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宋:重生赵构,一统河山 > 第6章 兵马大元帅

第6章 兵马大元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靖康元年十一月三日,在攻克太原之后,已经休整月余的完颜宗翰亲率大军南下,接连攻克威胜军,隆德府,泽州等州府。河东各郡或者投降,或者沦陷,北宋的西道都总管王襄不战而逃,放弃了西京洛阳。自此,金军西路军彻底打穿了河东,从大同到开封城下几乎已经全部被金军占领。

    赵钧在经历了一天的折腾之后,好在有惊无险,在宗泽和汪伯彦等重臣的护佑下,很快到了相州城下。

    “康王殿下,诸位大人,宗泽守土有责就不进城了,需马上返回磁州”,宗泽在马上拱手作别,“康王殿下保重,诸位大人保重”,随即拨马转身,带领磁州兵士回防磁州。

    宗泽在历史上的名声太响亮了,多少有点历史知识的都知道,赵钧自然也不例外。眼看宗泽要走,再看看身边这群大臣,估计都是求和派,赵钧拍马急追,“老将军且慢”。

    宗泽勒马回身,“殿下何事?”

    “且问将军,构如今该如何行事”,赵钧想听听宗泽的意见。

    “自然是厉兵秣马,收拢军队,南下勤王”,宗泽回答的坚毅而果敢。

    “可相州兵微将寡,且我大宋兵士畏敌如虎,屡战屡败,如何破之”,赵钧追问。

    &34;哈哈哈,殿下勿忧,我大宋成平日久,军队久不经战事,此一时之败尔。虽有弃守投降之将,亦有死战不屈之将,只需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我大宋军队不出数日定可成为百战百胜之雄师。”宗泽对于军队战败的原因归结于长时间不打仗,然而对于北宋一朝重文轻武,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武将打仗没有主动性等原因宗泽并未深谈。

    “好,听君一席话,本王顿觉信心倍增”,对于赵钧而言,宗泽算是此时最为可信的人了,毕竟其他人他并不是很熟悉,“只是此去磁州甚是凶险,磁州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则弃之可也,老将军千万保重”。

    “殿下保重,臣定当尽忠职守”,宗泽再一次向康王拱手作别,拍马扬鞭而去。

    看着宗泽远去,接下来该怎么办呢赵钧不觉得哀声叹息,毕竟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副本,忽然咕隆一声,肚子叫了起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走,进城”,赵钧喊了一声,汪伯彦等随行重臣跟随赵钧进了相州。

    在酒足饭饱又休息了一日之后,赵钧正式以康王的身份召集在相州的各个官员,算是正式和大家见个面,也为以后该何去何从做个打算。

    在相州的官员中汪伯彦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县人,是崇宁二年即1103年的进士,历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将作少监等职。此时是相州知州,历史上也是高宗朝有名的主和派,名声不是很好,是个奸臣。

    相州还有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此人就是相州通判赵不试,是宗室子孙,宋太宗的六世孙,是太学生出身,得到过宋徽宗的嘉奖。

    其他官员还有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的刘浩等。

    而随从康王这边的文武大臣主要有随从其北上的高世则,是此次北上和谈的副使,其余还有参议官耿延禧,本来是其父亲被宋钦宗要求去和谈,结果以年老为由不去,这才让他儿子在耿延禧去,而随行的另一个重要大臣王云已经在磁州被愤怒的百姓刺杀。

    随行护送康王赵构的还有殿前司都指挥使李禄,之前还是河北东路宣抚使兼判大名府军州事,他是宰相李邦彦的养子,而且此人少年得志,是宋徽宗钦点的状元,可以这么说宋徽宗对李禄的喜爱很可能要胜于康王赵构。而李邦彦是主和派,赵构上一次去金营和谈不理想,还差点被李邦彦治罪。

    其他还有这次护送赵构的陈淬,以及康王府的都监康履、蓝珪等人。

    赵钧看了看这些人,嗯,以前大部分都不认识,历史课本也没有介绍这么多人啊。在这两天结识的人中,如果用非常简单的标准来划分那就是宗泽是忠臣,主战,汪伯彦是奸臣,主和,其他诸人都不是很了解。

    “嗯,这些人这么早就接触康王赵构,看来以后都是我身边的人,好坏先不管,有的是时间慢慢了解,现在是自己人才是最重要的”赵钧心里暗自盘算,既然现在自己是赵构,那么接下来就是等待自己成为兵马大元帅的圣旨。而此时大宋的中枢肯定不是相州,还依然是东京开封。

    “诸位大人,如今京城被围,本王奉命出使,却踟躇于此,然京城被围,危在旦夕,构该当何为?”

