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宋:重生赵构,一统河山 > 第100章 计还汴京风波再起

第100章 计还汴京风波再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钧看到宋徽宗用血写的诏书赶紧转过身去,非是过度悲伤,而是为了防止自己失态,此时的赵钧更多的是感慨而非难过。

    转过身的赵钧注视诏书良久,李纲移步上前,赵钧将诏书递给李纲展示给众臣观看。

    “曹勋留下,众卿暂且退下!”

    众臣退去,曹勋独留,曹勋遂将宋徽宗的嘱托转告赵钧,其一若有清中原之策,需急行之,其二即太祖遗训,不得滥杀士大夫。赵钧一一询问关于太上皇、韦太后,邢皇后、众孩儿及宗室等人情况,曹勋一一作答。

    翌日,赵钧大会朝臣,将宋徽宗血诏展示给群臣,群臣无不感伤。赵钧自知真情实感者少,惺惺作态者多。

    “朕览诏书,夜不能寐,父兄于苦寒之地受辱,而朕却无能为力。朕闻被俘宗室百姓死于当途者十之五六,能存活者亦为酋奴,每思及此,朕心如刀绞。”

    赵钧稍事停顿,接着说道:“不知诸卿有何良策可以迎还二圣?”

    李纲率先奏对:“尧舜之道,在于孝悌,孝悌之至,乃通神明。陛下因二圣远遁沙漠,寝食难安,欲迎还二圣,乃孝悌之至。然当务之急正当枕戈待旦,内修政事,外攘强敌,若国家强大则敌人自然送还二圣。否则,即使派遣使臣,卑躬屈膝,奉献厚礼,金人怕是愈加轻视我朝,于事无补。如今曹勋携太上诏书归朝,陛下应当还都汴京,祭祀太庙,以告天下,团结士人百姓,厉兵秣马,收复两河,到时二圣自然还朝!”

    李纲说完,宗泽随即附和道:“臣附议,汴京乃天下腹心,万不可弃。臣自执掌开封,捕盗匪、抑物价,修城池,如今汴京已经秩序竟然,百姓望陛下如盼甘霖,臣请陛下还都汴京以固天下根本。”

    “臣附议”

    ……

    不少大臣也都连声附和,支持还都,汪伯彦、黄潜善等也没有反对。赵钧见其不言语,随即问到:“汪相公,你以为如何?”

    汪伯彦躬身奏道:“汴京固然重要,宗留守亦功不可没,然如今的汴京繁华不在,漕运不便,且如今金军依然盘踞河内。还都汴京固然是好,然而,一旦天下有变,汴京再次被围,必然危机根本。如今天下财货尽在东南,臣依然坚持巡幸金陵,金陵有江淮之险,物资充盈。巡幸金陵,以两淮为根基,进可攻,退可守,待到驱逐金军,到时再还都汴京岂不是更加稳妥?”

    赵钧听完,起身说道:“诸位,自靖康以来,天旋地覆,二圣北狩,朕注定无法做一个太平天子,卿等也无法做太平的臣子。巡幸金陵,固然稳妥,但如此就等于告诉河北百姓朝廷已经放弃他们。朕继位改元建炎,欲效光武帝故事,又岂能弃河北而南下。朕坚持大名府继位,即为了鼓励河北士气。如今河北黄河沿岸州县大多在我大宋手中,只要守住,河北就有希望全部收复,南下之事,万不可以。”

    赵钧缓步走下台阶,走入大臣之中,接着说道:“朕意已决,不日还都汴京。朕自继位以来,尚未祭祀太庙,亦未拜见太后。”

    李纲立即奏道:“陛下英明,金人虽然暂时撤退,但今秋必然复来,我军需在其再次南下之前夺取险关要塞以为准备。如今张所已招募数万将士,此时正是收复河内之时,收复河内即可保汴京之安全,又可据要塞以图河东。”

    其实出兵的一件事李纲早就催了,朝廷为了稳定地方招募了大量的流寇,本欲待整编完成再出兵。然而,其一是粮草供应短缺,其二是流寇投靠朝廷大多心怀不轨,甚至发生了互相的争斗,三是改编遇到了问题,很多山大王不愿意被打散。

    赵钧也知道此时的宋军战斗力还不行,但是时间来不及,已经入秋了,不主动出击待到金军主力南下更不行。而且如此规模的宋军,其中不乏刚招安的流寇,一旦发生变故很容易造成大规模崩溃。

    “陛下,臣以为应该先操练兵士,尔后再找机会出击。朝廷好不容易招募了壮士,不加训练,到时怕是徒劳无功。”

    赵钧看了看说话的黄潜善,沉默片刻说道:“无妨,河内金军非是金军主力,且我军人数占优,其中不少士兵原先就是禁军。真实的战场才是最好的练兵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锻炼一下新组织的军队。”

    黄潜善还欲再言,汪伯彦看了他一眼,便不再言语。赵钧随即下令:“李相公、汪相公你二人负责调遣兵马,率先收复怀、卫等州县。至于还京之事,就由李相公领中书省安排具体事宜。”

    “臣遵旨!”

    李纲、汪伯彦齐声答道。

    “张悫,最近要抓紧操练,朕要检阅御营司兵马,返回汴京之时定要展示出我大宋军威,要给京城百姓以信心。”

    御营副使张悫亦领旨。

    朝议结束,回到后堂歇息。不一盏茶的功夫,近臣来报,说是曹勋求见。

    “曹卿有何急事?”

    曹勋奏道:“官家容禀,如今太上皇被困燕山,臣探听到待到渊圣皇帝到燕山将一并送往金国上京会宁府。臣请招募死士,乘船出海入金国辽阳府,由海道迎还二圣。此事续行之以密,故臣来独奏。”

    赵钧看了看曹勋,问道:“你可曾有渡海经历,可熟知对岸的地理人文,又可曾探得二圣北狩路线?”

    曹勋沉默片刻,回道:“臣不知,但可招募熟悉之人,此乃迎还二圣唯一机会,一旦二圣被送往上京,到时怕是再无机会!”

    “此事暂且保密,容朕与李相商议之后再定!”

    赵钧听了曹勋的话,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虽然不是关于迎还宋徽宗的,但是跨海确实是一条捷径。如果宋朝能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可以跨海的水军,准确的说是海军,将来必然有大用途。

    想到这里,赵钧觉得不妨让曹勋大胆的去试一下,至少熟悉沿途的地理,将来也用得到。所以赵钧决定将这个想法和李纲等大臣商议,说来也巧,李纲、吕好问等几个大臣还真就火急火燎的赶来了。

    李纲手里拿着几封奏折,见了赵钧简单施礼之后赶忙说道:“陛下,出大事了!”

    赵钧一愣,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派去缉拿范琼的使臣被袭击,险些丧命,匆忙逃回。范琼来信说是叛臣李孝忠袭击使臣,他平叛之后回京复命。我看范琼八成是知道了什么,拥兵自重,一旦他谋反,危害不小。”

    李纲喘了口气接着说道:“另外,韩世忠兵败新乐,被杨惟忠所救,如今在杨惟忠处养伤。他来信其一为请罪,其二请朝廷快快发兵救援中山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