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两场大雪
整个餐厅里安静下来。
“雪下得那么深
下得那么认真
倒映出我躺在雪中的伤痕
夜深人静 那是爱情
偷偷的控制着我的心
提醒我 爱你要随时待命
音乐安静 还是爱情啊
一步一步吞噬着我的心
爱上你我失去了我自己
爱得那么认真 爱得那么认真
可还是听见了你说不可能
已经十几年没下雪的上海突然飘雪
就在你说了分手的瞬间
雪下得那么深 下得那么认真
倒映出我躺在雪中的伤痕
……”
朱晓华唱到高潮处,整个餐厅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回过头注视着他。
得益于原身的歌手功底,加上他对这首歌的记忆,演唱起来毫不费力。
朱晓华看见有两名听众眼神异常温柔,眼中已经泛出泪花。
几分钟后,演唱结束。
朱晓华发现钢琴师、歌手、那两名讨论流浪歌手与流氓歌手的男子,全都安静了下来。
半晌,歌手问:“你这歌叫什么名字,怎么感觉跟我们听到的歌都不太一样,唱法不一样,旋律风格也很不一样。”
他对这种全新风格的歌曲充满了兴趣。
朱晓华说:“《认真的雪》,也是一首科幻歌曲,描绘的同样是下雪场景。”
座位上,蓄着胡须、留长发的男子说:“又是下雪。这首下雪的歌,跟获奖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有什么区别?”
朱晓华:“自然有区别。”
“前面那首歌讲述的2002年乌鲁木齐下雪的场景,后面这首歌讲述的是2006年上海下雪的场景。
“一个在十八年后,一个在二十二年后……”
钢琴师、歌手、邻座男子听完朱晓华的讲述顿时对眼前的年轻人肃然起敬。
蓄胡须的男子问:“看你似乎对这两首歌都很了解,敢问客人叫什么,也是歌手吗?”
朱晓华:“我嘛,以前唱歌的,现在拍照的。我就是你们口中的那个流氓歌手。”
“朱晓华,在这里。”
二楼忽然有人伸长手臂朝楼下招手。
朱晓华抬头,见到一个穿红色长裙的女子,她站在餐厅二楼露台处,手扶栏杆跟自己打招呼。
定睛细看,这人正是钱丽仪。
她换了一身装扮,跟早晨自己见她时的穿着完全不同。此时的装扮看上去女人味十足,藏不住的妩媚优雅。
朱晓华来餐厅正是来找她的。
他不作逗留,把麦克风还给歌手,径直向餐厅的旋转楼梯处走去。顺着楼梯去往二楼。
歌手接过麦克风一脸惊愕地说:“刚才二楼女人喊他什么?他不会就是这首歌的作者本人吧。”
蓄胡须的男人看着朱晓华的背影,也是一脸吃惊:“他刚才说自己就是我们口中的流氓歌手,看来是没错的。我们刚才还班门弄斧嘲笑他,失敬失敬。”
钢琴师一脸认真地说:“刚才听了他的新歌,我相信他绝不是你们所说的流氓歌手,他是有真正实力的。”
钢琴师边说着,边昂头看向二楼。
其余人也随着他的目光,仰望向二楼。
朱晓华顺着旋转楼梯来到二楼,钱丽仪已经站在过道上冲他招手。
钱丽仪说:“《2002年的第一场雪》演唱者朱晓华,没想到真的是你。刚才那首唱得真好。”
朱晓华一愣:“你也听说了?”
钱丽仪嫣然一笑:“当然,中国大饭店举办歌唱比赛可是很大的一件事,很多人都知道。当时看到获奖名单,我隐隐约约觉得就是你。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跟你当面确认。
“直到那天晚上,你们坐车送朋友去医院,临别时你告诉我姓名,我才知道,那一定是你。没想到,刚才居然听到了你本人的演唱。”
那次在农场见过之后,钱丽仪便觉得他像一个歌手。
当时留有合影,等合影冲洗出来之后,钱丽仪拿着照片搜索这名歌手的资料。她很快便发现,夹子沟农场里的,这个号称来自21世纪的人,很可能便是歌手朱晓华。
朱晓华因当众演唱流氓歌曲被送去劳改,当时正值劳改期间。
这之前,他还唱过一首歌《爱在深秋》,钱丽仪一直很喜欢这首歌。她在这首歌磁带附赠的歌单上看到了歌手的照片。照片跟夹子沟农场合影的那个人极像。
钱丽仪此后便时刻留意这名歌手的动向,直到她看到中国大饭店歌唱比赛的获奖名单。
获奖的第一名正是歌手朱晓华。
钱丽仪当时便想,这个朱晓华,跟唱《爱在深秋》,以及夹子沟农场里帮自己修相机的那个人会不会是同一人。
直到刚才,她亲耳听到朱晓华的演唱,她才相信自己的推断是真的。
钱丽仪有种见到故人的喜悦,仿佛她跟眼前的朱晓华认识很久,久别重逢那样。
钱丽仪邀请朱晓华入座。
二楼露台上,靠近栏杆扶手的座位上坐着一对老年夫妇,钱丽仪引导朱晓华在这对夫妇身旁坐下。
钱丽仪介绍说:“这是我的老师,邵教授和他的夫人。”
座位上的老人笑眯眯地看着朱晓华,冲朱晓华点头示意:“我们在洛城见过。”
朱晓华也认出了这对夫妇,这两人正是自己拍照片的第一个客户,自己骑摩托车送照片时,还跟这对夫妇一起品过咖啡。
朱晓华记得,当时自己手里拿着相纸,邵教授一眼便认出那是洛城第一影像厂的洛城一号相纸。
邵夫人也认出了朱晓华,赞赏地说:“小伙子,没想到你还多才多艺,不仅会拍照片,连歌也唱得这么好。”
钱丽仪一笑,解释说:“他可是歌手呢,唱歌还拿过奖。刚才钢琴师弹奏的科幻歌曲也是他创作的。”
邵夫人满意地点点头,赞不绝口地说:“第一次他来送照片,跟我讨论巴西拿铁咖啡时,我就觉得这小伙子不一般。他能有这些成就,说实话,我一点不觉得奇怪。”
朱晓华问:“邵夫人,你们二位不应该在洛城吗,什么时候来这里了?”
说起来,朱晓华还得好好感谢邵氏夫妇,海鸥照相馆的第一个大单,影像厂二十人出游团队的拍照任务,还是邵夫人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