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5章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回到长安的第二天,丞相萧何便在自家的酂侯府,等来了少府卿阳城延的拜会。
在课堂主宾落座,在阳城延那饱经岁月璀璨的面庞之上,萧何不出意外的看见和自己近乎一致的苦恼之色。
“少府此来,莫非……”
未等萧何音落,阳城延便满是苦涩的长叹口气。
“大战在即,鄙人顷少府之全力,一应弓羽箭矢、剑戈矛戟,总归是十之不离八九。”
“但军粮一事,少府实无可调之粮啊……”
言罢,阳城延满脸无奈的摇头叹息着,下意识端起手边的茶碗,缓过神来,却也没了品茶的兴致。
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在这个时代,战争最大,也最具战略意义的物资,便是后世人不太容易理解的粮食。
除小股部队突袭,或是像巨鹿城下的项羽一般打算背水一战,否则,没有任何一个将领,敢在粮草没有得到确切保证的情况下引军出征!
若是一到三个月的军粮没有提前送到,也没有将领敢率军进入阵地。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代,粮食,几乎是士卒军心唯一的保障。
有了粮食,哪怕战况再恶劣,将士们也总归能以‘大不了光荣了,也好歹是个饱死鬼’来安慰自己。
可若是粮食出现短缺,那无论战况再怎么顺利,哪怕遭遇一场小到不能再小的失利,军心也会轰然倒塌,大军溃散。
——十二年前的巨鹿一战,项羽是如何击败回援的秦长城军团的?
在敌我兵力很可能达到3:1,甚至4:1的情况下,项羽仅凭一出破釜沉舟,真就能把号称已知世界最强,最难以战胜的秦长城军团杀了个丢盔卸甲?
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
诚然,项羽破釜沉舟,确实让麾下的楚军将士在短时间内,迸发出了极其强大的战意。
但巨鹿一战真正的决定性因素,是项羽大军渡过漳水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攻打负责保护粮道的章邯所部,彻底断了王离所率主力的粮道!
粮道一断,秦军将士自是军心大乱,再加上楚军破釜沉舟的高昂战意,此消彼长之下,这才有了霸王破釜沉舟,大破巨鹿,俘秦卒足二十万余的传说。
除了楚-秦巨鹿一战,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著名战役,也都是以某一方粮道被断作为转折。
如发生在几十年后,即汉景帝一朝的吴楚七国之乱,也同样是在太尉周亚夫奇袭淮泗口,断吴楚联军粮道后,才走向有利于长安中央的方向。
而粮道的安危,之所以能对大军军心起到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不外乎将士们唯一关心的事:明天上战场之前,能不能吃顿饱饭?
毕竟杀敌立功、斩将夺旗,只是少数幸运儿才能达成的成就。
对于这个时代大部分普通士卒而言,吃饱喝足,攒足力气,在战场上优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伺机对敌人造成杀伤,才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头等大事。
而现如今,长安中央要派大军出关,平灭尚未爆发的代相陈豨之乱,自然也就需要保障好武器军械、军粮肉食在内的一应后勤工作。
可就是这项大战前最基本的准备工作,便已经让身为丞相的萧何、担任少府的阳城延二人焦头烂额,深感心里憔悴了……
“唉……”
“异姓诸侯此起彼伏,关东战火纷乱不休,不知何时,才能有两年太平岁景……”
大战在即,粮食要不要提前准备?
答案自是必然。
但如今的汉室,已经经历了近十年,且几乎从不停歇的征战了……
十二年前,秦二世胡亥元年,泗水亭长刘邦于沛县起兵抗秦,到十年前的汉元年,秦帝国轰然倒塌。
被秦始皇统一的神州大陆,也在霸王项羽的分封下,再度分裂为十八个诸侯国。
被项羽封为汉王的刘邦,也只能在鸿门宴后狼狈退出三秦之地,前往自己的封地:汉中。
短短半年后,霸王项羽的注意力,便被自立为王的齐王田荣所吸引,汉王刘邦便借机北出汉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平灭了项羽所立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yi),得以还定三秦!
雄踞三秦、汉中之地后,刘邦麾下的汉军将士几乎是未做丝毫修整,便立刻东出函谷,开启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战争。
到汉五年二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于汜水继位为帝,得以一统天下的汉室,又开始了连绵至今的异姓诸侯王之乱……
——汉室鼎立短短数月之后,即汉五年秋七月,燕王臧荼率先起兵叛乱!
又数月之后,临江王共尉反;
汉六年秋,韩王信暗结匈奴,直接引发了之后的汉匈平城战役。
也正是在这一场战役当中,御驾亲征的汉天子刘邦,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在白登山,足七天七夜之久……
汉七年,楚王韩信坐‘谋反未遂’,被贬为淮阴侯;
汉八年,赵王张敖坐‘谋逆未遂’,被贬为宣平侯;
到今年,汉室纪元的第十年,便是代相陈豨谋反在即……
毫不夸张的说:自打汉元年,汉军得以还定三秦开始,到十年后的今年,几乎每年,汉室都爆发了一场持续三个月以上,参战人员达数十万级别的大型战役!
而在这十年时间里,作为丞相的萧何,几乎只做了一件事。
——穷尽所能,为征战于关东各地的汉军,筹备战斗所需的一应后勤辎重!
就连萧何得封为酂侯时,天子刘邦给出的赞语,都是‘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着打了十几年仗,汉室好不容易有了去年,一整年没有战争的祥和年景,却又偏偏碰上了前年、去年,以及今年这连续三年的‘粟谷不丰之年’。
尤其现在秋收在即,关中各地百姓已然次序断粮,就等秋收来给家族续命的情况下,萧何、阳城延二人的军粮筹备工作,便陷入了极为困难的境地。
——自家粮食吃都不够吃,又怎会有人把粮食往外卖?
纵是市面上仍旧有粮食流通,也必然是商人囤货居奇,‘限量提供’的高价粮。
那种动辄‘石作价二千钱’的粮食,显然不是如今的汉室所能承担,豪够数以百万石,以作为军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