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招揽与试探
李让带着两万人一头扎进了大山之中。
尽管进山之前他已经对山中的各种危险有所预料,但事实证明他还是低估了大山对队伍带来的伤害。
第一日,两万人不过走了二十里的路程,便不得不扎营休整。
没错,二十里,同样的时间,只走了平原上三分之一的路程。
而让队伍不得不扎营的原因,则是因为山里面的虫子实在是多得有些离谱。
人还好,毕竟有手有脚,虫子掉在身上,可以及时的清理掉。
但队伍里的牲畜可就遭了老罪,无数的虫子在牲畜身上蠕动吸血,导致许多牲畜一天下来便失去了行动能力。
山道旁的一处缓坡,便是李让和安修仁此次扎营的地点。
就这个缓坡,还是麾下的民夫花了一个下午才清理出来的。
没办法,大唐的环境实在是原始的令人发指。
一进入大山深处,除了时常有人维护的官道之外,两侧山坡上的植被是真能茂密到刀都插不进去。
而大营正中,李让和安修仁、刘仁轨、方老五等人正一脸凝重地盯着一头口吐白沫的老黄牛。
这头老黄牛身上很特殊,身上到处渗出血迹,皮下甚至还有东西在蠕动。
看了半晌,安修仁面无表情道:“山蚂蝗已经钻进了皮肉里,这头牛没救了,杀了吧!”
是的,让这头牛变成这样的罪魁祸首正是山蚂蝗。
老实说,李让从未想过这种在后世要靠养殖才够用的东西,在大唐时期的蜀中山林里会密集得到处都是。
蜀中的环境实在太过于原始,原始到李让忽然又有一种穿越到原始时代的错觉。
不过,稍微思索一下,李让也就明白了为何大唐远离中原地区的山区会如此原始的缘由。
说白了,还是因为没人。
大唐如今的实控领土已经接近八百万平方公里,北至北海,南至琼州,东至辽东,西至沙洲。相比历史上的大唐全盛时期,也就少了一个西域。
如此庞大的国土面积上,人口仅有两千万左右,就算加上各种隐户逃户,最多不会超过三千万。
就这么点人口,还没有后世一个省多。
回想起他从草原回长安时,在北山山脉里遇到的野猪都不怕人,还有长安城南城成了狐狸野兔的乐园,偶尔还能跑进去一头大虫。
种种情况都证明了如今的大唐,唐人根本不算主人。
这些蛇虫毒蚁豺狼虎豹,才是大唐真正的主人。
今日他们闯入大山,其实就是闯入了它们的领地,这头牛,或许就是它们对李让的警告。
沉吟片刻,李让道:“这头牛,宰了之后就一把火烧了吧,不然很有可能成为疫病的源头。”
听见李让口中的疫病二字,在场的众人不由得神色一凝。
大军进山,最怕的不是敌人,而是恶劣的环境。
原始的山林之中,无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被埋在落叶之下发酵,形成了令人谈之色变的瘴气。
像蜀中之地还算好,汉人在蜀中开发多年,多少也算是征服了一些山林。
要说瘴气最恐怖的地方,还是江南之地的大江南面与岭南之地,这两个地方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原始森林布满全境。
以前隋征南将军卢国公刘方为例,他率军自岭南出发,等到攻破交趾国都升龙城之时,麾下大军死于疟疾者已经十之三四。
就连刘方本人,也病死在班师回朝的路上。
由此可见,人类最恐怖的敌人,从来都不是人,而是恶劣的环境。
随着李让一声令下,一个亲卫顿时上前一刀插在牛的脖颈上,然后招呼另外几个亲卫上前将断气的牛拖走。
民夫们砍下来的树木和荆棘便是最好的燃料。
几个亲卫将牛放在一堆木柴上,李让亲眼看着他们点燃木柴之后,才与几个首脑人物回到中军大营。
李让一边走一边吩咐道:“刘参谋,接下来若是再有牲畜被蚂蝗或者其他毒虫祸祸的,就照着今日的方式处理,千万别掩埋,更不能让人吃,进了山林,除了咱们携带的粮食之外,禁食一切来历不明的食物,尤其是蘑菇类和遇见的动物尸体,此外便是水,一定一定要烧开了喝。”
这些条例,进山之前李让已经重复过一遍,刘仁轨业已将这些命令下达到全军。
但现在形势比李让想象之中的要更加严峻,因此,他只能选择老调重弹。
当然,李让相信山里肯定有能吃的食物,但队伍之中的人都是中原人,自幼长在平原,对于山里不熟悉,所以,他宁愿不吃。
听出李让语气之中的凝重,刘仁轨也不敢怠慢,他是读书人,眼界自不是寻常百姓可比。
李让说的这些条例,他能够完全理解。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瘟疫这种东西,能防的时候绝对不能等闲对待。
刘仁轨出去继续传讯,李让便和安修仁方老五来到一处已经有大致轮廓的沙盘前。
这些日子,王二带着人不断的往返于松州与队伍之间,每一次打探到新的消息打探到新的地势便会派人回来将打探到的东西添加上去。
偶尔还会带回来一两个松州本地人。
因此大部队现在距离松州还有将近一个月的路程,但松州的沙盘却是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
而有了沙盘之后,李让在长安时提出来炸掉松州的策略,也被安修仁在沙盘上推衍了一次又一次。
就目前来说,依旧是李让提出来的炸掉小狼山为最优解。
因为小狼山的山势险峻,而且整座山基本上为青石构成,若是能将整座山炸塌,造成威势足以将整个松州城所在的沱水峡谷掩埋。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炸塌小狼山,势必会堵塞沱水。
尽管冬日沱水水量不大,但若是不及时疏浚导致上游形成堰塞湖,一石堰塞湖垮塌,只怕下游的蜀中平原要遭殃。
现在安修仁和李让主要讨论的问题就是这个。
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疏浚河水,保住下游的蜀中平原。
冬日发大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