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木炭
王婶子很快便让二妮出门去找人制土窑,而自己则在村里大槐树发消息,收柴火,要上好的松树,柳树等干柴,一担160斤的柴,10文钱收。
因着价格公道,很快,下午就有村民抬着一担担柴火出现在沈易安家门前,王婶子借了一柄大秤,开始细细的检查柴火质量和称斤两,村民们看着沈家这欣欣向荣的景象,都羡慕不已。
“不知这沈家,到底有了什么来钱的法子,这日过得越发好了。”村民甲说道。
“你还不知道呀,人家祖传秘方的什么凉茶汤,卖到镇上,赚了好些钱。这易氏还经常帮着收山上的草药,用以熬汤。”
“谁说不是呀,这小……沈家的大闺女,自打摔下山崖醒过来以后,就大不同往日,真是祖宗庇佑。”村民乙说道。
“摔下山崖这么有用的话,那我家大闺女……”村民丙欲言又止,村民丙的女儿在家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亲娘,谢谢你!
一日的时间,沈家便收到了20多担柴火,一共3500斤,花了300文钱。土窑三人也一日制好了,烧制一下,明日便可以用,一共60文钱工钱。
沈易安觉得倒是很便宜,但是想到木炭烧制成后和柴火的量,一般是1:5,故而这3500斤,最多也只能烧出700斤的木炭,还是远远不够。
第二日,工人们早早来到沈家,开始在王婶子的指导下挖地基,王婶子分工完成后,又交代了大妮监工,自己继续送货去了,二妮同时在大宅门口继续收木柴。
村里人都不知道这沈家如此兴师动众到底要作甚,问沈家任何一个工人,完全没有人回答,没有人多说一句,村民也都不敢问了。
沈家越发显得神秘起来。送货小分队一行人上午回村,下午便监工的监工,收柴的收柴,扎篱笆的扎篱笆,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等太阳下山,工人们拿了工钱归家,沈易安把王婶子、大妮、二妮和柳絮儿都召集到后院,开始试用土窑烧木炭,下午王老太已经把太粗的柴火劈的细了些,因着木炭烧制过程需闭窑,不能让空气进入。故而烧木炭并不会有什么烟,外人远远的也无法发觉。
沈易安一步一步教王婶子和大妮二妮,并告知她们。
首先,这制炭之法决不可外传。
其次,等沈家要的炭都制成了,王家可以直接用这个土窑来烧炭,但木柴要自备。
最后王家制炭,需制够她们一冬所需的3倍。
王婶子说不出的感激,虽然沈易安话说的特别公私分明,但其实光这制炭之法,便很值钱了,主子就这么告知了她们家。且还直接让她们用自己的窑烧炭,毕竟对于她们家的土坯茅草房来说,这窑太大了,造在哪儿都藏不住,这是主家给她们的恩惠,这让冬日便也不会受冻。
主子就是嘴上公私分明,其实人好着呢!
但就是第三点不太懂,王婶子觉得自家一冬应该不至于需要这么多炭,有点费钱,但她家的钱,都是主子给的,她只需要照办,不需要多问,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反正跟着主子从未吃亏。
沈易安也不解释第三点,她只需要她们执行,逐渐能自顾,到时候别让她操心就行。
“婶子,之后每日晚饭后需得烧炭一个时辰,你安排好你自家的人手,轮流来干便可,等房子造好,便白天制炭,无需晚上制炭了。”沈易安交代。
“主子放心,小的必然会办妥此事。”
一连几日,木柴收了近万斤,堆满了库房,沈易安终于停下收购,大约花了1两银子左右,预计自己烧下来是能有2000斤木炭。青砖也终于到了,工人们因为提早打了地基,砖一到就热火朝天的开始盖房子造围墙。
木炭也烧了几十斤了,不过就算每日不停的烧制,近万斤的柴火也需要个把月的时间。
不是沈易安太过了,而是从今年冬日,到明年整年以及后年春日,无夏之年的冬天,如果情况不好可能会跨一整年,这听起来简直像是一个小冰河世纪,她不得不备足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