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盐湖子弟
杨妮思前想后,又看了一眼麦和平的照片。
“头儿,我这一次病好之后,我就想着,我能不能改变我们盐湖,如果不能,那我能不能改变自己……”杨妮抱着小麦子亲了又亲:“三个月,我先去学三个月……假期我就回来。”
“成!”姜头儿咬牙答应:“给你联系最好的学校,一切费用,我们小镇都给你解决了。”
“我还需要到化肥厂去学习,拿到核心技术。”杨妮昂起头,一张脸,瘦得只剩下眼睛了。
姜头儿拍板:“我这就去安排,最近入校,还能赶得上新学期,杨妮,你去也可以,带着小孙他们一起,先旁听嘛。”
他指名道姓要将小孙带上,那是经过一系列的算计的。
小孙之前跟过老杨,又跟过麦和平,还是高中毕业,从小到大家里就剩奶奶养着他,初中高中都是盐湖上出资给他上学的,奶奶也是盐湖上养着,这样的人,以后肯定是会回来的。
姜头儿现在送人出去学习,一切都要打算得很精明,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了。
前些年,姜头儿看见一个有出息的爱学习的盐湖子弟,都会支持他们出去上学,最后,举家搬迁往城里去,根本不说要回来。
人往高处走,姜头儿也怨不得别人。
说什么不感恩不感恩的,不过就是一种自我陶醉的说法,如果一开始就需要别人感恩,做事的动机就不纯。
杨妮想了想:“小孙十六七岁,也可以,再带一个女娃娃吧,我们生活上还有个照应。”
“那就我们家孙女吧,十五六岁的年纪,反正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她要是不回来,我们就打断她的腿。”张婶在一旁推荐道。
去大城市学习的机会,可不是谁都有的,而且跟着杨妮出去,如果杨妮心情好,杨家祖传的法子,不就让自家也学会了吗?
姜头儿始终没有答应,张婶家孩子虽然多,但是说走就走了,盐湖上实在是经不起折腾。
他抽了一根烟:“就这么定了,你和小孙先去三个月,家里你啥也不用担心,我把吉花调回来,每个月给你打电报也好,打电话也好,写信也好,总之你放心。”
杨妮点头,继续进了那个书房,她最近认真看书才发现,她是什么都不懂。
难怪麦和平以前总是说她是经验主义,祖祖辈辈的经验主义下来就是智慧的结晶。
两者相结合,以后可能会更好。
张婶自讨没趣,拉着杨铁小声絮叨:“姜头儿真是精明啊,好家伙,粘上毛比猴子还精,谁也别想从他那里钻空子。”
“要不然人家能当领导呢,你有本事你去当个领导看看。”杨铁心中高兴。
吉花回来了,意味着他们很快就能结束在石头房子干燥不干燥,湿润不是湿润,没有淡水的艰苦日子,他们真是苦到头了。
杨铁给白牦牛喂了很多干草:“伙计,你可真是吉祥的象征啊,我们家真是越来越好。”
张婶摇摇头,不禁叹息:“为啥我们家就没有捡回来一头白牦牛呢,人比人气死人,运气这东西,真不是谁都有的。”
张婶看着怀中的小麦子,又想想邻居王奶奶家的小孙子和自己的外孙女,白牦牛的牛奶多,小麦子吃不完,连带着隔壁的孩子们都沾光,大家都被养得很壮实,多了一口吃食,甚至是还有富余的牛奶,还能做成酸奶,酥油,都是极好的东西。
张婶经常来帮照看孩子,剩下的牛奶自然是她拿回去的,这么一想,他们家也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小麦子,以后奶奶疼你,帮老杨一起疼你,让你的妈妈好好上学去,她好了,我们整个镇子都好了。”张婶的算盘也打得响。
以后杨妮回来,少不得也是跟老杨一样的人物,看在自己好生照料小麦子的份儿上,自己的儿女们也会被安排相对轻松,挣得多的工作。
张婶又唱起了歌儿,心情真是大好。
今天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好,就好像是天气一般晴朗,明媚,阳光灿烂。
杨妮在里面学麦和平的思路计算,又拿着一堆书在背,时不时的看向窗外,嫣然一笑。
一个星期过后,吉花回来了,听说杨妮要只身一人到北京读书,光是火车都要坐上四五天,忍不住噙着泪。
“去个省城就好了,还去北京,离开娃娃这么长时间,你的心可真狠。”吉花抹眼泪抱怨:“到底是读什么书,非要跑到天边去?”
杨妮的心中豁然开朗,她的目标明确了,想要得多了,自然不会再沉浸在自己的悲哀中。
她轻轻的抱住吉花:“读的天书,省城装不下,就要到北京去,还要学外语,可能是英语,可能是俄语,还要进工厂,我去读书姜头儿报了省领导,小孙的都没批下来,只能去省城,只有我去北京,舅妈你要高兴啊。”
“高兴个羊粪蛋蛋,一个女孩子走那么远,万一被别人拐卖了怎么办?万一你去认识了男人不回来了怎么办?万一你在外面生病了,谁来照顾你啊……”还没出门,吉花已经产生了无数种设想,最后得出结论,离开了省里,外面就是洪水猛兽。
杨妮噗嗤笑出了声音:“你就当我是出去散散心,我从小就在盐湖上长大,还没出去过呢,我也想看看外面到底是一片什么样的天地啊。”
什么样的天地,才能让麦和平魂牵梦萦,哪怕是用很下作的手段也要抛妻弃女的离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