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明,点燃星星之火 > 第58章 后续

第58章 后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如钱唐所想的那样,方时说出的志向,只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

    只有说出这个志向,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才师出有名。

    不管是摊丁入亩的政策,还是其他利民政策,最重要的还是粮食。

    摊丁入亩可以让百姓生活过得好点,可那也只是暂时的。

    一旦没有足够的产粮支撑,大量爆发的人口,可以让整个大明崩溃。

    傍晚时分,陈遇终于收到朝堂上的消息,心中松了口气:

    [天人感应要在朝堂上消失了,接下来只要年轻士子这边弄好,这东西就再也翻不起大浪。]

    陈学走上前,给陈遇倒了杯茶,轻声问道:

    “爹,方司柬最后在朝堂上提出,用《管子》来解决赈济灾民的问题,要不要跟思远他们说说?”

    “嗯,此事利国利民,结合实际去做,无法修宫殿,就去修路;路修完了就去开荒,开鱼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遇到的问题,先辈们也遇到过,让他们不要有门户之见,多看看书。”

    陈学坐到陈遇旁边:“大明目前缺粮,红枣酿酒和果子酿酒,可以让商人从别的地方运到曹县。

    可是,总归是牺牲其他地方的粮食,会不会对其他地方百姓产生影响?”

    陈遇摇摇头:“不会有太大影响,普通百姓极少喝酒,只有达官贵人和地主会去买。

    这些人的粮食很多,曹县一县之地不会影响到整个大明。

    进宫问问看今晚陛下有没有空,我要面见陛下。”

    陈学愣了好一会,才缓缓开口:

    “爹,你不是一直不想进宫,这次怎么主动求见?”

    “我怕陛下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还在纠结,进宫给他分析下利弊。”

    “陛下有什么想法?”

    陈遇起身,从背后的书架中拿出《老子》一书,并将其翻开递到陈学面前。

    陈学好奇看了眼,喃喃出声: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想想黄册制度和户帖制度。”

    陈学低下头思忖,忽然,猛得抬头看向陈遇:

    “陛下这是在用道家理念治国?”

    “不止!”

    陈遇沉声解释:“法律严格是韩非子的重罚轻赏、三纲八目是商鞅的愚民之法,是用在读书人身上。

    只是太子看清了陛下目的,一直反对陛下,所以科举才迟迟不开。

    这次开启科举,若我没猜错,范围还是程朱理学,不过没有以三纲八目为定式。”

    “那太子的治国理念呢?也是道家的吗?”

    陈遇摇摇头,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太子和方时这两人,我是一点也看不清,根本不像年轻人。”

    “太子不是儒家的吗?其为人一直都有儒家之风,等他登基就是所有儒家子弟心目中的仁义之君。

    那些读书人,一直在等待着太子登基,他们认为致君尧舜,一定会在太子身上实现。”

    想到那些官员的惩罚,以及蓝玉的脑子,一脸古怪:

    “你们愿意相信就相信,比起陛下来,太子确实仁义,妥妥的圣君。”

    陈遇一点也不相信什么儒家君子之风,朱标要是像扶苏那样,就不会现在就开始处理政务,而且陛下不在他还可以全权做主。

    这哪里是太子,已经是皇帝了,就差个登基仪式而已。

    那些读书人傻乎乎的以为,杀人什么都是陛下的主意,殊不知很多国事都是太子做的决定。

    朱元璋对于陈遇真的非常信任,在知道陈遇要进宫后,轻轻叹了口气:

    “妹子,老哥哥这是知道咱为难,进宫为咱解惑。

    可惜老哥哥志不在富贵,只能以后给他子嗣一些补偿。”

    马皇后轻声劝慰:“静诚先生知道你的心意,就已经足够了,他不会在乎。

    倒是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柔寡断?”

    “此事太大,咱以为弄掉天人感应就行,可是标儿不这么想。”

    朱元璋一脸凝重:“他想趁这个机会,顺便重新定义阴阳五行,这也是在挖程朱理学的根。”

    “该说的我都说了,等会静诚先生来了,自己去问他。”

    说到这,马皇后放下手中的书,语气坚定:

    “下定决心了就跟标儿说,别给标儿希望,自己又偷摸摸的往反方向去做。”

    仿佛被说中了心思,朱元璋低垂着眼眸,一直不敢看马皇后:

    “妹子,你说的什么话,咱是这种人吗?”

    “不是最好,雄英可是最敬佩你,别让他失望。”

    听到大孙子敬佩自己,朱元璋热血上头,大声嚷嚷:

    “咱做人做事堂堂正正,以前是、以后也是。”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马皇后怎会不知,所以才想着提醒朱元璋。

    既然朱元璋已经答应下来,她也就没说什么:

    “我去看看雄英,你自己慢慢想。”

    正旦大朝传出的刹那,整个应天震动,过不了多久怕是要天下大震。

    若说改变千年之制让人咂舌,那么对于炎黄二帝一说,那就是骇人听闻了。

    连一向胆大的朱常,也是满眼不可置信:

    “爹,方司柬真这么说?你该不会骗我吧!”

    朱同白了他一眼,没好气说道:“爱信不信,看见你就烦。

    方司柬还好,赵尚书可是真猛,一句话就把天子打落神坛,也不知道陛下要怎么处置他。”

    “切!”

    朱常毫不掩饰自己的鄙视神色:“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与我们无关。

    我已经决定了,只要陛下撤掉天人感应,我就入士。

    陛下要是也自欺欺人,我就跟你一样,天天待家里写书。”

    “我也懒得管你,别丢你爷爷的脸就行。

    还有,我已经问过太子,王氏一案按律法处事,不过这条律法已经在改,过段时间便会颁发天下。

    至于杨宗德,因为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知法犯法,只能作罢。

    不过,他的仕途注定艰难。”

    朱常冷哼一声:“他这是活该,连自己的娘亲都不管,简直不是人。

    我去告诉仲质兄这个好消息,爹,你先忙。”

    “回来!”

    朱同厉喝出声:“这么晚了,明天再去。”

    “哦!”

    与此同时,方时正在房间中书写,心中一直在思忖:

    [从吕氏春秋到齐民要术,再到梦溪笔谈,农学一直在发展。]

    [我现在只要弄个方向出来,不求达到后世程度,能上升一点是一点。]

    [有了袁老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够尽快让粮食产量上去。]

    [沈括真的牛逼,连气象学都知道,可惜没人持续研究下去。]

    [以后再想办法,让那些读书人继续研究下去。]

    [大明不该是对历代科学技术的总结,而是继续创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