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最合适的策论
姜澈脑海中飞速闪过关于策论的理解:“策论和现代的议论文道理相似,都要把论点当做写作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发散,分条析理,于立谈之间树声望。”
“要赢得更多的人对策论的注意、赏识,赞许作者的观点和才华,必须要突出独特的观点,一事一议,简洁而有力,犀利而练达。”
“在蓝星历史上,从古至今策论名家辈出,汉代的晁错、贾谊,唐宋的八大家,都有优秀的作品。这其中贾谊《过秦论》、柳宗元《封建论》以及苏洵的《六国论》,更是被称为历史三大策论。”
“不过具体到本次的题目,就要着眼于保境安民这一核心论题。我记忆中的那些策论有些是水平太高暂时不适合现在写,有些则是不符合论题要求,还有一些提出的对策内容则是因为社会环境不同而不合时宜。”
姜澈进行头脑风暴,分析当今的局势:大黎以武立国,各家修炼之道昌盛,威加四海,境内大多数地域早已是久无战事,承平日久,只有边疆地区不太平。
而放眼四维,形势并不允许盲目乐观,在北地有疏勒厉兵秣马,秋冬时节屡次破关打秋风,更是在去年来了一次大的;南境百越之地虽是在前朝便已被征服,但是从未完全归心,近年来暗流涌动有复叛风险;西域都护府则是面临着景教东渐的压力;四域的妖族也偶有作乱。
可以说,大黎王朝远不像表面这般看起来稳坐钓鱼台,四面皆有潜在的敌人,只待大黎露出疲怠之时,便一齐冲上来分吃这块令人垂涎三尺的肥肉。
不幸的是,大黎国内和平积习,守旧派把持政务,甚至是出现了武备松弛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去年冬岁疏勒才能一举攻破朔云防线,给二州百姓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
然而,疏勒人的铁蹄并没有能够一击打醒尚沉浸在天朝美梦中的大黎臣民,很多人仍然认为大黎江山稳固,周边的问题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
这不,疏勒人不讲武德,来偷,来骗,来偷袭一时大意的大黎。等到回过神,朝廷援军一出疏勒人便灰溜溜逃回草原。
想到这里,姜澈不禁深深呼出一口气,他可是真切的受害者,叹息道:“孟圣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以来一个国家想要保持繁荣富强,就要时刻牢记忘战必危的教训。”
“当今大黎的境遇,倒是有几分类似于北宋了,说起来神都城的富饶繁华相较于北宋东京汴梁城也是毫不逊色,要是毁于异族之手该是多令人痛心……”
想到这里,姜澈灵光一闪:“战备、北宋,有了,可算是找到一篇合适的策论了。”
“苏轼先生所作的这篇《教战守策》,简直是为今日的题目量身定制。”
苏轼以诗词为后人所熟知。他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他的诗题材广阔,独具风格,与黄庭坚二人并称“苏黄”。
但其实他作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书、画、散文等方面均取得极高成就。苏轼文章著述宏富,豪放自如,在宋文中属于一流水平,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嘉祐年间,北宋受“三冗”问题困扰,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内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有辽和西夏的威胁,可是当时统治阶级却被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迷惑,殊不知实际上已经积贫积弱。苏轼感到忧心忡忡,写下这篇政论策论提醒世人。
当时的情况和今天是何等的相似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姜澈回想《教战守策》的内容,文章首先提出国家治理不能存在“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思想;接着叙述“知军备”的重要性与益处,但是后来的君王听从迂腐无能之臣的建议,废除军备,潜在的危险浮现,动乱随之滋生。
然后以王公贵胄和普通百姓为例,对比论述,强调应当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要教民习武,批驳苟全求和的谬论;最后指出国家要注重崇尚武勇,操练武艺,应付可能面临的战争威胁,使社会得到安定。
姜澈捋了一遍,这篇策论有些内容需要修改,例如其引用了唐代安史之乱的典故,这个时空并没有出现唐代,所以也并无安史之乱发生。
不过没有安史之乱,却可以用其他的事例替代,不会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与论述效果。姜澈这段时间恶补历史知识,现在派上了用场。
姜澈考虑一番,决定用这个时空历史中的永嘉之乱来代替安史之乱。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南侵的匈奴军队击败西晋勤王的守军,攻陷首都并大肆抢掠杀戮,还俘虏了包括晋怀帝在内的诸多王公大臣。
这场乱世导致了西晋的灭亡,致使大一统国家再次走向分裂。以此为节点,这片时空的历史走向和蓝星也就此分野。
永嘉之乱造成的沉重后果与安史之乱相差无几,用来代替安史之乱作为论据在合适不过,希望也能借此唤醒朝堂衮衮诸公对异族的警惕之心。
姜澈又在心中默默重温一遍《教战守策》,重新梳理好文章脉络,把纸张展开在桌案上,凝神静气,开始挥洒笔墨: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其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虽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矣。”
“不为今之计,则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昔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丝毫不敢忘战。秋冬之隙,必致民田猎以讲武……”
……
“然今天下聚屯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知战者,惟其而已。若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敌,则固以破其奸谋,折其骄惰。利害之际,岂能不亦甚明欤?”
(《教战守策》内容做了略微修改,不影响其原意。)