此时,周仓眼珠子微微一转,计上心头,先是对燕羽墨安抚了一句:“大王息怒,待下官去问问清楚。”
说着,便迈步走向了那工头。
工头见到县太爷走来,脸上堆着笑意,刚要行礼。
却被周仓一把揪住衣领,拉到一边,恶狠狠道:“听着!你若还想活着,就立马将那枚令牌恢复原状,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差错,然后将之交给本官处理。否则,明年今日就是你全家的忌日。可明白?”
工头震惊:“啊?这可是上面的玉石已经改刻了字,再怎么恢复,也不可能如初啊。”
周仓怒道:“那是你的事,本官不管这么多。总之,要是恢复不了,你便死!赶紧的,别啰嗦。”
说完,便转身从小厮的手上抢过腰牌,交还给了工头。
工头不明所以,显然疑惑于周仓为何发怒,但也没敢多问,接过后便匆匆返回了工坊内。
周仓这才返回燕羽墨身边,恭敬的信口雌黄道:“禀大王,唐小志见识狭隘,不识大王腰牌,竟还想篡改上面的文字,当真是罪大恶极。不过,那些工匠倒也深知腰牌名贵,一旦操作失误就会毁了至宝,所以便造出了一块赝品,先交由唐小志过目。”
言下之意,却是在谎称腰牌并非真品,真品另在他处。
燕羽墨听此,脸色稍稍缓和,“当真?那真的腰牌在哪?”
周仓回道:“下官已经让人去取,还请大王稍待。”
“哼,你们两个果真的胆大包天,还有什么事瞒着本王,还不从实招来?”
“是,大王。但街上人多口杂,还请大王移步舍下。”
“舍下?”
听此一说,燕羽墨突然若有深意的朝周仓望过去一眼。
周仓顿然会意,颇为尴尬,赶忙道:“不,下官说错了,现在应该是大王的舍下了”
燕羽墨这才稍稍满意,抬手示意周仓前方引路。
周仓已说过愿将全数家产充公,以换取免罪,自然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而对于燕羽墨来讲,乐于至此,饶过周仓一命便可换取源源不断的分红和几处大宅,这生意谁都愿做。
当然,大明王殿下也可以直接以武力接管这个清水河村,占为己有。
但同时燕羽墨也深知,清水河村之所以能有如今欣欣向荣的盛景,其中少不了唐小志和周仓这两个灵魂人物。
唐小志负责策划、运筹,周仓这个“土皇帝”便是负责政策拥护与照顾,两者缺一不可。
贸然将此二人除去,恐怕清水河村这只“金鸡”,就会失去下金蛋的本事。
没多久,来到村子北边的一处半山豪宅。
这处豪宅虽说不是村中最气派的,但俨然是风水地理位置最好的。
隐于山腰葱郁间,晨时云雾袅绕,虚无缥缈,暮时霞光异彩,绚丽缤纷。
尤其受到周仓这样的官场人物喜爱,坐北朝南,俯观天下之势。
身处府邸院中,一处延伸出悬崖之外的观景台上,便可鸟瞰整个清水河村的全貌,视野尤为开阔。
周仓将燕羽墨等人带到观景台的凉亭中后,便亲自去吩咐下人上茶。
几人立于悬崖边上,俯瞰着清水河村的一脉向荣和壮丽山色,不由心中一阵澎湃。
清水河村虽地处偏僻,但基于山水之秀,虎踞龙盘之跌宕地势,倒也别有一番风情。
对于见惯了京都繁华,平原一马平川之色的燕羽墨来说,饶是格外的壮阔新奇。
“大王,你看。这小村三里长街,南北贯通,日夜灯火不熄。除此之外,东西两面的长街也已显见雏形,看来唐小志是要打造一处十字新村。一旦建成,整个清水河村便被分成四处区域,北面为工坊区,南边为商业区咦,西边那个长得像鸟巢一样的建筑是什么?蹴鞠赛场?倒是东边仍是一处田野和荒地,也不知他打算用来干嘛。”
紫莺眼里闪着光,指着身下的村中规划,开口道。
燕羽墨目光扫视,微微点头道:“嗯,不得不说,此子对清水河村的建设规划,倒也合理分明。东边的区域大多是田野和草地,恐怕是村民的耕种区。毕竟,除了做生意之外,他们也要自给自足,填饱自己的肚子。可是不对呀!你看那些村民在做什么?他们在将田里培育的秧苗拉上车,往外运?”