    “殿下,如今自然是招募义士,收聚士卒,南下勤王”赵不试拱手施礼,率先发话。

    “通判拳拳之心自是令人敬佩,只是相州兵少将寡,金军又近在咫尺,若是仓促南下怕是以卵击石,到时勤王不得反而相州又丢失”汪伯彦起身挥手,示意赵不试之意见过于草率,之后转身看向康王,“殿下,臣以为应当昭告河东河北,收聚兵将,之后派出部分军队伺机而动,虚张声势,迷惑金军,同时坚壁清野,派出使臣和谈许以好处,金军深入我大宋腹地,后方必然不稳,又得以财货好处,自然而然退兵矣。”

    汪伯彦此言一出,在座之人议论纷纷,汪伯彦之论也有几分道理。毕竟,第一次汴京之围后,几十万勤王大军北上,结果损失殆尽,北宋整个朝廷决战之心已经失去。

    “敢问大人,所谓好处是割让三镇,还是画黄河为界将河东河北尽数献于金国”,赵不试据理力争,“殿下,金人贪心不足,战不胜则和不成,河东河北将士百姓据城而守,翘首以盼,若我大宋上下一心则战必胜,到时是战是和,主动权则在我而不在敌。”

    “殿下”眼看赵不试和汪伯彦争执不下,此时李禄站了出来。

    “此时当务之急乃是聚拢兵将,操练士卒,沟通汴京,多备粮草,臣请赴大名府率军来援,合兵一处,到时兵将足备方可一战。”

    李禄说完,又是一顿叽叽喳喳的议论,毕竟几个主要的官员才是发声者,其他都是附和着议论纷纷。

    赵钧深知争论无益,这只是自己了解在座诸位的一次试探。于是赵钧打断了众人的争论,同意李禄离开相州,前去大名府领兵。赵钧深知要要改变大宋的国运必然要改变以前对军人的过度限制,也要改变整个大宋人对士兵的看法,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之后一段时间随着康王在相州招募兵马的消息传开,不断有人来投奔。而赵钧这些天除了看士兵操练以外最大的爱好就是骑马,毕竟要做一个逃跑皇帝,骑马可是一个不能不学的技能。

    “殿下,耿尚书到了”,赵钧正在拴马,一小吏来报。

    “哪个耿尚书?”赵钧一愣,脱口而出。

    “应该是耿大人的父亲,耿南仲尚书”,旁边的陈淬一脸的不屑。

    这边话还没有落地,只看到远处一花甲老人在旁边人的搀扶下小步慢跑匆匆赶来。这耿南仲可不是什么忧国忧民的人,他本是宋钦宗的老师,钦宗继位他也是升了官的。但是金兵围攻汴京,李纲得到重用,这家伙可是打翻了醋坛子,专门拆李纲的台。后来朝廷主和,让他这个主和派出使金营,他卖老不去,让他儿子去了。康王半道回来了,钦宗再一次让耿南仲出使,这次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半道金国使节被民众杀死,这家伙就跑到相州来了。

    耿南仲来投奔康王,也带来了钦宗的圣旨,就是要康王率领河北兵马入卫京城。

    耿南仲前脚刚到,没几日,中书省官员秦仔持蜡书到相州,任命高宗为兵马大元帅,中山府知府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要求康王组织河北兵马,率兵勤王。此圣旨一到,康王从职务上来说正式成为了河北的最高领导。

    很快大元帅府很快成立,相州目前兵力只有一万,由陈淬任兵马都统制。钦宗的诏书再一次传达到大元帅府,要求康王立刻发动河北兵马入卫京城。

    圣旨一道一道的来,此时由不得赵钧不采取行动了。这一日,赵钧和汪伯彦、陈淬等正在检阅兵马,一兵士匆匆而来对刘浩耳语了几句,刘浩来到陈淬身边将事情原委述说一遍。

    “这帮贼寇,真实胆大妄为”,陈淬气的恨不得咬碎口中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