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到家中
李有福一家坐着车摇摇晃晃的回到了鱼垛村,村里靠近淮水,农田浇水什么的倒也不错,村子西边的虎跳山是村里猎户的宝藏,大的猛兽确实没见过,就是毒蛇、毒蝎子什么的比较多。
到了村口车夫就让众人下车,李有福一家下了车就走向老家,其实小女儿是不愿意回来的,觉得乡下老家又脏又穷,说什么也不想来,李有福二口子也没惯着她,收拾好东西就出发,家中没人,不怕她能出幺蛾子,一路上拉着个苦脸,李有福看着心里堵着慌,被李周氏训了几次,总算没有苦瓜脸堵心了。
乡村路上倒是还有不少人,许多人看见李有福一家,倒也会打声招呼,李有福也频频招呼回应。
“哪有这么多话说,也不知道想撒”李周氏嘀咕着
“和乡亲们打声招呼,能想撒?妇人之见”李有福没好气的说
招呼声中,看见老三李有德赶了过来“大哥、大嫂回来了,爹都在家等急了”。李有德来后,李有福二个儿子忙给李有德行礼,女儿李秀娟却无动于衷。
“怎么不给你三叔行礼”李有福怒道
“没事,没事,孩子小,不当事”李有德赶紧回应道。李有福心情不好的看了一眼李秀娟,又看了看李周氏,没说什么。
李周氏心里清楚,这是怪自己没管教好女儿。
“一个不受待见的乡下老三,有什么好气的,有福这是脑袋的伤还没好呢!以前这样也没见他有什么说的,不一直这样吗?”李周氏心里嘀咕着,觉得要私下和女儿说道说道,她爹那脑子怕是有点摔坏了,以后得多顺着他,别刺激后坏得更严重。
李有福一家来到了老宅,赶紧进门给李满仓、李王氏见了礼,拿出带来的礼物放在李老头旁边桌上,李王氏笑着说到“这孩子,来就来吧,带什么东西”。
李老头笑呵呵的招呼李有福坐下。老二李有财媳妇李刘氏看了看桌上的几件礼物,嘴上没说,心里鄙视了一下“年年都是一些破布、破茶叶、点心,年年都顺走一大家子口粮”。
家中饭菜早就准备好了,李老头和李有福四兄弟坐在主桌上,李王氏便吩咐老三媳妇李陈氏、老四李张氏媳妇上菜吃饭,之所以没吩咐老二媳妇李刘氏,实在是这个媳妇不太放心,做事毛手毛脚,可别打碎了家里的碗具。老二媳妇也乐着不做事。
说是回来帮着收麦子,其实和李有福无关,都是老爷子带着兄弟和侄子、侄女去收,自己还要温习功课,自家媳妇跟着老娘做饭做菜,二个儿子一个看书一个去厨房帮忙,再和女儿给田里的李老头他们送点吃喝,十多年都这样,李有福也没觉得什么不对,关键李老头也觉得就应该这样。
当年李老头从县里铺子回乡后,就发誓家里要出个读书人,和王氏结婚后共育有六子二女,可惜二个儿子夭折了,拼着命的送老大李有福、老二李有财去读书,半年后问了问私塾的老先生,老先生指了指老二李有财“这孩子可以回家了”,想了想说道“你家老大还行,指定能出个读书人”。
这把李老头可给乐坏了,揪着李有财回去也没揍他,等老三、老四长大后也没让去进学,拼了命的给李有福创造条件。
李有福倒也没让李老头失望,十八岁考中童生,22岁中了秀才,中童生那年上门说亲的就多了去,李有福却说中秀才再说亲事,中秀才那年上门说亲的把门槛都要踏坏了,李老头好歹在县城呆过,知道穷文富武,这老大要考举人,凭自家可没这个财力,最终选中了泗县中过秀才的周地主二女儿,红红火火成立亲。
成亲后那年收麦,李有福好死不活的非要去帮忙收麦,李有福也不是一定想去,中秀才娶亲后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李有福五谷不分之类的闲话,李有福那时脸皮薄,说什么也要去收麦,李老头看大儿子那么孝顺,心里美得直冒泡,哪知道李有福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小时候就没让他做过什么农活,结果手忙脚乱的摔倒在田里,偏偏还伤了头。