霍兵这时插嘴道:“除了我们进村的那条南街大道之外,村中各处仍有无数条平整的道路通往各方,似乎连接着附近的各处村落。这个清水河村,俨然是附近乡镇的中心枢纽如此看来,唐小志此人的野心并不止于清水河村。”
燕羽墨看了他一眼,“霍统领的意思是,那小子空口诳语,在本王面前声称胸无大志,实则野心勃勃?”
霍兵笑了笑,“大王欲知此事,何不直接问问周仓?”
话刚说完。
说周仓,周仓立马就到。
他亲自端着热茶而来,一脸的谦卑之色,逐个为几人倒茶,连身为侍女的紫莺也不例外。
“大王请用茶,霍统领请,紫莺姑娘请。”
燕羽墨未动茶杯,而先问道:“周仓,东面的田地,唐小志打算用来作甚?目光所及,本王却见村民正在往村外运送秧苗,这是要拿去卖?村中难道不做耕种,粮食都靠买?还有,你们修那么多条路来干嘛?”
周仓回道:“村中并非不做耕种,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耕种而已。三年前起,清水河村便开始实行土地公有制,以商社的合作模式,来发展基础农业。时至今日,随着附近村落的加入,基础农业基地已然移到了各个村中的田地。清水河村只做集散加工,负责营销规划。”
燕羽墨惊讶道:“土地公有制,商社合作模式?那是什么?”
“简而言之,便是不再强调土地划分到个人所有,而是集中到群体共有,成规模区域化统筹管理,收益所得由村集体统一分发红利。”
“啊?我朝素来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化,允许相互买卖。如今说将土地集中收为共有,岂非是动了那些大户的利益,他们岂会同意?”
“一开始,地主们自然是不肯同意的。但唐小志成功说动了那些佃户,集体联合起来罢工抵制,导致地主家雇不到人耕种,最终只能妥协。加上唐小志在商社利益分红上,也足够吸引那些地主。”
“哦?他如何平衡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利益关系?”
“商社的分红,分为土地红利和人丁红利两种。地主家田地多,就主要按土地股分红,地多则多。而土地收归共有之后,但凡参加劳动的村民,年底皆有红利可分。按户按人口划分,比如说一户人家,有两名成员参加了集体商社的运作。到了年尾便可分到两份人丁红利,以此类推,多劳多得。”
听此,燕羽墨陷入了沉思。
据周仓所说,唐小志这样的管理模式,倒也是新颖,恰到好处。
既平衡了地主与佃户之间的利益矛盾,又可结合众人之力,成规模建制的大力发展。
地主家的利益,按田地多少分配;普通佃户则依靠自身劳作,也可分到一杯羹。
两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保证,间接化解了千百年来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夙怨”。
而中间这个粘合剂,便是那所谓的集体商社。
农民与地主之间不再直接产生雇佣关系,由集体商社统一运筹,继而便少了一层潜在的剥削。
地主只需供应大量土地,就可坐享其成,也是乐于至此。
赫然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一念至此,燕羽墨心中一叹,如此锦囊妙计,奇思妙想,那些高官厚禄的户部官员怎就想不出来呢?
难道说,这户部过百吏员,竟比不过唐小志一个人?
顿了顿后,燕羽墨复而开口道:“这么说来,上缴朝廷的税务,想必也是由这个商社统一支出了?”
周仓点头道:“是的。商社的总收益除去各项支出以及来年的预算之后,余下的,方才分发下来。如此,便免去了各家各户的负担。从这点上看,唐小志此举,倒也有惠及于民之用。”
“很好!看来,你们二人倒也并非只做一些中饱私囊之事。只是,唐小志修那么多路干嘛?而且,本王看到那些路面平整异常,水冲不垮,是用什么材料修建的?那些培育好的秧苗又运往何处?”
“这些新式道路,都是用唐小志发明的水泥铺设而成。据他所说,非但水冲不垮,甚至可以沿用很多年。因为我们大奉朝没有大型载重货车,寻常马车根本不足以压坏路面,几乎能免去养护。村子东面的田地只是秧苗培植基地,一旦秧苗成长到可以换地栽种,便会转移到各个村子大批量种植。”
“易地栽种?隔壁村子的人愿意让你们使用他们的土地?”
“自然是愿意,只要出给的价码足够高。”
“他给出了什么价码?”
