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 父子再见
“太傅”
“荀君”
“含光”
荀柔眨了眨眼,回过神来,看向围拢露出担忧的诸君,靠近身侧的两位尚书,甚至虚扶的伸出手。
怎么回事?
他今年二十二,不是九十二,还是,他看上去向经不住事,要气晕过去了?
“请再说一遍。”
他平静的绕过席案,走到向前来报告的百夫长面前。
“镇远、镇远将军段煨领五百骑兵自轩辕关入关,”百夫长感到莫名畏惧,不由后退几步,又将身躬得深些,“持太傅之父与姊,将至开阳门,我家将军不知缘由,遣我禀报太傅。”
“替我谢宋将军提醒。”荀柔施礼。
“不敢,不敢。”百夫长深深弯腰。
“宋将军与高将军还驻守城南?”
“是。”
荀柔点点头,广袖一摆,回到案前,撩裾跪坐,提笔手书传符,书毕用印,“请二位将军,各遣五百步卒,”在尚书台尚书、侍郎纷纷劝说声中,继续道,“于开阳门外列阵。”
“啊”百夫长一愣,背后激起一层冷汗。
他以为自己就是传个话。
“怎么,我遣不得二位将军?”荀柔微微侧头,眸色深沉,递出一尺长的竹片。
“不,岂敢”百夫长跪拜,双手接过,不敢看那如白玉剔透的手,“小人领命。”
“荀太傅息怒”、“太傅还请三思”尚书侍郎们眼见兵卒拿了命令离开,再次围上来。
“诸君放心,”荀柔再次起身,在人群围拢之势中,走到兰錡架拿下佩剑,“柔自有分寸。”
他们以为自己气疯了?
呵,怎么可能!
荀柔活动了一下左手,方才蜷得太紧,手指有些僵,革带都解不开。
“太傅不如打探清楚,再做打算”、“正是、正是”能在雒阳中枢活到现在的官吏,无不是既识时务,又通机变,此时看太傅似乎怒急要同董卓硬刚,无不心惊胆战,担忧劝阻。
吾剑未尝不利!
荀柔全然将周围的话当蚊子嗡嗡,低头与革带斗争,终于“嘣——”
革带绷断了。
堂中一静。
“十七兄也要阻止我吗?”荀柔抬起头来,望着身旁之人。
荀忱,十七兄,他很想挠头。
但能怎么办。
他只能默默解下自己的革带。
劝阻暴怒的族弟,这个艰巨的任务,还是留个公达吧。
浑身玄墨,四蹄雪白的骏马,伴着响亮清脆的空鞭,飞奔踏过长街,路中行客远远听到鞭响,无不急忙避让。
马蹄扬起尘土,荀柔咬紧牙关,紧紧盯着前方笔直,通往开阳门的道路。
董卓要做什么?要挟、威慑、威逼,摆布他?要用父亲和阿姊威胁他?
痴心妄想!
董仲颖以为,他真的害怕他吗?真的害怕西凉兵吗?
大不了玉石俱焚,同归于尽而已。
砷砒,乌头,钩吻,水银,五石散,□□
马上玄衣高冠的青年太傅,拉紧缰绳,将马拉得扬蹄立起,长嘘一声,在开阳门前停驻,溅起沙尘。
荀柔默默平静呼吸,一人一马,占住城门,紧紧望向缓缓行来的部队。
队列之中有一抹鲜丽的红色。
明亮红色的帷幔,装饰着兵卒包围之中的车架。
粗麻的缰绳被蜷进掌心,几乎将掌心的软肉磨出血。
董卓竟敢!
前行的部队停住,短暂的骚动过后,两骑一前一后小跑着迎上来,很快,两边已能看清彼此面容。
对面两人相貌皆异中原,当先的将军身着全甲,半脸短髭,环眼阔口,其后文吏一身儒服高冠,颌下短须,身材圆润。
荀柔默默按住腰间佩剑。
他认得这两个,是董卓属下的段煨与贾诩。
毒士贾诩他也不惧!
踏雪感受到主人身上传来的戾气,长鸣一声。
段贾二人,皆身经百战,察觉对方煞气,俱控住缰绳,不再向前。
“小叔父荀含光!”荀柔缰绳被从旁一把扯住,来人不及喘匀呼吸,急声低喝,“含光,不可!——君不念叔父性命乎?”
