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熟悉的人
而且,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当,很可能还会危及姜澈自身的名誉。外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可能在他们眼中,姜澈今天为抱得美人归才与史泽波一干人等一较高低。
毕竟吃瓜是人类古往今来的天性,才子佳人、争风吃醋的剧本吃瓜群众喜闻乐见。至于真相如何,旁人难以窥见,或许也认为并不重要。
姜澈前脚在词中讽刺了那些个负心薄幸郎,如果后脚自己就变成了那样的人渣,出现这种情况,他在大街上走路都要担心被群众的唾沫星子喷死。
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名声是相当重要的,可不存在21世纪那样黑红也是红的扭曲概念。
斟酌一番,姜澈又开口说道:“不知若若姑娘有没有赎身离开玉春楼。如果愿意,我可以给你提供些许帮助。”
叶若若本来还在伤心,忽然听到姜澈提及帮她自己赎身的事情,她眼神一亮,惊喜道:“真的吗?奴家当然乐意离开这里。”
不过旋即她又想到自己本就是这玉春楼的头牌,今天因为姜澈又名气大噪,是一棵摇钱树,玉春楼那边未必肯放她归良,就算可以,赎身费怕也是一大笔银子。从这个角度看,姜澈确实无意间坑了她一把。
她这几年虽然也积攒下一些钱财,但相比赎身费还差得远。而姜澈虽然哪哪都好,但是唯有一个问题,他的家境普通,应该拿不出太多钱财。
想到这些因素,叶若若不由得有些灰心丧气,自嘲说:“不过奴家怕是没有这个福气了。姜公子好意小女子感激不尽,然而赎身需要一大笔钱,想要凑足不容易。”
姜澈听到叶若若唉声丧气,大概也清楚其中的缘由。
白居易有句诗写道“老大嫁作商人妇”,很多过气的名妓最后会嫁给商人,就是因为商人有钱但社会地位不高,所以愿意花大价钱为她们赎身并娶进门。
今天姜澈诗词赋三绝,更为叶若若增添了名气,让她的身价又上涨一截。玉春楼不会轻易放她走,天价的赎身费是一大坎。
姜澈苦笑,没想到居然给自己挖了个坑。不过话都出去了,总要试上一试。
说起来可以动用的钱,叶若若表示她这几年攒了不少的体己钱,还有一些金银首饰,加起来大约价值有二千两。
她能攒这么多钱可不容易,因为客人花费的大头都被青楼赚走了,也就是花魁这个级别,才能拿到一些打赏钱的分成。那些最低级的红倌人,下场往往是年老色衰后没了价值,病死在后院某间黑屋中。
姜澈算了算自己的身家,这段时间卖酒挣了二百两,把身上的零钱都凑上也就勉强三百两银子。
姜澈麻了,自己辛苦赚的钱给人家添一添零头还凑合。要不是条件不允许……姜澈赶紧掐灭这个不对劲的想法。
姜澈愿意拿出这么多钱,令叶若若十分感动,她估计姜澈已经倾尽其所有愿意做到这种程度,无论今天赎身的事情成败与否,她都会铭记姜澈的恩德。
姜澈和叶若若找到玉春楼鸨母提起赎身之事,鸨母一听,直接开口婉拒。
叶若若不死心,撒娇卖萌扮可怜,希望鸨母这边放宽条件。
可是鸨母这边,则是态度坚决,还安慰叶若若道:“若若啊,你也是老身看着走到今天的,老身又何尝不想你能有个好归宿啊。”
“可这件事我确实帮不了你。咱们呢,一进到这青楼,便要认命,你也见了不少这样的事情,看开一些吧。”
话尽于此,这件事大概是黄了。
就在姜澈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过来了一个英姿勃勃的青年。青年走到老鸨身边,和她讲了几句话,老鸨不住地点头。
看鸨母恭敬的样子,对方的地位应该不低。
青年说完,老鸨便改了口风,恭贺道:“若若,好消息,你可以赎身了。”
没料到事情居然峰回路转,玉春楼这边突然松口放人。
询问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那位青年说这是东家的意思。
青年笑着揶揄姜澈:“今天姜公子为美人冲冠一怒,留下了三篇杰作,我家主人说玉春楼若不愿成人之美岂不是大煞风景,哈哈。”
“而且,玉春楼也不是白白放人。玉春楼也借着姜公子的风采打出了更大名气,另外姜公子今日所写的三张文稿需要来冲抵赎身资费,还有若若姑娘不能从这里带走任何东西。当然,她自己的衣物除外。”
玉春楼提出的条件其实很宽松,很容易就能办到。姜澈的文稿有价值,但是他自己不能拿去变卖,留在手里也没什么用;叶若若把身外之物留在玉春楼,得了自由,同时和不幸的过去完成割离。如果直接啥都不要就放人,反而不美。
姜澈一抬头,看到一个中年人站在大厅三楼,双手按着栏杆,微笑着看向他。
中年人看着眼熟,姜澈想起来了,他不是上次送了五十两银子的清平楼“掌柜”吗?他居然是玉春楼的东家。他可真是福星,每次露面都有好事发生。
看来这位中年人的身份并不简单啊,上次“掌柜”的身份应该是假,清平楼也是他的。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次承了别人的情,姜澈向中年人施礼,表达感谢。
对方颔首示意,不过没有邀请姜澈上楼交谈。
姜澈有点搞不懂对方的意思,难道是被他出众的魅力折服?但不管怎么样,中年人出手帮忙,肯定是朝他释放善意的,这个人情先记下,以后有机会还人情给人家。
有了话事人的帮忙,叶若若很顺利从玉春楼取回了自己的契约,从此恢复自由身,握着契约喜极而泣,她做梦都想着有这么一天,幸福来得太突然。
姜澈见状安慰了她几句,等到她情绪稳定,然后又谈起她今后的去处:“若若姑娘,恭喜恢复自由身,我身上正好有一些银两,你拿去当盘缠,回乡投奔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