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招募人员(一)
他来到前院,约见了几个老佃户,这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他带着一名年轻的汉子。“梅儿端两把椅子给老丈坐。”
没人和另一个丫鬟端了两把椅子走到近前道:“爷爷请坐。”
两人一阵懵逼,犹豫这个年底还没有椅子。他们觉得很新奇,两人照着陈奕的样子坐了下来。
陈奕拿着一颗玉米幼苗道:“老丈这是我们的新粮食,亩产可达8担以上。”
他拿起幼苗看了看,又看了种子,心里一阵激动。“东家,我们现在有种子吗,等粮食收了,种植可来的及否?”
陈奕把种植的方法依依讲解了一遍,又来到后院的菜地示范种植可一些,他们听懂了才离开。
今天一早王管家就把20套犁给拿过来了,他死皮赖脸的又从陈奕这里拿走了5套犁头,他又吩咐他打造了300把犁。
公子!公子!一下阵小跑,急冲的走了进来,他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另一个护卫曹植。他进来急冲冲道:“公子,今天我招募了300户流民,已经安排他们过来了。”
他指了指院子内的帐篷道:“叫人把这些帐篷搬出去,这里有50个棚,一个棚里住6个人,一家子有6口人的给一个。没有6口人的就要他们男的住一个棚,女的住一个棚,每个棚住满6人位置。”
这是陈奕昨天在市场买的救灾用品,还买了一些铁锹,急救药品等。
这处平行世界,他走后时间都静止了下来。一般他每天下午吃完饭,会抽出两个小时过打理一下。其他时间都不耽误自己的事情的事,幸好是一比十的时间比例。
两个小时就相当于南北朝20个小时,前些天陈奕把这里的几幅名画拿过去了,都是很现实的东西,他就放心了不少,他还担心是个虚拟游戏。
他走出门外,看着一个帐篷在几人欢呼声中搭起来了。看着他们微笑的脸庞,一群群孩子打闹的现场,陈奕一阵感动,这个年代,有口吃的就非常好了,这是最大的需求。
曹植走了过来看着陈奕道:“公子年轻的男子子有150人,未生孕的年轻女子有210人。”
他拿着一个册子递过来道:“都记在里面了。”
他接过看了看,女多男少。想了想也是,这个年代,年年战乱,不知死了多少年轻力壮的男人。
你去问问,有没有做木工的,泥瓦工的,还有铁匠,都把他们叫过来。
人多还是快,几十个棚都盖完了。他又看了看身后的丫鬟道:“梅儿你去要他们把屋里洒一下生石灰粉。”
“好的!公子。”他仔细打量了一下小丫鬟,豆蔻年华,前凸后翘的。看起来还有点青涩,在养两年应该可以吃了。
次日一早,在陈奕的安排下,两组人去探矿的了。这次主要的探查区,是陈奕根据后世的矿产分布指引而去的。
剩下的一些面积大的男人,根据年龄不同,安排他们去开砖窑了。
这个帐篷住上一年倒是没事,时间久了肯定不行。这次还安排人弄了一间水泥窑,工艺都是那种老式的。
下午曹植拿了两块黑色的石头,高兴的走了进来,看着陈奕道:”公子,我们找到矿了。”
陈奕看着他手里拿着的两块石头眼睛一亮,接过来看了看道:“很好这个是铁矿。”
他又看了看另外的一块煤道:“这个也不错,是煤矿。”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图纸道:“这个是炼铁的高炉,你安排人去修建。炉壁的防火砖在后面仓库,用的时候你们去搬。”
这处炼铁高炉的图纸,是根据欧洲十九世纪末设计的。炉高5米,一次性出铁3吨。
一个月后,经过他训练的150名家丁,变成了600人。庄子内的高炉多了5座,有炼铁的2座,炼钢的一座,煤炼焦的两座。
这处煤炼焦的炉子非常先进,引进了很多现代的工艺,废弃的煤气可以收集50以上用来发电和做饭。
陈奕在长安城专门开了两家店铺出售铁锭和农具,每天进账三百多两银子。他还是出售了两成左右的生铁,剩余生铁他又通过技术做成了钢锭。
他从现代引进了6台蒸汽冲压机,每天不停地在冲压盔甲上的甲山。
曹乾穿着一套板甲走了过来,看着陈奕道:“公子,这套甲比我之前穿的轻一半。我刚刚用刀试过了,只能看到一条细痕,比我们之前穿的防御要好。”
这套钢甲采用细小的钢丝绳链接,内部是用皮革做的底料,穿起来轻便灵活。整套甲,加上头盔重量40斤,比现在土产的甲轻20斤左右。
两人来到了一间作坊,这时一群女子正在缝制皮革,陈奕看了看,看向身侧的王通道:“王管家,现在一天能出多少套甲。”
王通拿着一个记账簿,算个算道:“公子,现在每天可以做160套甲,最近已经做了1200套了。”
陈奕又看了看身边的曹乾道:“你安排训练的600名壮汉,怎么样了?”
三人漫步走向了训练场,训练场响起,一阵阵现代的口令,“向左看,慢步走……起立”
陈奕走向高台,看着晒着黑乎乎的一群汉子道……“大家好!我是你们的东家宇文觉,你们的家人我都安排好了,不会让他们饿肚子。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都能吃饱肚子,你们的训练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庄子,包括好来之不易的生活,有盗匪出现,我们就要用手里的武器捍卫我们的家园。”
徐植很会来事,举着手中的长矛大声叫喝道:“保护庄子,保护东家。”
陈奕用手轻轻压了压道:“今天加餐,有羊肉。”
大家一起叫喊道:“谢谢东家。”
曹乾和王通陪同他又来了,砖瓦窑。这处做工的有300多人,这里烧好的砖和瓦都卖给了城里的大户。陈奕从后世拿过来的炉用温度计,作用可不小,几乎没有烧废掉的砖瓦。也给他降低了不少成本,如果按照之前的工艺,烧五次总有一窑是废品,现在不一样了。
王通走了过来道:“东家,这处窑每天能进银50多两。”
陈奕点了点头,看着前方施工的工地道:“这处是纺织作坊吧?什么时候开工。”
“少爷,这处作坊设备按照您提供的图纸做出了200套,只要这处作坊盖好就能开工。”
陈奕看了看作坊,平方设计,一层面积应该有400平方米,连着一片有十间房子。都是红砖红瓦,按照50年代的图纸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