这李有福要么不受伤,受伤只伤头!在家好生修养了一段时间,可这学业没进步,李老头自认为家里人多口杂影响了老大,几乎掏出老两口的棺材本,又找亲家串了点钱在县城买了个铺子,让李有福夫妻去县城,修学生活二不误。
李有福夫妻去了县城,生儿育女,可这学业却没有任何进展,李老头每每想去起,都怪自己当初没拦住老大,害得老大伤了头影响了学业,这以后家里收麦、种田之类的费力气的事,说啥也不肯李有福去操持,用李老头的话说,你就好好温书,家里什么事都不要你干。结果这一温书,就温到了李有福37岁了。
老二李有财对当时没能上学是不高兴的,当然,他确实不是读书的料,李有福读书天赋是不高,可李有财读书却更不如李有福,李有财不高兴的是上学可以玩啊,这一不上学就被李老头教着做这做那。
老三李有德,老四李有寿没赶上读书的好命,长大后和二哥李有财跟着李老头去下田浇水伺候农田,二人的性格相似,都唯李老头之命是从,按李老头的话说“老子给你们娶亲盖房,是你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在这个家,李满仓、李王氏对李有福是偏心偏到没谱了,也就李有财偶尔发点牢骚,李老头一句话,你大哥是秀才,不说给咱家免了不少赋税,就是十里八乡有事的谁不高看咱家一眼,没你大哥中秀才,你娶婆娘盖房子的钱哪来的,没你大哥,谁家看的中你,训得李有财一愣一愣的不敢吱声。
很快饭菜就端上来了,李老头一桌是有白面的,几个媳妇、孙子、孙女那边可没那这个条件,她们以粗粮为主,李家虽然也种了四十多亩地,可架不住人多啊,收麦后一部分要给李有福,一部分要拉去卖了换成钱,剩下的绝大部分要换成粗粮,日子过得还是很辛苦的。
要收麦子,各家还是都会拿出点肉食给家里男人补补,各家媳妇和女儿也能多打点牙祭,那边饭桌上李秀娟总想多沾点肉,李有财女儿李秀梅就不高兴了,就这二浑人在找别扭,老三、老四家的都安安静静吃食。桌上就两个丫头的喳喳声和两个为娘的护短声,偶尔伴随李王氏是最终结论。
“大哥,你这书读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去府城考个举人啊,弟弟先给你道个喜”李有财歪过头说道。
李有福看了眼老二,也不搭理他,他知道李老头一准收拾他。
“吃不言,睡不语,老大的事由得着你问”李老头没好气的训斥
李有财低着头不说话了,还是好好吃饭吧,别一会被老头赶走,这也不是没有血泪的教训:“今年无论如何要说出来,再这样下去,这日子是过不下去了”
吃好饭后,女人们忙着去收拾,李老头留下李有福,让三个儿子各回各屋。“有福,今年功课有进步吗?”李老头满眼期待的看着李有福。
“爹,就昨天和同窗聚会,探讨学业,出门一不小心摔倒了,后脑勺都破皮了”李有福赶紧找着借口,并转头让李老头看头上的伤痕。李老头赶紧探头看了看,发现状况还好,心里松了口气。
“你也是的,多大个人啦,怎么还这么不小心”李老头叹了口气
“这读书就怕闭门造车,一个人能有多大能力,就得集思广益,一个好汉还三个帮呢!”李有福叹气道“主要还是咱们县学风不盛,那要是学风盛行的县城,保不齐就能考中”
“爹,您也在县城住过的,哪些铺子地段好,那这些铺子生意也就好,地段不太好的生意就够呛,读书也是这个理”李有福道理还是一套一套的。
李满仓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县城这十几二十年,总共才出了二个举人,确实文风不盛,李老头觉得大儿子说的有道理,靠谱。
可让老大去府城文风盛的地方去读书,家里还真拿不出这么多钱了,这些年贴补着老大,老二两口子可是很有意见,可老大却是李老头唯一的指望,光宗耀祖可不就全指望老大了,难不成靠老二那个不争气的一家子?