荀柔缓缓转过头,煞气凛冽。
西凉二人不远,荀攸不便多说,只深深凝望过去,“小叔父,息怒。”
短促的一寸光阴,仿佛在此时停驻了片刻。
后面的步卒终于稀稀拉拉跑步随至,杵着仪仗兵器,靠着城墙喘气。
浓丽的长眉缓缓舒开,眉梢轻轻上挑,“公达在说什么,父亲与阿姊来雒阳,柔至城门相迎而已。”
荀攸知他已沉住气,松开缰绳,低头勒马后退两步。
荀柔轻轻摧马上前,行礼道,“段将军一路护送辛苦。”
“不敢当。”段煨低头还礼,抬眼悄觑,见他翻身下马,便也下马来,“我来为太傅前导——这一路,未敢怠慢慈明公与女公子半分,太傅放心。”
荀柔不答,先至父亲车前,整理衣裳,肃容,双膝及地,广袖一展,俯身稽首大礼,“拜见大人。”
“拜见慈明公。”荀攸紧随其后。
段煨惊得愣了一愣。
他向知士人重孝,但也少见这般。
“行了,起身吧,”荀爽掀起帷幔,面无表情,“公达也请起。”
“唯。”荀柔从地上爬起来,父亲已又将帷幔放下去了。
他默不作声,向后面以红色锦缎装饰的轩车,再在车前长揖,“阿姊。”
“阿弟消瘦许多,可是染恙?抑是忧劳?”锦缎后露出荀采秀美的容颜,秀眉如月,眸含秋水,粼粼微光。
荀柔眼眶一热。
“阿姊安心,”他低了低身,“一切无恙。”
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他回转身,客气向段煨道,“车架稍后再还给府上,可否?”
“啊”段煨一惊,“这”
他得把这二位送到董公处,才算完事啊。
“怎么,段将军有什么不方便?”荀柔温温和和问。元宝小说
“实在,实在确有不便。”段煨低头避开,他并不想得罪太傅,“在下奉董公之命前往,实在不好交代啊。”
“我迎接父亲与阿姊归家,段将军以为不该?”荀柔侧耳听见列步行走之声,“董公之处,柔自会解释。”
段煨正犹豫,却见远处两队步卒,皆披甲执锐,为首两人已近,俱身材高大魁梧,乃纠纠武将。
“段将军,行个方便?”耳边,又是荀太傅客气的询问。
“令家与军侯,乃结两姓之好——”段煨还要挣扎,被贾诩踢了一脚后跟,断了话,改口,“啊,请太傅自便。”
“多谢。”对面太傅还礼数周到的回礼。
待对方护送车架离去,段煨这才回身贾诩,“文和,方才为何阻止我,现下如此,该如何向董公交代?”
“直言就是。”贾文和道,“将军入雒阳数月,朝中公卿,可再有如荀含光者,能与董公周旋,更令起意与之联姻?”
“荀含光比将军更能揣摩董公心意。”贾诩捻须缓缓道,“将军若是不放心,不如寻一外任。”
他得找机会离开雒阳,这天,恐怕眼看就要变了。
车架在荀府门前停驻。
荀柔谢过宋、高两位将军,许改日再叙,便上前侍奉父亲与阿姊下车,一路引到正堂。
荀爽虽受他侍奉,却一路不发一言,待至堂中坐下,再受他拜礼,这才缓缓开口,“你近日所为,实令为父失望。”
“儿知错。”荀柔一悚,俯首稽首。
失望
父亲说,对他失望
荀柔紧紧抿住唇,心里涌起也不知是委屈,失落,还是羞惭
“董卓何许之人?暴横逆施,上欺天子,下害贤良,你受天恩,不图诛贼,岂能与之为伍!”荀爽责道。
“儿错了,父亲息怒。”荀柔叩首。
青年低头伏拜,一言不语,背后衣裳却露出清瘦的轮廓,荀采担忧的望他一眼,轻声劝解,“司徒丁宫,司空张温,不免刑戮,大人,阿弟在雒阳城,必已十分辛苦。”
“古来已有三人成众,曾子杀人,流言岂能相信。”
“你”荀爽心软了。
经历过党锢之祸,他也知雒阳形势危急,知道幼子处境艰难。
流言不可信,但那些说幼子阿附董卓,为之爪牙之声,却缕缕不绝,传得到处都是。
而雒阳,又不时传出万石、二千石,被董卓满门俱灭的消息,让他想起建宁元年,那场天地变色的杀戮。
又忧又惧,惶惶惑惑,心绪难宁,欲书信令荀柔归家,但天子如此信重,他又岂能让儿子抉择忠孝两难,最后只能弃笔。
“上前来。”
荀柔头抵在冰凉的青砖上,听得这一句,瞬间眼泪落下。
他膝行上前,一只枯槁的手,缓缓拂过他头顶。
“瘦矣。”苍老的声音微叹。
“忧虑乎?惧怖乎?辛劳乎?”
“饮食不协乎?有恙未愈乎?”
荀柔将头伏在父亲膝上。
“《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荀爽抚着他,轻叹,“儿何能忘矣。”
“儿错矣,”荀柔纵容自己短暂的沉迷于此,再抬头,神色清明,“阿姊之婚事,恐要迟些时候,才能了断,”他看向姐姐,“还请阿姊,稍许忍耐片时。”
“荀太傅求见。”
董卓方得了段煨回报,便听门外说荀柔上门。
“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请他进来。”他坐于席中,一动不动,抬首向下人示意。
满堂熏香缭绕,左右美女侍奉,董卓一身常服,靠在侍妾身上,望向大步走来,面带薄怒的荀柔。
“董公,这是何意?”不等董卓开口,对面青年又道,“我荀氏,名门望族,礼仪之家,董公欲娶我荀氏之女,既无媒妁,也无聘礼,莫非欺我家无人?”
嗯?
董卓坐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