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出院回家
弄好这些,他才去小床边看看自家儿子,看着那张皱巴巴的小脸,头上还有不少的胎脂,他有点嫌弃的小声说道:“真丑”
没想到刚说完,孩子就像听到了一样,瘪嘴就开始哭。
沈功旗赶忙给孩子抱起,走离方诺病床边远了些,开始哄孩子。
等孩子不哭了,他就去倒了点点开水,放凉一些,用小勺子,一点点给他喂。
孩子喝了点水后,就又睡着了,沈功旗就把他放回小床上,给盖好了被子。
方诺再次醒来,已经是天亮了。
沈功旗早早就去招待所告知了大花婶子,方诺已经平安生产的消息了,还请她帮着给方诺顿点汤。
于是大花婶子把丫丫交给沈功旗背来了医院继续睡,她则早早去买了只刚杀的老母鸡,然后去小厨房把汤给炖上了。
老母鸡汤要多炖一会儿,她怕方诺醒来会饿,就先用红糖煮了五个鸡蛋,打包带来的医院。
来时方诺刚醒没一会,沈功旗去食堂给她买月子餐区里。
大花婶子进来就见只有方诺坐床上,丫丫在另一张床上还在继续睡,就问道:“沈小子呢?咋就让你一人在房里”
“他去给我打月子餐了,婶子快过来坐,今天辛苦你了,起这么早就忙活”方诺说道
“辛苦啥,是你比较辛苦,饿了吧,婶子煮了点红糖鸡蛋,你先吃点垫垫,一会鸡汤好了,我再给你送来”大花婶子说着。把带来的饭盒打开递给方诺。
又拿了一个勺子给她舀着喝,看她还没换月子装穿上就说道:“你快吃,吃好把准备的衣服、帽子、袜子都给穿上,不然吹着风可不好”
“嗯嗯,婶子我知道了,谢谢婶子”方诺说完,就端起饭盒先喝了点红糖水,然后开始吃鸡蛋。
她此时饿极了,没一会就把鸡蛋消灭了一半。
沈功旗也很快带着一饭盒清淡的月子餐回来了。
进病房见着大花婶子,他招呼道:“婶子来了,今天辛苦了”
“我还好,你昨晚没怎么休息吧,眼睛看着红得很,一会我炖好几天送来,你就休息会,小诺和孩子们有我看着”大花婶子看他眼睛里有些红说道
“好的,那一会就麻烦婶子了”沈功旗本想说不用的,但想到今天晚上他还得受着,就同意了。
“麻烦啥,我跟着来本来就是来照顾小诺的,咱两人换着也能轻松些”大花婶子说道
方诺把红糖鸡蛋吃完,沈功旗就把带来的饭盒打开问她道:“还要再吃点不?”
“要,我感觉我现在能吃下一头牛,饿得很”方诺说着,把手里的空饭盒递给他,接过他手里装了饭菜的饭盒。
里面大多都是蔬菜,跟水煮的没差多少。
方诺现在饿,也就没什么可挑的,夹起就开吃。
等她吃好,沈功旗拿饭盒去洗干净,大花婶子就带着饭盒回去了。
她在小厨房等鸡汤熬好,把鸡油撇了些出来,炒了点小白菜。
她没放调味料前,就先给方诺分出来了些,装进了她装米饭的饭盒里。
然后才加调味料在里面,这就是他们的午饭菜。
又炒了个鸡蛋,也是方诺他们带来的鸡蛋太多了,这要是不吃完,还得带回去。
方诺在大花婶子租了厨房那天就说了,这鸡蛋大家一块吃。
不然光她一人吃好的,其他人每天才白菜、萝卜,她心里过意不去。
反正鸡蛋也带来得多,回去后,家里的鸡每天下的就够她一人吃的了,要是还差,到时在村里换点就可以了。
炒好菜,把饭打包好,提着就回了医院。
大花婶子来时,方诺正在给小宝宝喂奶。
她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痛苦。
方诺这是第一次亲自喂养孩子,没想到开奶这么疼。
也还好宝宝还小,吃得不是很多,没一会就吃饱松口了。
把宝宝抱给沈功旗拍奶嗝,大花婶子等她把衣服扣好,才给她把床上的桌子支起来,然后把她鸡汤和饭菜摆上。
“快尝尝,这鸡是我今天早上去换的,那人说是自家散养的鸡,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大花婶子说道
“好,谢谢婶子”方诺笑着感谢道
有大花婶子帮忙,她心里真的很感谢。
喝了口鸡汤,除了鸡汤的鲜味外,是一点调料味都没有的。
方诺还有点吃不惯,但是知道自己目前还不能吃调料,想到自己带来的胡椒粉,就对大花婶子说道:“婶子,我那边的包里有一小罐胡椒粉,你给我拿来,我放一些吧”
“你还准备了这个啊,那婶子给你去拿来”大花婶子说着,转身去找胡椒粉了。
拿来放诺先舀了点鸡汤出来在单独的碗里,先放了点胡椒粉,搅拌了几下尝了下。
胡椒粉增加了点点辣味,嘴里有了点别的味道,确实要好一些。
大花婶子见她光喝汤,就把饭盒里的鸡腿捞出来夹她碗里说道:“别光喝汤,把这鸡腿吃了才有营养”
“嗯好,婶子你们也快吃饭吧,我自己能吃”方诺说道
那边沈功旗把宝宝抱去小床上睡着,他就把大花婶子带来的饭菜摆好了。
方诺把自己的鸡汤和鸡肉分了一些给丫丫泡饭吃。
小丫头今天一醒来,就听到妈妈生了个弟弟,高兴了一会了。
刚刚大花婶子没来前,她还一直让沈功旗抱起她看小床上的弟弟,没一会就把自己不少东西给许了出去了。
方诺在医院又待了三天,医生给她检查了下,没什么问题后,就可以带着孩子出院回家了。
这三天她就吃了一只鸡,和几十个鸡蛋。
一家人一块,总算是在回家前,把全部的鸡蛋给消灭掉了。
出院昨天,沈功旗去找了县里一个以前的队友借了车,送他们回了村里。
不然几人去坐班车,太折腾方诺了。
几人跟司机,正好坐了一车,还有不少沈功旗这几天出去买的东西。
自个开车,三个多小时,一群人就回到了家里。
村里进了小汽车这事,也吸引了不少村里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