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逃离大英博物馆,玺说华夏意难平 > 第65章 谥号解疑

第65章 谥号解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如果要评选一个武将,作为三国时代的符号,那么票选最高的一定是关羽。

    二爷作为中国历史上被追封次数最多(21次)的男人,他的谥号也是超级牛逼的长。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他的影响力,是横跨文武儒释道,通吃士农工商的全球级的。

    接下来让我们观看,武圣关羽的一生。

    汉朝

    武帝面色古怪。

    他在思考着,武圣和武帝,哪一个更牛逼一点。

    帝与圣,嗯,好像圣更牛逼一点。武帝历史上可是有不少,武圣就那么一两个。文圣诗圣这种更是独一无二。

    物以稀为贵,刘彻突然觉得这称号有些冒犯自己了。

    有什么独一无二比较牛逼的称呼呢

    猪猪陛下有一点发愁,叹了叹气。

    政哥:嘿嘿嘿,始皇帝啊!羡慕吗不给(得瑟)

    天可汗~天策上将~二凤:不会吧不会吧,有些皇帝不会没有专属称号吧(阴阳怪气)

    六味帝皇丸:就是就是!

    清太祖努尔哈赤:这东西,贵在多而不在精。好险,差一点我就被超过了。

    来自于~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政哥:……

    二凤:……

    侯景:你这比得过宇宙大将军

    刘彻:!!!还可以这么玩

    康熙:咳咳咳,老祖宗你可就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夏商奴隶王朝时期,是没有谥号的,帝王往往用天干地支代表其名,甲乙丙丁子丑寅卯合在一起统称天干地支,这也是帝辛的由来。

    听到这,某个酒池肉林的帝王一脚踢飞了妲己,声泪俱下的控诉道。

    不要叫我纣王,纣王是周人给我的恶谥,我大商的子民是不会给人谥号的。

    他们会称自己的领袖为帝,只有他们周人开始才会称王。我大商的子民称我为帝辛!

    我绝不是你们后世口中的那样昏庸无道,我打到四夷俯首称臣啊。

    我才是你们的老祖宗啊!

    姬发他算个什么东西嘛

    只敢自称天子,把自己居于天地之下,我九九人皇,与天地共尊,从此退为九五至尊。

    我所爱,仅苏妲己一人,就被叛逆者污蔑人荒淫无道!周文王一大群妻妾,生子如盈,反被说成贤明!天道有眼乎?

    天道:说完了没说完了就在历史书上签个字。

    有点道理,但是不多。看你都在罪人柱上挂了几千年了,就先回家取保候审吧。

    ……

    谥号是从周朝开始的,但是文王武王并不是谥号,是自称,后来的昭王穆王才是谥号的雏形。

    谥号是对一个人(死人)的评价,一般一两个字,已经是盖棺定论。有好(文武)有坏(厉帝炀帝),也有表示怎么没了的(少帝,冲帝)。还有一些意味特殊的,比如说哀帝,思帝。还有此外还有嘲笑的,末帝,献帝,顺帝。

    伪满洲的某个末代皇帝就该死的有骨气点,那样子才叫真正的无辜!

    唯一一个与众不同的,是孙权的谥号。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皇帝则天法尧为大!不知道吴大弟是怎么敢的啊。

    绝无仅有,臭不要脸到匪夷所思哈哈哈哈。

    史官:无疑的讽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所以你们评论家能不能不要老是说我们不要脸。

    要认真看看我们的努力好不好

    阴阳怪气,春秋笔法。你们懂不懂啊

    我可是冒着被杀头灭族的风险给你们后人资料。

    哦忘了,政哥也是独一无二。他没有谥号!始皇帝并不是他的谥号!子议父,臣议君。不行,所以他就废了谥号。

    骄傲滴政哥表示:嘿嘿 何人配给老子评价

    ……but

    大家都知道,大秦二世而亡,所以没有谥号就传了二代。

    ……

    秦朝。

    “又是这样,又是这样。”

    政哥并没有怒急攻心,反倒是无可奈何,他已经习惯了天幕时不时对他的垃圾话。

    底下的扶苏则是眼神微妙,这种时候,他一般都是不说话。

    长城,他不想去啊!

    ……

    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这里一开始说的是汉朝哦。

    汉朝以孝治国,几乎所有人谥号都有孝字。除了开国皇帝和世祖皇帝。

    所以,刘小猪,又叫孝武帝。

    ……

    东汉末年,空荡荡的皇宫里。

    刘协的脖子都快扭断了,也没有看见天幕盘点他的谥号。

    “我没有孝字啊,我没有啊!”

    旁边的太监嘲讽道“你个倒霉蛋,谥号是曹丞相家给的,有就不错了。”

    听到这句话,可怜的傀儡皇帝僵硬在原地,心里头无比的失落。

    怪不得是这样子!

    宝宝心里苦,宝宝想哭。

    等他哭完了的时候,谥号已经说到了其他朝代。

    行吧,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毕竟他唯一的历史贡献,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词了。

    然后是魏。

    人妻丞相大魏太祖武皇帝,煮豆干的曹丕是世祖文皇帝。

    一脸兴奋的曹睿:我是明皇帝,明皇帝。

    后世:刹比!牛马!神经病!

    因为活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给自己谥号,所以曹睿一直被史官看不起。

    “谥者,行之也。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出于人。”

    ——出自《周谥法解》

    作者粗暴翻译如下:

    一,谥号得给死人。(再次鞭尸某个煞比。)

    二,谥号是别人给你评价的,得讲究。(还是得鞭尸你个牛马曹睿。)

    这个讲究,一直到唐朝,才被武则天给破坏了——则天大圣皇后。

    所以知道武则天为什么叫武则天了没就是这么来的。

    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

    武则天不要脸倒是情有可原,连毛爷爷都评价她龙在下,凤在上的思想观念大胆泼辣。

    我们也不好说什么,总比那个军费办大寿的老妖婆好个一万倍吧。

    ……

    武周

    武则天眨了眨眼睛。

    她也有一点不好意思,脸顿时烧得通红。

    白玺好讨厌啊。

    原来大唐的名声,还有我的名声,都已经后世皆知了吗?

    她忍不住喃喃自语。

    “日月当空照,白玺对我笑”

    我还是把谥号给改了吧,就叫曌皇帝呗。

    一个字!不骗人捏。

    千秋功过,宠辱偕忘。

    ……

    ……

    ……

    就此开始,谥号的画风开始诡异注水了起来。

    从一个字,逐渐发展成了褒义词成语堆砌大典。不再客观,一味溢美。

    所以后面咱们干脆就不叫谥号了。

    有宋太祖这种,有叫铁木真成吉思汗这种,也有洪武大帝永乐大帝这种,还有直接叫康熙乾隆什么什么的。

    当然,还有明丐祖,明让宗,明反祖,明吃宗,明蛐宗,明虏宗,明软宗,明仑宗,明傀宗,明豹宗,明仙宗,明色宗,明懒宗,明丸宗,明匠宗,明吊宗。

    清炮祖,清绿宗,清僧祖,清麻祖,清丹宗,清章宗,清劈宗,清约宗,清逃宗,清嫖宗,清傀宗,清倭宗。

    [别说我水字数,这可是很难打出来的。咳咳咳!]

    没办法,明朝开始皇帝谥号就有十几个了,满朝更是变本加厉,哪个人记得住啊

    对吧,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白玺别说了,求求你别说了!

    我努尔哈赤跪在地上还不行吗

    清纯帝:……

    老祖宗,好丢脸啊!不行,我要去大明湖畔找夏雨荷避避风头了。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