“商社负责开渠引水,统一管理田地,并负责秧苗的供应。当地的村民只需按照指示帮忙管护,即可。等到物产丰收,六成收获归当地村集体,我们清水河村占四成。外加一个条件,产物优先卖给我们,而且货款在我们分销之后,再做结算。”
这时,紫莺眉头一皱,插嘴道:“你是说,所有的栽种成本都由你们商社垫付,隔壁村子只需供应土地和人力,便可分到六成收获?那你们岂不是亏了?或者根本不赚钱?”
周仓却笑着摇头道:“那可未必!紫莺刚才没听见本官说吗?我们商社有优先购买权,并在分销后,方才支付货款。记住一个关键词,我们只支付货款!”
紫莺挠头道:“货款?有什么猫腻吗?”
周仓嘿嘿一笑,一说起这事,这货俨然忘记了自己是带罪之身,此时有些得意的看向燕羽墨,接道:“大王可听出唐小志此举的妙计所在?”
燕羽墨倒是干脆,只吐出两个字:“直说!”
周仓这才笑意吟吟道:“根据与邻村的协议,我们有粮产的优先购买权。唐小志便授意手下之人,每次都会将他们的粮食全部收购过来,一个籽都不给他们留。事后,支付他们银两。但粮食都在我们手里了,他们去哪里买米吃?还不是得回过头跟我们买?而跟我们买,原价是买不到的,你得出五倍的价格!”
一听此言,燕羽墨三人顿时瞪大了眼睛,惊道:“什么?你们通过这个优先购买权,把粮食都收走了,只付给他们银两。让隔壁的村民无粮可用,只能通过高价反过来跟你们购买?而你们则伺机抬高市价,敛财?”
周仓黠笑道:“正是!大王觉得,唐小志此计是否绝妙?”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先通过协议买光你手里的粮食,让你空有银两,而无米下锅。
是不是就得反过来,用银两跟我购买?
但不好意思啊,买回去,价格要翻五倍
燕羽墨并不笨,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猫腻。
合着唐小志在村民身上施加的购销协议,间接也是一把“屠刀”?
令一向自诩“苦万民之所苦”的大明王殿下,此时忍不住大骂了一声:“哼,奸诈之徒,这个大奸商,此举岂非是鱼肉百姓?”
周仓却觉得无可厚非,道:“大王,唐小志也说了,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存在即合理,也无可厚非啊。而且,我们也并非原样卖回去给他们。我们收购回来的都是湿米,还需要经过加工厂的晾晒、脱粒以及精选,方才可以上市。除去损耗,实际上以原购价的五倍出售,也不算太奸。只能算小奸”
燕羽墨却冷哼道:“不管是大奸还是小奸,反正就是奸!他现在人在哪,本王要见他!”
周仓一愣,眼见大王的脸色马上又不好了,便赶紧朝远处的侍者喊话道:“来人,唐里正今天去哪儿了?”
一名男侍者走过来,道:“回县太爷,大里正一早起来就去赛场找周公子了。听说,是要检阅一下,新组建的蹴鞠宝贝队伍。”
“知道了。”
周仓应了一声,挥退了侍者。
而,不用周仓再通传,燕羽墨也已经听到了答案,却是疑惑道:“嗯?蹴鞠宝贝是什么东西?”
周仓弯着腰,道:“蹴鞠宝贝就好比请恕下官不知如何解释”
“哼!那周公子又是谁”
“是下官的犬子,周成龙。”
“哦?呵呵,你倒是好啊,这是要上阵父子兵?”
燕羽墨隐晦地斥责了一句,随后接道:“走!去瞧瞧你们的蹴鞠场,我没记错的话,明后天便是开幕式了,对吧?”
周仓大为汗颜,尴尬应了一声是。
而彼时的唐大里正,正在球场的草地上检阅着面前十几名样貌清丽的俏佳人。
身旁一名正半躺在椅子上,抖着腿,嘴里衔着一根狗尾巴草,看起来吊儿郎当,不务正业的富家公子,正用眼神猥亵着众女,目光如狼。
一边看着,一边说道:“志哥儿,你也来看看呀,今年我们选谁做开场领舞?”
唐小志目光一扫,却是轻描淡写道:“我看这些人都不大合适”
“不合适?哎,这些人可都是你之前亲自选的呀。”
“之前倒觉得她们还行,但自从见过某人之后,便觉得他们都是庸脂俗粉了”
说着话,唐小志的脑子里竟浮现起燕羽墨女装打扮的样子,并在球场上舞动的那种曼妙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