李老头想了想,决定还是要靠老大去光宗耀祖,都坚持这么久了,难不成放弃?哪天老大头伤恢复了,中了个举人,我李满仓可就无愧列祖列宗了。
李老头想好后对李有福说“你好好温书,家里不要你烦心”
“爹你放心,我一定努力”李有福装着有努力的样子说道。
二人又谈了谈县城和村子里的各种闲事,李有福告辞回到自己屋里,李周氏轻步走了过来。
“老三家小子刚才说,老二家好像不同意爹补贴咱家了,还……”
“行了,不用说了,到时自有爹拿主意”李有福知道老二不是一天二天不满了,可只要爹还在,他能出什么幺蛾子,李有福撇了撇嘴。
第二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李老头召集了全家人,宣布今天开始收麦子。他特意交代长子李有福留在家里,专注于读书,并让李周氏帮忙照顾家务,免去了他们的农活。
李老头带着一家人走向田地,留下李有福和李周氏在家里。表面上看,李老头的安排是为了让李有福能更好地读书,争取中举,改变家庭的命运。然而实际上,李老头觉得大儿子之前伤了头,那次没能拦住大儿子,今后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吃这种苦了。
李周氏也并非真心想要帮忙做家务,她一直觉得家里的农活太辛苦,从来就没有想过去干农活。每次李老头的安排都给了她一个借口,她可以名正言顺地不去收麦子,留在家里“帮忙”做家务。
李老头离开后,李有福懒洋洋地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书,眼睛却盯着窗外。他的心思早已飘到了田地里,想象着家人在麦田中劳作的场景。而李周氏则在厨房里故意弄出些声响,假装忙碌,不时地偷偷瞥向窗户,可不能让人发现自己在偷懒。
李老头对李有福满怀期待,希望他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中举升官,让整个家庭摆脱贫穷。然而,事实上,李有福已经对读书失去了兴趣,他心不在焉地翻阅着书本,假装认真读书。
就这样,李老头带着一家人在麦田中辛勤劳作,而家中只剩下李有福孤独的身影和他的书本,或许这是一个充满期望和失望的家庭,也是一个充满爱和痛苦的家庭。
田地里李老头带着家人辛苦的劳作,李有福心宽体胖的呆在家里,以前的李有福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但现在,李有福总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李有福摇了摇脑袋,难不成脑袋真摔坏了?看了看只有自己不去田间,貌似有些不对劲,之前不都是这样的吗?看来脑袋是真摔坏了。
李有福坐在书桌前,手中的书本已经翻得有些发黄,书页上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李有福的眼神空洞,仿佛在看着远方,但却又无法集中注意力,他的脑海中充满了各种杂念,让他无法专心致志地读书。
李有福的心中充满了疲惫和挫败感,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读下去。
李有福看了看麦田的方向,那里是他的父亲和兄弟们正在辛勤劳作的地方。他想起他们的笑容,想起他们的期待,他的心中充满了压力。他知道他是家里的希望,他不能让他们失望。
一大家子忙活了好多天,总算将麦子收好,今天晚上吃过晚饭,该干嘛干嘛,李老头乐呵呵的和几个儿子谈论收成,这一年风调雨顺,也没什么虫灾病灾的,庄稼收成很好,作为农民的李满仓还是很开心的。
吃饭间,李老头笑呵呵的对着李有福和其他几个儿子说道“你好好的温习功课,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看就你单中了个秀才,咱家又有免税的,村子和里正也是对咱家客客气气,就是县衙来人也客气的紧”李满仓半是鼓励半是警告的对着四个儿子说
李有福、李有德、李有寿都点头称是,李有财也低了下头,却眼睛看向了妻子李刘氏,李刘氏早就竖着耳朵听着,见李有财眼光过来立刻给了个眼色。
“爹,我家小二过年后也该相亲了,我媳妇娘家那边之前介绍过一个闺女,我家看着也合适,就问问爹娘的意见了”李有财说道。
“那好事啊,如果那边有意就找媒婆,约个时间,看看八字如何”李老头说道,对于家中开枝散叶还是很看重的。
“爹,是您儿媳妇那边撮合的,可那边彩礼要的有点多,可彩礼人家不留,同等彩礼作陪嫁”李有财高兴的说道
“那家要多少彩礼”李老头还没说话,李王氏插嘴道,这一大家子吃喝拉撒,李王氏可得精打细算。
李有财低着头,拿手比划了四下。李老头看着说道“二十两?”
“不是的,爹,我这边手也比划着呢”李有财小声的说。
“什么?”李王氏嗓门一高,把旁边众人都吓了一跳,李有德、李有寿媳妇赶紧让自家小孩回屋去。“老二,你这不是娶儿媳妇!你这是要我的命啊”李王氏大声说道
“咱们家什么人家你不知道吗?这一年下来一大家子吃喝拉撒得花多少钱,不说别的,就说这40两的彩礼,这鱼垛村哪家娶媳妇花过这么些钱了”李王氏气鼓鼓的说道
李老头也瞪着眼看着李有财,这十里八乡娶个媳妇,十两十五两是常事,弄个二十两咬咬牙也就过了,你这四十两给自己小子娶媳妇,可家里可不是只有他这一个孙子,老三家可还有二个呢!
李有财酒壮熊人胆“让大哥那边这几年少拿点就行了,等家里小子办好事后还继续支助大哥,大哥,你可怜可怜你侄子”
李有福听明白了,老二这是不准备帮助自己了,还等家里小子都办好事,都办好事后我还有机会读书吗?这事不好说,李有福看了眼李周氏,偷偷做了个闭嘴的手势。
李老头看了看李有财,对着几个儿子说道“老三,老四,你们说说看”
“听爹娘的,爹娘怎么说就怎么做”李有德赶紧说道,李有德媳妇李陈氏恨铁不成钢的看了眼丈夫,什么话也不说了。
李有寿也愣愣的说道“对,都听爹的”
李张氏低着头什么表情都看不见,她自己个心里琢磨,目前她还没儿子,这没儿子腰板就软,等有了儿子,到他办事还得一、二十年,她家和老二老三家不一样,这事与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