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我只想好好种地
丰耕县发消费券的消息一经传出,坐不住的,就不仅是丰织县衙门了。
这一次,青州府、池州府、丰潭县也都沦陷了。
为什么丰耕县发消费券,倒霉的却是他们?
面对百姓们的比较和声声讨伐,几个衙门遭受到了自古以来最大的一次民怨。
过年时没粮食吃都没有现在怨气大。
林宝初可不管他们怨不怨气,她做自己的事儿,问心无愧就行。
县衙里。
如去年春耕发粮种一样,百姓们将衙门围得水泄不通,排队抽券。
扶贫小队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一个抽券箱,箱子里放着金额等比的消费券。
百姓们只需报名字就可以抽一次券,且只能抽一次。
一文钱、两文钱的券,看似不多,但家家户户每人抽一次,加起来就多了。
“大柱家的,你们家抽了多少银子?”
听说消费券能抵现银,城里乡里的百姓全都拖家带口的来了。
不管是刚出生的婴孩,还是卧床不起的老人,只要是有口气儿的,都被家里人想方设法带到县衙来抽券。
有二三十人的大家庭,全家每人抽一次,运气好的,也能抽到五六十文钱了。
六十文钱,抵扶贫小队三日的工钱了呢。
“没、没多少,嘿嘿……”
这个大柱家就是个二十人的大家庭,四世同堂,卧床的老爷子都被抬着来县衙抽奖了。
且看他的表情,他们家看来运气不错,抽的都是两文钱的券。
这可把其他人羡慕得不行。
“爹,咱们回去吧。”大柱和弟弟把老爷子的床板抬起来,喜滋滋的回去了。
距离下个月还有两日。
这两日,街上的人都变多了。
那些抽过消费券的人,都趁着这两日时间,提前上街看货、挑货。
年刚过去,又马上要开春了,他们有很多东西要买。
提前来挑货,盘算消费券的用法,到时候就能买到更便宜的、更适合的东西。
消费券的事情落定了,林宝初就没那么忙了。
正在晒木耳时,好几日不见的张强突然来找她,还给她带了两封信。
“小夫人,这是我刚去丰织县驿馆取回来的信,都是你的。”
县衙最近货送得少,张强一直记着秦让的事情。
所以即使林宝初不说,他自己算算日子,觉得秦让也该来信了,就擅自去丰织县打听了一下。
一打听,还真有林宝初的信。
而且还是两封。
“都是我的?”林宝初看着张强递来的两封信,也觉得奇怪。
除了秦让,还有谁会给她写信?
林宝初接过那两份信,打开,其中一封确实是秦让的来信。
秦让的信很简单,只是留了一句,他有事不来了,往她见谅的话,除此之外,并无他话。
另一封信倒是挺多字的,密密麻麻。
林宝初没细看,目光直接移到落款处:父林承望。
林承望?
她的六品便宜爹?
林宝初甚是惊讶,林家居然会给她写信?!
她倒要看看,林家找她有什么事儿。
林宝初展开信件,从头开始看,越看,她脸色越沉。
林承望此次来信,一字未问她好不好,也一字未提替嫁的愧疚。
而是用一种命令的口吻,让她尽快准备三十万石粮食,送到青州府粮仓。
“三十万石粮食?”林宝初一时间想不明白这里面的事儿,“还送青州府?”
林家怎么知道她有粮食?
又为什么要她送到青州府的粮仓?
她没记错的话,之前丰耕县的税粮,沈戟都是送到池州府的。
尽管青州府比池州府近,沈戟还是坚持绕路,送往池州府。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林宝初把信收起来,沈戟这会儿正带着工人在地里开荒,扩大县衙的种植面积。
七百亩的田,早已不能支撑县衙的开销,他们今年还要再开几百亩地。
到了晚上,回房了,林宝初才把白天收到的信拿出来。
“相公,我爹给我来信了。”她把信拿给他,“你帮我看看,他这是什么意思?”
“你的家信吗?”
沈戟犹豫地接过,她的家信,他可以看吗?
可看完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封家书。
沈戟狠狠拧眉,一下便读懂其中意思。
林家这是在给国库伸手要粮食!
而且,要来的粮食,大概率是为了对付他皇兄。
“阿宝,你爹在信中千叮万嘱,此事不可告知与我。”沈戟抬头看她,眼中意味不明。
明明林承望都叮嘱过她,不能让他知晓此事。
为什么林宝初还给他看?
难道她不怕林家找她麻烦吗?
林宝初无所谓地耸耸肩,“你是我相公,你可以看。”
其实她隐约能猜到林承望为什么要让她保密,盛朝朝廷里官员站队的那些事儿,她不想知道,也不想掺和。
所以她一直没有问沈戟,他为什么选择把税粮送到池州府。
沈戟沉默了几秒,抬手借屋里的烛火,把信烧了。
“阿宝,其实……”
“别跟我说,我不想知道。”林宝初打断他,“我只想好好种地,在丰耕县种地。”
这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她实在不想跟朝堂扯上关系,她就想种地、赚钱、发家,过自己潇洒的小日子。
沈戟突然笑了。
他吹了灯,脱衣上床,把她抱在怀里,“我也只想种地,跟阿宝好好的,种地。”
他离京太久,离开时又那么小。
丰耕县天高皇帝远的,盛京的事儿他知道得不多。
且母妃跟他说盛京的事情,说未来回京之后的打算时,他内心是反感的。
沈戟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简单、轻松、纯粹。
即使他每天都要下地,把自己累得直不起腰,可他还是觉得这样最好。
盛京那个地方人心太复杂,他若回去,定不会再有现在的心境。
“相公,我们可以一直种地吗?”
“可以。”
黑暗中,沈戟的目光闪了闪,“我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